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 七下数学教案
文件名称: 第1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408.40 KB         整理时间:2024-04-02
文件简介:
第2课时 垂线段
教学设计
课题 平行线的判定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2.了解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的推理过程.
3.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说明直线平行.
教学重点 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种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说明直线平行.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
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入平行线的判定. 【情境导入】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那么,有没有其他判定方法呢?



【教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目前已知方法判断两直线平行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平行线的其他判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二:问题引入,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
回顾并观察画平行线的方法,引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探究点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思考(教材P12下方的思考)如图,回忆并叙述上节课中用三角板和直尺过一点P画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画图过程中直尺起到了什么作用?图③中∠1和∠2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答:在画图过程中,直尺起固定作用,让三角板在一条直线上移动,∠1和∠2是同位角.
(2)在移动三角板的过程中,∠1和∠2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三角板起着什么作用?
答:在移动三角板的过程中,∠1和∠2的大小不变,∠1和∠2始终相等,三角板的作用是确保∠1=∠2.
(3)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答:利用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建议】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平行线的画法,归纳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1的条件中有两层意思:①这两个角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一对同位角;②这两个角相等.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判定方法1为桥梁,探究内错角与两直线平行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
以判定方法1为桥梁,探究同旁内角与两直线平行之间的关系. 判定方法1(平行线基本事实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如图③,因为∠1=∠2,所以AB∥CD.
如图,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分析:因为∠DCB与∠FEB是直线CD,EF被直线AB所截而成的同位角,且∠DCB=∠FEB,即同位角相等,所以根据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可得CD∥EF.
解:因为∠DCB=∠FEB,
所以C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对应训练】
1.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5°,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C )
A.∠2=35° B.∠2=45° C.∠2=55° D.∠2=125°

2.如图,若∠1=∠2,则AB∥DE;若∠2=∠3,则BC∥EF.

(教材P13思考)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时得到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由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能否利用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探究点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问题如图,当∠2=∠3时,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解:当∠2=∠3时,a∥b.理由:
因为∠2=∠3(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所以∠1=∠2(等量代换).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利用内错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判定方法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如图,因为∠2=∠3,所以a∥b.



【教学建议】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将条件转化,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来进行判定.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对应训练】
1.如图是一条街道的两个拐角,若∠ABC与∠BCD均为140°,则街道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AB∥CD.

2.将两个相同的三角板如图摆放,画直线a,b,则a∥b,理由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点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问题 结合前面的探究,你认为当同旁内角∠2和∠4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a与b平行?为什么?
解:当∠2+∠4=180°时,a∥b.理由:
因为∠2+∠4=180°(已知),
∠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1=∠2(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利用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判定方法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如图,因为∠2+∠4=180°,所以a∥b.


拓展 请利用判定方法2说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因为∠2+∠4=180°(已知),
∠3+∠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同角的补角相等).
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对应训练】
1.如图,一个弯形管道ABCD的拐角∠ABC=110°,要使管道AB,CD保持平行,则∠BCD的度数为( C )
A.110° B.120° C.70° D.80°

2.如图,一块折断的零件左边AC断口整齐,右边BD形状不规则,工人小李测得左边∠A=45°,∠C=135°,他由此断定这个零件另外的一组对边AB∥CD,他的依据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学建议】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可提醒学生类比探究点2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
活动三:重点突破,提升探究
设计意图
运用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例(1)如图,当∠1=∠3时,直线a,b平行吗?
(2)当∠2+∠3=180°时,直线a,b平行吗?为什么?
解:(1)因为∠1=∠3,∠3=∠4,
所以∠1=∠4.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3=∠4,∠2=∠5,∠2+∠3=180°,
所以∠5+∠4=180°.
所以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对应训练】
1.如图,下列条件能判定直线l1∥l2的是( B )
A.∠1=∠2 B.∠1+∠3=180° C.∠4=∠5 D.∠3=∠5

2.如图,若∠B=∠3,则AB∥CE,根据的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2=∠A,则AB∥CE,根据的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2=∠E,则AC∥DE,根据的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B+∠BCE=180°,则AB∥CE,根据的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教材P14练习第1题. 【教学建议】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引导、补充.当两角相等或互补时,要先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如果不能直接推出结论,则需要代换转化.
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见《创优作业》“随堂小练”册子相应课时训练.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本节课学习了平行线的哪些判定方法?结合例题,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解决与平行线的判定有关的问题的思路吗?
【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15习题5.2第1,2,4,5题.
2.《创优作业》主体本部分相应课时训练.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板书设计 5.2.2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角的数量关系→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反思 此节是在学习了“三线八角”的基础上,根据平行线的作图方法,归纳出判定方法1,再把判定方法1作为公理,推理得出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学生经过前面课时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探究直线平行的基础,但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比较薄弱,应予以加强.



平行线判定问题中角的特点:作为判定条件的几种角中,不共边的两条边存在平行关系.
例1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得到AB∥CD的是( B )
A.∠1=∠3 B.∠2=∠4
C.∠B=∠D D.∠1+∠2+∠B=180°

解析:因为∠1=∠3,所以AD∥BC,不能判定AB∥CD;因为∠2=∠4,所以AB∥CD,故B符合题意;由∠B=∠D不能判定AB∥CD;因为∠1+∠2+∠B=180°,所以AD∥BC,不能判定AB∥CD.故选B.
例2如图,点G在CD上,已知∠BAG+∠AGD=180°,AE平分∠BAG,GF平分∠AGC,请说明:AE∥GF.

解:因为∠BAG+∠AGD=180°(已知),
∠AGC+∠AGD=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BAG=∠AGC(同角的补角相等).
因为AE平分∠BAG,GF平分∠AGC,
所以∠1=12∠BAG,∠2=12∠AGC(角平分线的定义).
所以∠1=∠2(等量代换).
所以AE∥G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A=30°,∠B=60°,∠D=∠E=45°.
(1)若∠BCD=150°,求∠ACE的度数;
(2)试猜想∠BCD与∠A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按住三角板ABC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AB,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1)因为∠BCA=∠ECD=90°,∠BCD=150°,所以∠DCA=∠BCD-∠BCA=150°-90°=60°.
所以∠ACE=∠ECD-∠DCA=90°-60°=30°.
(2)∠BCD+∠ACE=180°.理由:因为∠BCD=∠ACB+∠ACD=90°+∠ACD,∠ACE=∠DCE-∠ACD=90°-∠ACD,所以∠BCD+∠ACE=180°.
(3)当∠BCD=120°或60°时,CD∥AB.理由:如图②,当∠BCD=120°时,∠B+∠BCD=180°,所以CD∥AB;
如图③,当∠BCD=60°时,∠B=∠BCD,所以CD∥AB.综上所述,当∠BCD=120°或60°时,CD∥AB.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七年级数学下册5.2.2平行线的判定导学案
  • 七年级数学下册题型强化专题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推理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平行线的判定的综合运用作业课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作业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平行线的判定的综合运用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平行线的判定随堂练课件
  • 2021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7.3 平行线的判定课件
  •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章5.2.2 平行线的判定(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