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上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案1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9.47 KB         整理时间:2023-12-19
文件简介: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通讯相关文体知识。
2.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本文写作技巧,赏析文中饱含深情的句子。
4.掌握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异同。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写作技巧,赏析文中饱含深情的句子。
2.掌握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异同。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写作技巧,赏析文中饱含深情的句子。
2.掌握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的异同。

学习提示:
2020年5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很多人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带给我们哪些永恒的财富?这篇通讯以事实为基础,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初步回答。
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思路清晰,内容全面,高屋建瓴,气魄宏大。既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礼赞,又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和博大胸怀;既有对新时代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又有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入思考。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见的时间顺序展开全文,而是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场抗疫斗争,领略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阅读时要注意梳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多角度、分层次的综合报道的。
这篇通讯主要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沿着内在思路,概述大量的人和事,并发掘其中的意义与价值,这就使得文章兼具宏阔和深刻之美;在叙述中,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使文章不仅充实、厚重,还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样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2020年4月4日5时54分,天安门广场,国旗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升至顶端,国歌结束后又缓缓降下,降至距离旗杆顶端1/3的位置,深切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用最庄严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重。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那场全民参与的中国抗疫斗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积极抗疫,勇敢对抗病魔,终在短短的4个多月的时间内,将疫情控制住,让全国人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就是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去重温那一段恢弘壮丽的历史。

二、创作背景
2020年新年伊始,我国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这前所未知、来势汹汹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全国范围的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书写了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史上的伟大篇章。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这成绩来得十分不易,这经验显得尤其宝贵。为肯定、表彰这不易的成绩,为总结、推广这些宝贵的经验,给后续的疫情防控提供帮助,作者写作了此文。

三、知识支架
通讯的阅读方法
1.要区分通讯的类别特点。通讯类别众多,阅读通讯作品,首先要想一想该文属于哪一种类别的通讯,有何特点。只有将这些弄清楚了,才能正确解读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2.要理解通讯的主题思想。“文以意为主”,通讯也有其中心思想。一则没有主旨思想的通讯,很难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既起不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也违背了作者写作通讯的初衷。故此,阅读通讯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理解它的主题思想。
3.要体会通讯作者的情感。通讯所写的人,或是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的模范,或是在新时代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辉煌成就的英雄等;所写的事件,或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或是时下日常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感人故事等;所写的风貌,或是各地今昔变化巨大的社会现象,或是各处久负盛名的民情风俗等。作者在写到这些人物或事件时,常常会注入自己的情感。因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阅读通讯的主要目的之一。
4.要掌握通讯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微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以及对生活细节精雕细刻就是细节描写。通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但作者有时为了丰富通讯的内容、突出通讯的主题,逼真刻画人物、具体描写事件,使通讯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经常使用细节描写。因此,掌握细节描写也是阅读通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5.要理清通讯的线索、结构。通讯属于记叙文体裁中的一个小类别,除了要把握它的主题外,还必须理清它的线索和结构,这样才能更完整地理解通讯作品。

四、关于 “钟华论”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年创办。“钟华论”聚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响力。

五、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主题通讯,全文按总分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的一节,总体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防控成果。
第二部分是小标题的第一至八节,其中前五节具体叙写疫情防控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六、七节叙写针对国内疫情防控出现的短板与不足,以及面对全球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势各方采取的对策;第八节则照应总叙部分,抒写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经历许多磨难,但又不被压倒的成长史,激发我们“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迎难而上。全文思路清晰,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深受震动。

六、文本探究
1.理解新闻标题和开头
新闻的标题不同于普通文章的标题,注意标题的三种形式,主标题(正标题)、副标题、引题。理解含义时要考虑使用标题的综合含义。
开头部分的作用要结合社论的新闻性质来分析,导语的作用就是总述,这样定位作用比较准确,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表述。
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文章开头部分有什么作用?
①本文标题采用了“主标题+副标题”的形式。其中主标题“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用短语的形式,指出了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必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副标题补充说明了报道的事件:2020中国抗疫。
②开头部分是新闻的导语,总体叙述了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情况,阐述了其历史意义。总领全文,并定下了叙述笔调。

