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下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详案全册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9.36 MB
整理时间:
2024-04-17
文件简介: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四篇课文,都具有“民俗文化”元素。鲁迅的《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叙述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细腻鲜活。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抒情诗,诗作意象明亮、瑰丽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以陕北民歌形式表现新时代的内容。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写陕北高原、高原腰鼓和打腰鼓的人,展示了高原的民俗民风和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尤其值得学习。吴伯箫的《灯笼》是一篇抒情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学习这些课文,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学习仿写”,旨在带领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仿写,并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口语交际“应对”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社戏 3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2.分析品鉴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3.体会课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强朗读,训练语感。养成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能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内外阅读结合对比,丰富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5.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写作水平。
6.引导学生了解应对,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
2.回延安 2
3.安塞腰鼓 2
4.灯笼 1
写作 学习仿写 2
口语
交际 应对 1
1 社戏
1.通过自主阅读和批注,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2.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理解文中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批注,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研读情节设置,感受叙事艺术。
一、导入新课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看戏是旧时中国人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经济水平的落后又限制了这一活动的频率,往往只在年节活动时才有机会享受。今天我们一起随着鲁迅走进昔日的江南水乡,访一访当地的民俗戏艺活动——“社戏”,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和美好。
(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注意文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1)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默读课文,对有价值、有困惑的内容进行批注。
2.交流初读感受
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此时不下定论)
预设 文章以“社戏”为题,写了 “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前后的事情。
文章虽然题为“社戏”,但写看到的社戏的内容不多,而且“我”似乎也并不真正喜欢社戏。而自始至终写的是“我”的“乐土”平桥村,那里的人、情、景都很美,“我”很怀念那里。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阅读批注,实现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直接、全面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为后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三、理清事件,研读情节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社戏》的理解可能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课文,探查作者的写作意图。
1.理清事件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事件。(用6分钟时间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温馨提示:圈画重要词、句和段;按自然段归纳内容,多个自然段写一件事的归纳到一起。学生完成批注后,可在同桌或小组间交流,然后指名学生板书。
预设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月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偷豆煮豆)—深夜返回(月夜归航)—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设问1:对于这些事件,哪些着墨较多,哪些一笔带过?
(生勾画,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小结:看社戏是主要内容,因此看社戏前后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设问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预设 首先,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的内容;同时,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再者,写波折也是为写看戏做铺垫,使课文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设问3:略写的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预设 从内容上来看: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的环境和机缘。
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师小结:本文围绕主要事件“看社戏”,从想看戏不得,到能看戏而不愿看,从沮丧返航再到途中偷豆,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间欲扬先抑,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
2.研读情节
(1)请同学们指出情节的起伏。
(指名学生板书)
预设
(2)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去看戏前的三次起伏,并思考这样行文的好处。
预设
师: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结束语: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似乎与中心思想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那么,作者想要借这些“枝节”表现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解读。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从梳理课文情节角度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情节安排的详略和波澜起伏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对“看社戏”事件的了解。
第2课时
1.探究人物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情节,感受了文章的叙事艺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人物描写的艺术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效果。
