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上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岳阳楼记导学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4.50 KB         整理时间:2022-12-06
文件简介:
第三单元
11 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结构。
2.品读文章,理解古人的忧乐观。
3.知人论世,理解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色彩,文辞优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知识链接
本文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遭诬被贬官至岳州(现在湖南岳阳)。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贬放到邓州(现在河南邓州)任地方官。滕子京治理岳州颇有政绩,于是重修岳阳楼,将此楼的历史沿革、周围环境、建筑特点等写在信上,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送给范仲淹请他作记。范仲淹了解滕子京被贬岳州后一直很有感伤情绪,所以趁作记之机,借题发挥,一方面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劝慰滕子京与自己共勉。

【掌握基础知识】
1.准确识记生字词
谪(zhé)守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忧谗(chán)畏讥 一碧万顷(qǐng) 宠辱偕(xié)忘
耶(yé) 噫(yī)
2.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二)古今异义
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微小)
越明年(古义:及,到 今义:跨过,跳过)
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日光 今义:景致,风景 )
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那 今义:丈夫)
沙鸥翔集(古义:停息 今义:泛指聚集)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
答案:希文 北宋 文正 范文正公
【初步感知文本】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示例: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
答案:总分总结构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叙事)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写景 抒情)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2.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早晚阴晴多变,景象壮观多变。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月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
【深层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有阔大的胸襟,和一般的“迁客”不同。
2.洞庭湖美吗?美在哪里?如何表现这种美?
答案:美在气势,美在变化。“衔”“吞”运用比拟,与“汤汤”“涯”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和广阔浩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变化之美。因此,洞庭湖如此之美,吸引了无数迁客骚人来此观瞻,并留下许多名言佳句,可以说非常的详备了,但这不是作者范仲淹要讲的内容,作者要讲的是,作为通南达北的洞庭湖,却引发了多少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而滕子京就是其中一位。
3.洞庭湖引发了迁客骚人哪些览物之情?(齐读第3和4段,分析作者分别写了洞庭湖的哪些景象?)
答案:第3段描写了阴风苦雨之景。每逢这样的时节,连月的阴雨,阴风呼啸,洞庭湖浊浪滔天;太阳与星星不见光芒,四周的山也看不见;商旅也不通,船只不航行;特别是傍晚时分,还能听见猛虎吼叫,猿猴哀鸣。面对这样的景象,迁客骚人们,自然会产生思念国都,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等悲伤凄苦之情。
第4段描写了春光明媚之景。但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季节,湖面平静,湖光与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垠。这个时候的洞庭湖,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湖中的漂亮鱼儿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郁郁葱葱,一片生机。有时候,湖面的大雾消去,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金光闪闪,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玉璧;湖面上,渔歌互答,你来我往,快乐得没有尽头。面对这样的景象,登楼远眺,自然会心旷神怡,荣辱全忘,快乐无比。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做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答案:“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类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答案: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拓展延伸】
积累古人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示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0岳阳楼记课件含听力mp3
  • 九年级语文上册10 岳阳楼记课件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