2.本文在叙述中运用了倒叙手法,请分析一下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
①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避免叙述的平板和单调。
②造成悬念,引发读者对文章的思考。
③倒叙打乱事件发展的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3、本文在叙述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句子,还使用了一些名言、诗句、格言式的句子,请分组按章节找出这些句子,用批注的形式赏析这些句子的使用效果。
(1)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采用对称句式,指出抗疫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在于党带领人民上下一心,奋起战斗;比喻手法的运用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信任与赞扬,语言富有诗意又饱含作者情感。
(2)“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引用恩格斯的话强调团结的力量和作用,高度赞扬中国人民集中量办大事的作风,肯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名言的使用使得文章的观点有说服力。
(3)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采用大量诗句诠释抗疫期间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诗句的使用丰富、充实了文章内容,使得文章更具内涵;一连串的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
(4)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面对问题的最好回答。
采用格言式的句子,对疫情给予中国人的启示进行了总结与提炼,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5)“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典雅厚重之感,更表现了全世界人民互帮互助,携手前行带来温暖与力量。
(6)“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对称句式,“从来不是”加强语气,突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4.在小标题的第一节中,作者是怎样将回顾与总结融为一体的?请加以分析。
参考提示:在这一节里,从“我们挺过来了”到“我们从未放弃希望”是回顾的文字;从“障百川而东之”到“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是总结部分。在回顾部分中,作者先叙述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后叙写疫情暴发之初各方面令人忧心的情状,前后对比鲜明,让人领悟到疫情防控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原因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況着应对、果断决策,有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有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有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也是总结部分条分缕析得出的四点结论。因而,在这一节里,回顾与总结一脉相承,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5.阅读通讯作品要懂得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情。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想一想,作者通过哪些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对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总书记十分关心,对突出问题、关键节点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总书记还先后赴北京、武汉、浙江、陕西等地考察调研,就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及时作出部署。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参考提示:在这段文字里,作者通过“重要”“高瞻远瞩”“坚如磐石”“真挚”“主心骨”等饱含情感的褒义词,抒发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颂扬之情。

七、小结全文
本文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站在全局的高度将回顾与总结、叙事与思考融为一体;采用概括式叙述的方式,夹杂运用了大量名言、诗句、格言式的句子议论抒情。文章语言典雅厚重,不仅热情讴歌了面对疫情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与责任,更肯定和赞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抗疫的精神。全文视野宏阔、思辨深刻。

八、当堂检测
1.下列各句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战友们生死与共,相濡以沫,一起度过了那日晒雨淋、炮火纷飞的艰苦岁月。
B.这个小区虽然不大,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你来我往,关系融洽,这良好的社区风气着实令人羡慕。
C.张校长既是一位党员,又是一个国家干部,他不辞劳苦,披荆斩棘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D.能根据战场瞬间变化的情况,审时度势地作出决策,是一个灵活军事指挥员应有的本领。

答案:C
解析:C项与语境不合,句中没有克服困难,清除障碍的意思,不能用“披荆斩棘”,可用“勤勤恳恳”。

2.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对偶)
B.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排比)
C.在中国大地上,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村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公民,都坚守着各自责任。(拟人)
D.做好疫情“加试题”,答好发展“必答题”,……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答卷。(比喻)
答案:C
解析:C项句子运用了层递、排比的修辞手法。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

3.这篇通讯运用综合叙述的方式和文学性表达来呈现宏大的事件,请小组合作探究:文章运用了哪些有特色的写作手法,并根据具体的文段进行分析。
示例一:
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为了抢救生命,医务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采集病毒样本,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累得迈不开脚,28岁药师宋英杰因过度劳累再也没有醒来……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那一封封按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那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那一个个彻夜照顾患者的身影,正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点面结合,既展现了医护人员群体的英勇无畏、辛劳坚守,也关注到典型人物张定宇、宋英杰的无私奉献、舍生忘死,这都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
示例二:
名言、诗句和格言式的句子穿插其间,使文章不仅充实、厚重,还具有一种荡气回肠、打动人心的力量
恩格斯说:“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引用恩格斯名言,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典雅厚重之感,更表现了全世界人民互帮互助,携手前行带来温暖与力量。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
简洁有力的格言式语句体现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付出的巨大牺牲。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我们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示例三:
运用富有诗意、饱含深情的语句表达观点和情感,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完美结合
“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
句式整齐、结构对称的排比句,重现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这份谢意,澎湃而又悠长。只有穿越了大风大浪,经历了生死考验,才能读懂其中的真情与大爱。”
谢意澎湃悠长,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武汉在疫情中得到八方援助后之后深沉的谢意。
“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孤岛”与“孤军作战”形象生动,“从来不是”加强语气,突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九、成语积累
①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②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
③审时度势:研究时机,估量形势。
④屹立不倒:指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⑤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⑥谆谆告诫:恳切耐心地劝告。
⑦沉疴积弊:拖延长久的重病;难治的病。
⑧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教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