二、探究描写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我”的表现
师:终于看到的“社戏”让人扫兴。“看社戏”其实只是一条串联起平桥村的山、水、人、情的线索。那么“我”在看戏前后及看戏时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表现的?(1)“我”盼望去看戏,却因为没有船而去不了,“我”因此着急又无奈。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急”的?细读第4—9段,圈画写“我”心理“急”的句子,归纳、批注心理描写手法。
(生交流,师指导)
预设 ①“我急得要哭”点出“急”,正面描写“我”盼望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②“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想象社戏表演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突出表现了“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和无法看戏的沮丧心情。过分的着急使“我”有了幻想。这是侧面描写,没有“急”字,但“急”的状态写得很到位。
③“不钓虾,东西也少吃”“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 “我”无心玩耍,也没有胃口,表现了“我”没能去看社戏的沮丧和失落。仍没有“急”字,但写出了“急”的状态:“急”得改变了生活常态,要“急”出毛病了。
写法归纳:多角度描写“我”着急的心理,写出了“我”想去赵庄看戏的强烈愿望。
(2)因为八叔的船回来了,加上伙伴们“写包票”,“我”得以去看戏,心情自然变好了。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愉悦”的心情的?细读第10—14段,圈画描写“愉悦”心情的句子,归纳、批注写作特点。
(生交流,师指导)
预设 ①“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立刻”“一哄”表现了“我们”被允许去看社戏后急不可待而又欢快的心情。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③“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清香”“扑面”“朦胧”分别从嗅觉、触觉、视觉的角度描写两岸的景象和月色,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图。而这美好的景象正凸显出“我”内心的愉悦,这就是“以景语写情语”的妙处。
④“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写远处看月下露天戏台的朦胧美。将月下朦胧的戏台比作“仙境”,写出了戏台之美,体现了“我”心情的愉悦。
写法归纳:动作描写、巧用修辞、感官描写、环境描写。
(3)“我”对社戏已然没有未看到时的兴奋,而是感到满满的“疲倦”。文中怎么写我的“疲倦”的?细读第19—21段,圈画描写“疲倦”心情的句子,归纳、批注写作特点。
(生交流讨论,师提示)
预设 ①“我有些疲倦了”直接点出“疲倦”。
②“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写 “我”由于疲倦而产生的幻觉。
③“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
这几句写老旦出场表演时“我”心理的微妙变化,妙在“虚词”。如“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的“然而”和“终于”,如“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的“只是”和“竟”,“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的“却”和“仍旧”。这些虚词不着一个“倦”字,却间接写出了戏剧的乏味和“我”的失望情绪,将“倦”态写得妙趣横生!
写法归纳:直接写、写幻觉、写情节、妙用虚词。
2.把握人物形象
师:“我”看不到社戏“急得要哭”,“兴奋”地前往赵庄却又不得不“疲倦”地回家,但在这个过程中,朴实真挚的感情、和谐友好的民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平桥村形形色色的人物里,作者着重刻画了一些个体。其中你最喜欢的是谁?是哪些描述让你喜欢上他(她)?
(1)淳朴乡民里的个体。
试用句型“我喜欢……的……,我从……里感受到了……”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例如:我喜欢(慈爱)的(外祖母),我从(“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里感受到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理解)。
练一练:
我喜欢( )的( ),我从( )里感受到了( )。
预设 示例一:我喜欢(宽厚)的八公公,我从(他借船给“我们”,并且不计较“我们”用了船上的盐和柴)里感受到了(八公公的大方和宽厚)。
示例二:我喜欢(朴实热情)的六一公公,我从(他对“我”认可豆好吃的感激;他没有责备孩子们偷豆,只是觉得踩坏了很可惜;他送母亲和“我”豆吃并夸奖“我”“将来一定要中状元”)里感受到了(六一公公宽厚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2)热情伙伴里的个体。
例如:桂生(第19段)。“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从这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预设 ①“没有”,是结果,简单汇报。
②“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是桂生打听之后的答案,说明他曾四处去找,并且进行了询问。
③“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这是在安慰“我”,要求买豆浆没有错,不是无中生有。
④“现在去舀一瓢水”,是桂生对当下问题给出的策略。这样,一个热心帮忙,细心安慰,想问题周到的桂生形象便跃然纸上。
练一练:从文中找出写“双喜”和“阿发”的有关句子,细细琢磨,模仿例子,深入分析文字背后的意味。
(生自主圈画,交流讨论)
预设 ①“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写动作,两人配合默契,阿发是双喜的得力助手,很能干。
②“‘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写语言,阿发善于观察,细心。
③“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语言、动作结合,体现了阿发做事干脆、周到,主张偷自家豆则体现了阿发的无私和憨厚。
④“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双喜的想法表现了他考虑周到、顾全大局、善于为他人着想的性格特点。
⑤“‘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是的”写出了双喜的诚实;“我们请客”是偷豆的理由;“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写出了双喜的机灵;“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是双喜在机智地转移话题。
…………
【设计意图】
本环节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在个体人物写作方法的归纳上,使分析的角度更全面——为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学习仿写”做准备。
三、分析表达方式
师:文中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塑造了一些“我”童年时代遇到的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平桥村老老少少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让“我”念念不忘。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生交流明确)
预设 示例一: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示例二: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的事件,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第3课时
1.研究叙述视角,体会作者的情感。
2.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一、复习导入
一群孩子驾船荡漾在故乡小河上,兴致盎然地去看一场其实单调乏味至极的社戏,回航时吃的也是“粗制滥造”的豆。这究竟对于“我”有着怎样的诱惑力,以至于“我”在成年后依然念念不忘并如此浓墨重彩地描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研究叙述视角,探查作品思想
1.研究叙述视角:课后“思考探究”三
设问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这句话怎样理解?
