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上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汇总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33.62 KB         整理时间:2022-04-21
文件简介:
8《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    ——不久,雪下得紧了
公|欣然曰              ——太傅高兴地说
白雪纷纷|何所似    ——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兄女曰: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       ——(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本文通过小故事,营造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
2.胡儿和谢道韫的回答孰优孰劣?
胡儿:照应“雪骤”,突出了颜色和下落的姿态。
谢道韫: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表现得形象生动。
3.公大笑,为何?
一是两个孩子的比喻都很贴切,这说明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正好符合了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可爱;二是因为听过了两个孩子的比喻以后,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没有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好而“大笑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过中( )不至   —— 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
太丘舍去        —— 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
( )去后( )乃至           ——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元方时年七岁     ——陈元方那年七岁
门外戏            ——在家门外嬉戏
客问元方        —— 客人问他
尊君在不         ——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          —— 陈元方回答说
待君久不至     ——  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
已去             ——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       ——客人便发怒说道
非人哉           ——不是人啊!
与人期行         ——和人家相约同行
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
元方曰           ——陈元方说
君与家君|期日中   ——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不至         ——中午了您却没有到
则是无信         ——就是没有信用
对子骂父        —— 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
则是无礼         ——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         ——  客人很惭愧
下车引之        —— 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
元方入门不顾    —— 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1.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信懂礼的人。
2.怎样看待元方“入门不顾”?
A.元方有失礼貌,有人已经知错,并表示了道歉(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有些过分。
B.对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不必要苛责。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元方那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15.《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君子的行为操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单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与时驰,——年华随时光而疾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零落,
 
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到达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安静,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增长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飞速逝去,意志和时间丧失,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又怎能来得及呢?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珍惜时间,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险躁——静)。
  
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5.《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
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6.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珍惜时间,发愤读书,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



18《狼》
一屠晚归,——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复投之,——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已尽矣。——骨头已经扔完了。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大窘,——屠夫非常为难,
恐前后受其敌。——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
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前,——两只狼不敢上前,
眈眈相向。——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少时,——一会儿,
一狼径去,——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其一|犬坐于前。——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久之,——时间长了,
目似瞑,——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
屠暴起,——屠夫突然跳起,
以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脑袋,
又数刀毙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方欲行,——屠夫刚想要走,
转视积薪后,——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
一狼洞其中,——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已半入,——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
止露尻尾。——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自后断其股,——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亦毙之。——也把狼杀死了。
乃悟前狼假寐,——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盖以诱敌。——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亦黠矣,——狼也太狡猾了,
而顷刻两毙,——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止增笑耳。——只会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有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遇狼 )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惧狼)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御狼)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杀狼)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议狼)

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户的变化过程:
怯懦畏缩、心怀侥幸      
占据地形,与狼对峙      
抓住时机,果断出击     
细心察看,取得完胜                   
 屠户的特点:机智、勇敢                      
狼的特点:贪婪、狡猾、凶残
 道理或启示:
(1)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猾,终究要失败的。
(2)面对像狼一样的敌人,不要心存侥幸,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宋国有一家姓丁的
家无井而出溉汲----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
常一人居外----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
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有闻而传之者,曰----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
“丁氏穿井得一人。” ----“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使宋国国君听到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氏对曰:----丁家的人回答说: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求得听闻像这样子,还不如不问。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求得听闻像这样子,还不如不问。
节选自《吕氏春秋》。吕不韦(前292年-前235),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1.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交代故事的背景,是全文的引子,为下文“穿井”引发的内容作铺垫。

2.“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句话在表述上有什么问题?
这句话有歧义,丁氏本来表达的意思是“我打了水井省下了一个劳力”,如果这句话在当时的情境当中可能不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但一旦离开情境,传着传着别人就容易理解成“打水井得到一个人”。

3.如何理解宋国国君的行为?
宋国国君不太相信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情,他觉得奇怪,想求证一下。正是他的举动,使事情得以澄清真相。
4.本文衍生出的成语:以讹传讹
、5、课文主题
《穿井得一人》通过一个姓丁的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
身亡所寄,——自己无处存身,
废寝食者。——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
因往晓之,曰:——就去开导他,说:
“天,积气耳,无处无气。——“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若屈伸呼吸,——你四肢一弯一伸,嘴巴一呼一吸,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
奈何忧崩坠乎?” ——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那人说:
“天果积气,——“天是气体,
日、月、星宿,——那日、月、星、辰
不当坠邪?” ——不就会掉下来吗?”
  晓之者曰:——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宿,——“日、月、星、辰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
只使坠,——即使掉下来,
亦不能有所中伤。”—— 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之者曰:—— 开导他的人说:
“地,积块耳,——“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
充塞四虚,—— 填满了四处,
无处无块。——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若躇步跐蹈?——你行走跳跃,
终日在地上行止,——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奈何忧其坏?” ——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故事背景
《杞人忧天》列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希望平民百姓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杞人忧天》就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列子用讽刺的手法告诫人们:不要有一些不必要的烦恼,“要顺其自然,不要庸人自扰”。从积极的角度说,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课文翻译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原文: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那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译文: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然:……的样子。

如何看待开导者“日月星宿,亦有所中伤”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他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这代表了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同时,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忧”是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实则反映他内心的重重忧虑,照应了前文“废寝食”。
 
两个“喜”分别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后一个“喜”则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五、课文主题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是不必要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因而忽视自己的短处,最终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杞人忧天》是庸人自扰还是有忧患意识?
我同意后一种理解。杞人对于世界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那些人类的先驱者或者思想家,都不同程度表现出对人类、对未来世界深刻的忧患意识,甚至是悲观的想法。现在人类面临能源、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以及生态恶化等问题,而无法解决。因此我们说,杞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一种优良品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忧患之中,不断排忧解患,取得新的进步。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