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下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412.00 KB
整理时间:
2022-04-12
文件简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游踪,了解课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品味语言,感受格拉丹东雄奇圣洁之美。
3.运用批注。体会作者在各拉丹东独特、细腻、丰富的感想。
【点评】:
教师抓住“游记“三要素,分别从“所至”“所见”“所感”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抓住“移步换景”的写法、格拉丹东的具体风貌和作者“独特、细腻、丰富”的感想,体会作者“所言”。从本文的文本特质出发设计教学要求。
【课堂呈现】
一、导入
师:老师没有去过西藏,但是老师的一位朋友去过。他说当他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身边云遮雾绕,突然望见雪山顶峰的那一刻, 他的脑子是空白的。1987年3月,马丽华随着《万里藏北》摄制组进人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各拉丹冬,她又会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呢?让我们随着马丽华的文字,一起感受她的各拉丹冬之行。
【点评】:
用老师的朋友的经历拉近学生和西藏的距离,让学生初步感知西藏,同时交代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简单背景,激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二、理所至
[任务一 ]
阅读游记,首先要了解作者到了哪些地方,也就是要梳理作者的游踪。速读课文,画出作者所到之处,整理成思维导图,梳理作者的游踪。
教师示范:
“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由此可知马丽华游历的其中一个地点是(冰塔林”。
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后,再出示教师的思维导图。
略
结论: 阅读游记,了解作者的游踪是第一步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作者欣赏的最物有什么特点。
【点评】:
《壶口瀑布》的具体游踪并不明显,空间变化不是很大,采用“定点换景”的方法更多一些;因此,学生对于游踪的变化感受并不是很深刻,这一课相比,移步换景的写法比较明显。汪老师采用“找地点,画导图,梳理游踪”的教学策略,告诉学生找游记“所至”,感受整篇文章的骨架。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也为后文学生掌握景物特点和体会作者情思打下基础。同时,老师的示范教学很好的启发引领学生;学生的思维导图和老师的思维导图形成对比,直观可感。
三、品所见
[任务二]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仿照示例,批注作者笔下各拉丹冬最色的特点,要求:圈出描写各拉丹东景色的字、词、句。结合文本(字、词、句),从炼字、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格拉丹东景色的特点。小组讨论后。请组长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说明选择这些词作为关键词的理由。
教师示范: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洛苍苍。”
从“统领”和“”劲旅“两个词中可以看出各拉丹冬的景色是雄壮的。“统领“指统帅领导,只有具备一定威严的人才能统领;“劲旅”指强大而有实力的队伍。这里指威严的各拉丹冬统师着冰雪大军,足见各拉丹冬景色的雄壮。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各拉丹冬比作“白色金字塔”,写出了各拉开冬的雄壮和陡峭。
学生具体展示本组的关键词并陈述理由。
教师抓住描写冰塔林的两个语段,设计对比朗读。
教师小结:欣赏的位置变了, 看到的景色的特点就有所不同。语段一是作者在冰塔林下的砾石堆远望冰塔林,得到了对冰塔林雄壮之奇的整体感受;而语段二是作者进人冰塔林的冰窟后,一个人安静地、近距离欣赏冰塔林千姿百态的变化之美。根据地点的转移和视角的变换,把所看到的不同景色展现出来,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叫“移步换景”。我们学过的《壶口瀑布》是否也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呢?(定点换景)
【点评】:
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是学生学习品味的重点。用什么方法引领学生品读?常用的有示范法、朗读法及批注法等方法。汪老师首先用示范的方法,交给学生品读语言的路径,降低品读的难度;同时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关键词概括所见景物的特征。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交流能力等。特别是描写冰塔林的两个片段的朗读设计,我觉得很是巧妙,这一环节既品读美句,感知景物的具体特征,同时又引领孩子们体会“移步换景”的具体写法。
四、悟所感
阅读游记,除了了解作者到了哪里,欣赏了什么景物,更要体会作者对景物的感受。
[任务三]
作者在欣赏雄伟壮丽、奇美圣洁的各拉丹冬时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请在描写作者遭遇或感受的句子边上做批注,写下你的理解。要求:,圈出表现作者遭遇、感受、想法、想象的字词;联系上下语境,解释词语在何子中的意思;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写下你的理解。
教师示范:
“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