《社戏》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余年,但由于革命不够彻底,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战乱依旧,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目睹此情此景,鲁迅深有感触。在这期间,鲁迅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可爱的故乡与黑暗的社会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和人与人之间淳朴关系的追求。《社戏》就是其中的一篇。
《社戏》取材于作者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生结合自己的批注,小组交流)
预设 “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城镇时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乡看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设问2:阅读《社戏》选入教材时删减的部分内容。说一说作者在北京两次看戏的感受如何。
第一次看戏: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第二次看戏: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生交流讨论,师点拨总结)
师小结:作者在看戏的叙述中多次写到“挤”。物如刑具那样令人望而生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疏离得令人窒息。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使得“我”几乎失去了做人的生趣。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两次看戏,透露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设问3:从《社戏》全文来看,作者抑前扬后,甚至将叙述视角由成人转换成儿童。课本选文与删节内容有何异同?
(生交流讨论,畅所欲言)
师点拨:三场戏都枯燥乏味,都没看到什么,看戏的“我”三次都中途退场,但心情意绪、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两次看京戏都窝窝囊囊心绪极坏,而看社戏却是意趣盎然永生难忘;描述“我”在北京戏园中的感受时用杂文手法,语言尖刻带有讽刺性;而在回忆看社戏时,使用的是浪漫主义的叙述方式和优美的抒情散文式笔调,字里行间荡漾着诗情画意。
2.探查作品思想
设问: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生交流讨论,师引导总结)
预设 《社戏》不仅仅是在写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驾着轻舟往赵庄看社戏的事件,而是一个在城市流浪多年、饱经世事沧桑的成年人在描绘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我”在平桥村这片理想“乐土”感受到的朴实真挚的友情、和谐质朴的民风、温馨甜美的风光等等一切自由与美好,都在针刺苦难的现实,都在表达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期望,它的本质与《呐喊》中其他篇章如《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等是一脉相连的。
【设计意图】
经过多轮批注,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多次阅读,使得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走向深入成为可能。这个环节通过带领学生从写作背景和完整原文内容里求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为实现单篇阅读到多篇和群组阅读提供了路径。
三、总结存储
1.总结归纳
课文在叙事安排上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人物刻画上多法综合、点面结合、笔法细腻,在表达上亦庄亦谐、不拘形式、灵活生动——而这一切都是从主题出发,都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表现平桥村的自然、人性与情感的至美。
2.布置作业
(1)课余时间阅读鲁迅的《故乡》《孔乙己》《祝福》,感受作者的乡村情结。
(2)你参加过哪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活动?试仿照本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
本课教学设计从探求作者的写作用意开始,先整体感知文章的思路。在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作者详略得当、波澜起伏的叙事艺术时,从作者着笔多寡、笔锋指向不难看出作者眼中真好的是那山那水,那里的人们和那份温暖淳厚的人情。然后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品析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和语言等,适当总结写法,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效果,为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学习仿写和口语交际应对打基础,同时再次引领学生将作者的写作立意指向《社戏》所描写的人、景、情。最后,通过研读文章的关键语句,拓展背景资料和删节部分选段,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主旨。
总之,开始不直接把“乐土”“好戏”“好豆”这样的提示性词语呈现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解读文章的思路设计、人物刻画、语言表达,明确“根据需要”进行表达的思路,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为实现单元写作目标做好铺垫。
素养提升
批注的类别
1.基础性批注: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需要注意的读音、生字词,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等。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2.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搜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3.点评式批注:即从文章内容或语言等角度出发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
4.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等。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地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5.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主要用于批注文学作品。
6.补充式批注:对于文章中有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
7.仿写式批注:在一些好句旁边仿写一句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
《社戏》删节部分
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几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
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喤喤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出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
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
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至于我看那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2 回延安
1.朗读诗歌,感知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热爱“母亲延安”的思想感情。
2.赏析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体会“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的特色,感受陕北的地域特色。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2课预习卡
第1课时
朗读诗歌,感知内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人热爱“母亲延安”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祖国幅员辽阔,上节课我们在江南“看社戏”,感受水乡的自然美、故事美、人情美,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陕北延安听一段真情表白。让我们随诗人贺敬之一起“回延安”,去重温那段激情岁月!
(板书文题)
二、披文入情
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思考:《回延安》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诗歌。
要求:
①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字词清单”栏目)。
②了解诗歌的内容;试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教材P14“思考探究”一)。
③可运用圈点批注法归纳内容;给读懂的内容、精彩的语段、存在的疑惑等写批注。
教师巡视指导;巡视间不难发现学生能较快找出全诗围绕“回”延安展开。
(2)全班交流。
①交流易错字词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词句。
②交流批注内容,讨论、明确诗歌大意。要求:语言表达力求精准。
师:本诗围绕“回延安”写了哪些内容?
预设 第一部分:写重返延安、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激动和喜悦。第一层写回延安时的心情;第二层写延安亲人欢迎场面热烈,诗人竟然喜悦、激动得说不出话。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表达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描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老年、青年和少年三代人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
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写变化之大,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美好前程,表达诗人的惜别之情。
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描述“我”回到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追忆过去延安的难忘岁月,展现延安的风土、人物、革命传统等;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之情。
③提炼关键词,概括出各节诗的主要内容。
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话延安——欢聚话今昔
看延安——旧貌换新颜
颂延安——圣地大贡献
2.探究品析诗句(教材P14“思考探究”二)
臧克家谈《回延安》:“《回延安》情感浓烈,深切动人”,“极度欢乐的字里行间闪耀着希望的金光”。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种“极度欢乐”的情感?
(小组内交流、整理批注并推荐学生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引导学生将直接抒情句和间接抒情句归类。)
预设
(1)有的地方直接抒情,如大江奔流,张扬恣肆、直截了当地宣泄情感。如: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接抒发自己离开延安后的思念之情。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把延安比作母亲,不断呼唤,用称呼揭示延安和“我”的关系,直接抒发对延安的思念之情。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表达对能常回延安,能见到亲人,能看到延安大发展的热切盼望。
(2)有的地方间接抒情,如小桥流水,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心理描写,通过两个“莫”,表达重回延安不能克制的激动之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动作描写,“抓”“贴”,极写感情的深挚,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写出诗人见到亲人时无以言表的激动,大幅度、有力度的动词“扑”传神地将这种心情表现了出来。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语言描写,“真”字传达出美梦成真的欢喜和对延安亲人的热切盼望与感激之情。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语言描写,表现以老人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人之间的深情。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场景描写,写出了延安人的热情好客。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场景描写,描写延安在新时期的新面貌,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师小结: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人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熟悉作品,加强学生对诗意的感受。同时通过整体阅读和探究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以情入声
作者回到延安,“极度欢乐”的情感洋溢于字里行间。那么我们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情感更好地传达出来呢?