“蠕动“在这里指人像昆虫一样慢慢地爬行,前文写“安托师傅”“力大如牛”,如此壮硕之人慢慢爬行的身影在冰谷里就像昆虫一般。由此可见,在浩浩苍苍的各拉丹冬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
[片段实录]
生1:“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中的“卖弄”一词,贬词褒用,表现了冰塔林的壮观,表达了作者对各拉丹东的崇敬和赞美。
生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这一句中,“切割着,雕凿着”是作者的想象,在作者眼中,大自然是最好的雕刻家,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千万年来”突出了各拉丹冬悠久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的热爱和赞美。
补充材料一: 更新世
各拉丹冬的冰川形成于更新世。 八年级下册教材第42页《大雁归来)有注释:“更新世:地质年代,第四纪的前期,开始于260万年前,结束于约1万年前。”
生3:“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面对威严而历史悠久的各拉丹冬,作者的态度是“虔诚而愚蠢”的,就是恭敬而又有诚意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敬畏。
生4:“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小小”和“巨人”形成对比,人的渺小和冰塔林的巨大形成强烈的反差,而“我”又是“蜷卧”的,就是“缩起来的”,更体现了人的渺小,表达了作者的敬畏。
生5:“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年了江的故事。”“千山之巅、万水之源”说明各拉丹冬是千万河流的源头,表达者对各拉丹冬的崇敬和感激。
生6:"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面对环境的雄壮,还有自己身体的不适 ,作者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死亡 。
教师追问:
文中作者觉得“我要死了”,但是又说“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外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她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常的感受?请结合刚才的分析,说说你的理解。
展示资料:
1953年,马丽华出生于东海之滨的山东小城邳州。
1976年,大学毕业的马丽华报名援藏,义无反顾地投入西藏的怀抱。之后,她经历了心脏不适,剧烈的高原反应,两次让她险些丧命的车祸。
2003年,在西藏生活了27年的马丽华,带着200万字的纪实作品(走过西藏)系列回到北京。她说“西藏之于她是漂泊地,也是归宿,今生将以走遍西藏为骄傲”。
预设:因为热爱而死而无憾,与挚爱的西藏同眠。
补充阅读
大自然并不因、也不为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万千物象结合成一个自然,万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个人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
----马丽华(藏北游历》
人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应当敬畏自然。在广袤的空间和无尽的时间面前,个人的生死算不得什么!
正是因为作者对西藏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所以她笔下的各拉丹冬有了与众不同的美。那是超越生死的美,是表现了自然伟大神力的大美。 总结: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一边忍受着尾椎骨折和高寒缺氧的折磨,一边饱览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雄奇圣洁的美景,心旷神怡,物我皆忘。让我们齐读第1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感受西藏歌者和行者马利华对格拉丹东源自灵魂的敬畏和赞颂。
【点评】:
体会作者情思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她又是如果通过文字展露自己的情思?这些都与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触离不开关系。这一环节中,汪老师采用了示范策略和联结策略,不断深化学生认识。三则资料的助读,既联系教材上的资料,又联系外部资料,恰如其分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珍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了解作者马丽华的经历,感知作者对于西藏这份特殊的爱恋。
反思:
汪迟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游记文本的特点出发,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她采用示范引领、画思维导图、作批注以及联结课内外资料等方法,不断刷新我们的视野,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只是,我还在想,两篇教读课文学完以后,我们可不可以带领学生把两篇典型的游记文章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读小结,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对游记文体有更直观的,更形象地认识呢?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