1.把握全诗基调
(同桌间、小组内朗读,交流体会。教师或优秀学生分节范读,讲解朗读技法。)
第一部分:基调跳荡、激烈;速度较快,突出心中的激动。
(1)“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富有力度的动词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如“搂”,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与近义词“抱”相比,“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更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而“扑”则能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极度的兴奋和喜悦。
(2)应重读最能表现出作者激动心情的“抓”“贴”“搂”“扑”等动词。
第二部分:基调深沉;速度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
(1)“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直接表现过去生活,要读出怀念与感激。
(2)“妈”“小米饭”“糜子”“谷”“红旗”“书”“手把手儿”“母亲”等词语,最能表明延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以及延安亲人哺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恩情,应重读。
第三部分:基调真挚、亲切;用轻快的节奏,突出亲切和热烈。
(1)“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窑”“白窗纸”“红窗花”等从特定环境、典型形象方面表现延安亲人相聚情景的词语,应重读。
(2)“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要读出宾主双方相聚畅谈的热闹气氛。
第四部分:基调热情、明快;用明朗的色彩,突出喜悦、赞美之情。
(1)“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要读出喜悦与赞美。其中“宽又平”“披彩虹”“亮又明”“迎春风”“换新衣”等最能表现延安新貌,宜重读。
(2)“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以鲜明印象,可读升调来加以突出。
第五部分:基调激越、昂扬;朗读时须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
(1)重读表示地名的词语“杨家岭”“宝塔山”“枣园”以及和这些地点相关的事物“红旗”“脚印”和“灯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连在一起,体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使读者在这些形象中感受到巨大的革命力量。
(2)“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与标题和开头部分内容形成呼应关系。同时,以夸张的手法强调情感,用呼告方式“喊”出诗人与延安的深厚情谊。
师小结:全诗基调——直白、热烈、欢快、亲切、昂扬、豪迈。
2.情感溯源
(1)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中的?在文中找出相关诗句。
预设 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如:“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
(2)如何理解作者把延安比作母亲?
贺敬之:15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21岁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22岁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师小结:贺敬之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喝延安水成长起来的,延安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更是成就他辉煌人生的坚实基础。因此,在作者心中,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母亲”,回到延安时内心自然是“极度欢乐”的。
3.激情再现
师:情之所至,不能遏止——让我们齐声诵出《回延安》中这种“极度欢乐”的场景,再现那段难忘的岁月吧!
朗读升华:
(1)分段编排。
第一部分——男生;第二部分——女生;第三部分——教师;第四部分——全体同学;第五部分——师生共读。
(2)诵读展演。
(3)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宜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
借助朗读活动,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诗句探究品析立足于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朗读技巧分析力求将学生对诗歌情意的感受内化,并以合理的声音形象表现出来。最后的诵读展演情境性、体验感均较强,让学生在轻松好玩的 “游戏”中进入收获“高潮”。
四、总结存储
1.教师小结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后诗人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与延安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朗读时只有准确把握诗意,才能较好地拿捏朗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停连的“度”,才能真正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
2.布置作业
背诵整首诗。
第2课时
赏析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等,体会“信天游”这一陕北民歌的特色,感受陕北的地域特色。
一、背诵《回延安》,导入新课
要求:诵出作者回到延安时激动喜悦、浓烈深切的情感。
二、美点探究
《回延安》采用民歌体形式,我们从中除了能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永不泯灭的真情外,还能从具有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中领略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你认为本诗中哪些地方具有这种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请从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修辞手法和形式等方面去品味。
1.词语的运用
了解诗中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生交流,师补充)
预设 (1)叠字的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表颜色的。
表事物的有:树根根、羊羔羔等。表数量的有: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等。表情态的有: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表颜色的有:白生生等。
(2)陕北方言词汇的运用。
地方口语词汇如“登时”“莫要”,带有延安色彩的词语如“枣园”“宝塔山”“糜子”,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炕”“窗纸”“红窗花”等等。这些地方事物和地方特色口语入诗,使诗歌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师补充小结:
诗句 陕北的生活气息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 陕北的自然景观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 陕北的人文景观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 陕北的生活方式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 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语言等
红旗飘飘把手招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 延安的革命象征
2.修辞的运用
(1)了解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①明确概念。
比,就是“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事物。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②教师举例。
a.运用比的诗句。“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将延安的蓝天比作大明镜,映照着美好的景象。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b.运用兴的诗句。“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文说“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的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表达作者对延安的感激之情。
③学生勾画运用比兴手法的其他诗句,交流汇报其表达效果。
预设 a.运用“比”的诗句: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亲切和敬意。
“长江大河起浪花”:比喻与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没有尽头。
b.运用“兴”的诗句。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亲人是一家人。(此句比兴兼用)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前后两句道出的都是浑然一体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与延安亲如一家的关系,抒发诗人对延安养育自己的感激之情。(此句亦是比兴兼用)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先说杨家岭红旗的事,以引起下文说革命事业在延安发展的旺盛之势。
(2)结合教材P14“积累拓展”四,品味诗句。
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①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④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⑤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生品读、交流,师生分享)
预设 ①“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呼唤声之多,表达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深。“母亲延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把“我”和延安的关系揭示了出来。
②“唱”“笑”“招”是写动作和表情的。这里拟人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③“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延安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④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延安比作母亲,把延安发生变化说成“换新衣”。十分亲切,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⑤“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3.体会作者对“信天游”这一形式的创造性运用
(1)明确概念。
信天游
信天游在陕北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歌词是以七字格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形式灵活,调子自由,简单易唱;押韵,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其内容主要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主题;既唱生活的快乐、个人的忧愁,又浪漫与现实并重。信天游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其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2)学生讨论、交流《回延安》的诗歌形式与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关系。
预设 《回延安》是一首创造性地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这一旧形式写成的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现代诗。
《回延安》与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异同
①《回延安》运用“信天游”的形式产生的艺术效果:
a.抒情性强。
b.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域特色。
c.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
②《回延安》的创作在“信天游”基础上的创新:
a.描写革命生活,抒发革命情感。
b.用普通话,减少陕北方言,并省去衬字。
c.比兴句少,直接叙事抒情的诗句居多。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富有地方色彩的词句和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并归纳出本诗与“信天游”的异同,让学生去发现本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三、总结存储
1.教师小结
《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辐射源外,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
2.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P15“积累拓展”六。
(2)记录家乡的特色并仿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怎样的文化特色?问问你的祖辈、父辈,试搜集、记录几个具有家乡地方特色的语言、民俗、景或物的例子,并尝试运用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写几行诗表达对家乡、对家人的情感。
本课教学设计首先“披文入情”,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大意后,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角度解析诗意。接着“以情入声”,以朗读为“线”,通过炼字品句让学生感知诗词的图画美、音韵美,再通过探寻诗人生平来加深学生对诗情的领悟。第2课时通过分析诗中富有地方特色的词句和比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并归纳出本诗与“信天游”的异同,让学生去发现本文中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课后作业,除了布置学生课外完成《回延安》群文阅读的任务,还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家乡实际,挖掘家乡的地方文化特色,并尝试着仿写几句小诗——将本单元的仿写任务点分散到本课落实一部分。
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就把党中央设在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类文阅读
延安颂
莫 耶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
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
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
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
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的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3 安塞腰鼓
1.理清思路,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2.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
3.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课时
1.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3课预习卡
2.准备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
第1课时
1.理清思路,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2.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
师: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淳朴悠长的诗情,那么安塞腰鼓就是这片土地上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突。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磅礴的气势和惊人的视听效果及震撼力,传达了西北汉子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和激越饱满的生命激情!有一篇散文,直接从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中发掘出了陕北人的元气和神魂——让我们走进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一起去感受腰鼓的风采、文字的魅力!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安塞腰鼓的气魄与激情,并由此激发探寻本文文辞魅力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简介”“字词清单”栏目)
2.了解什么是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3.诵读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自读课文。说明:时间5分钟;教师无须给提示。
(1)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好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生评议自读情况,交流、讨论收获)
预设 (1)“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使人叹为观止”“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2)鼓响前(第1—4段):安静。
腰鼓表演(第5—27段):激昂。
鼓声止(第28—30段):寂静。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从“抓住事物特征”和“理清写作思路”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适当缓减学生阅读初期感知内容步骤存在的片面、表象问题。
4.理清思路
(1)要读出《安塞腰鼓》这篇美文的感染力、震撼力,不仅靠声音,更需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路,读出层次变化。文章从哪些方面写表演中的安塞腰鼓?
(生再读课文,快速提炼关键内容)
提示:可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明确内容和理清思路。
(2)学生交流发现与收获,教师评点。
预设 关键句:文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它表达出了作者最炽烈的情感,这个句子就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关键词:以上四个句子区分了四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一个词语提示了这个部分的内容。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中的“一场”;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中的“响声”;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中的 “胳膊、腿、全身”“搏击”;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每一个舞姿……每一个舞姿……”中的“舞姿”。
层次:文章从四个方面写表演中“激昂的安塞腰鼓”。
第一层(第5—13段):宏伟的场面。第二层(第14—17段):激越的鼓声。
第三层(第18—22段):有力的动作。
第四层(第23—27段):奇丽的舞姿。
【设计意图】
运用“抓关键词句法”,既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阅读,理清文章思路,又是对本单元的学法训练的延伸。
三、探究交流,明确主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安塞腰鼓》这样一篇经典美文,要想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受其熏陶,你还想解决什么问题?
1.诵读交流
(1)学生在小组内诵读、交流,结合文本提出问题,反馈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或在讨论中提出新问题。
(2)讨论探究。学生有发现、有见解即可,不苛求完美。
设问1:“安塞腰鼓”有什么突出特点?
预设 安塞腰鼓具有“壮阔”“豪放”“火烈”“有力”“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特点。
设问2:本文明明以“安塞腰鼓”为题目和主要内容,为什么要多次写“高粱地”“黄土高原”?
预设 质朴的“高粱地”、厚重的“黄土高原”是“安塞腰鼓”表演的背景,也是孕育“安塞腰鼓”的文化土壤,“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西北高原地区风土人情的展示。
设问3:黄土高原上的“后生”是怎样的形象?
预设 黄土高原上的“后生”们朴实、沉稳、热烈、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击打腰鼓时,他们全情投入、用尽全力,因为这对于他们是一种生命的宣泄与释放。
设问4:文章开头四段和结尾三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预设 不可以。文章开头四段和结尾三段的“静”,更能衬托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反过来又起到以动衬静的效果,开头四段的安静,表现蓄势待发;结尾三段的寂静,让人回味无穷。诵读的时候可压低声音,与“表演中”的部分形成对比。
设问5: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生交流讨论,师指导总结)
预设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有多种见解:
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②表达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③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3)朗读训练。
听课文的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带着前一环节评议的收获来听;可借鉴范读,在文中做出标记,如语速、节奏、重音等。
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示范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与自己的不足。
个人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教师示范、指导。
比赛朗诵:个人或小组,找自己喜欢的段落来读。
2.问题探究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师引导生讨论)
预设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而本文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比较贫穷,人们生活艰苦,西北好像落伍了。但作者深情地歌颂的“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步步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天天活跃的今天,这种“搏击”精神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梳理,感受了安塞腰鼓雄浑、激越、壮阔、火烈的特点和洋溢的阳刚之美,也感受到了黄土高原人独有的热烈豪放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人一定要有积极乐观、坚定生活的信念,让生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环节通过自主质疑、交流探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锻炼自学能力。同时,采用学生喜爱的比赛形式,学生更乐于深度参与。并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课主题及社会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加深阅读层次。
第2课时
1.运用批注法、比较法,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
2.强化朗读训练,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一、语言品读
师: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激昂的、高亢的,需要大声朗读,读出抒情散文的诗意。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梳理初步领略了安塞腰鼓的风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感受《安塞腰鼓》的语言魅力。
1.自主答疑,语言品析
(1)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后“阅读提示”,运用圈点勾画法,从用词、修辞、句式、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角度入手,选择自己对本文的句式和语言感触最深的2—3处加以批注。(时间7分钟,教师无须给提示。)
(2)小组内交流、讨论批注内容,练习有感情地诵读。(3)各组汇报有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或在讨论中提出新问题,师生探究、小结。
设问1:文中大量出现“隆隆,隆隆,隆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 这是叠词、拟声词的运用。
“隆隆,隆隆,隆隆”拟声词的反复使用,朗读时似有声响在耳边震撼,富有音韵美。
设问2:作者频繁分段,多用短语、短句,甚至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独立成段,有何用意?
预设 “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简洁、有力且自然地完成了画面由静而动的急转。
“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连用七个动词和感叹号,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是强健的风姿”,如与“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比较,便很容易发现原句句子更短、语势更强、更有节奏感,用倒装句式强调了喻体,使动感的状态更为鲜明。
设问3: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 ①描写。
课文对黄土高原的景物、人物和人的活动的描写非常生动,包括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真实描写和想象描写。生动的描写,使景物、人物的形象特点更加鲜明。
静态描写:
如“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热闹后突来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联系全文看,开篇说一群后生们沉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