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下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21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简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578.50 KB
整理时间:
2024-03-31
文件简介:
21 古代诗歌五首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并熟读成诵。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3.品味诗句,学习知人论世的评析方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因为登高,则可望远;望远,可致深思。许多文人墨客,借登高抒发郁结于胸的种种忧思,或是兴亡之叹,或是凌云壮志,或是思乡之感,或是人生哲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体会他们的深沉情思。
二、教学开展
学习《登幽州台歌》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有《陈伯玉集》。
◎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2.目标任务二: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读准字音
怆然(chuànɡ) 涕(tì)
◎把握节奏
前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指导
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悲凉的语气。领字要读出延长音。
◎理解诗意。请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去,)向前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广大、时间之久远,我独自悲伤,眼泪纵横而下。
3.目标任务三:品析诗歌,感悟诗情。
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列问题。
◎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间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后世的贤明君主。“前不见”“后不见”,表示时间无止无休。这两句诗写了时间的长河无尽,而诗人自己的生命短暂,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孤寂之情。
◎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时空角度(天、地)。在无限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面对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的境遇,诗人心生感慨,悲伤落泪。
◎诗中描绘了空旷辽阔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诗人当时进言不被采纳,反而被贬,眼看报国宏愿化为泡影,登上这座古时招纳贤士的幽州台,却不见贤君,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惆怅、悲伤心理和对贤明君王的渴盼,也流露出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天地茫茫、岁月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广漠的空间与无尽的时间,衬托出人的渺小、孤单、无力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想到自己不受重用的境遇,于是怀才不遇的苦闷,时不我待的焦灼、痛苦涌上心头。
◎诗人在这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之间,对生命产生了什么思考?结合诗人的经历,体味诗中的哲理。
诗人一心报国,却接连受挫,一直得不到重用,面对无尽的空间与时间,感受到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哲理。
学习《望岳》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他的诗作《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背景链接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是诗人漫游途经泰山时所作,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2.目标任务二: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读准字音
岱宗(dài) 夫如何(fú) 青未了(liǎo) 曾(cénɡ) 眦(zì)
◎把握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出情感
一、二句读出兴奋、惊叹的感觉,三、四句读出仰慕之情,五、六句读出昂扬、开阔的语气,最后两句读出作者的雄心和豪情。注意“会当”读出决心之坚定,“凌”读出气势之雄豪。
◎理解诗意。请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那时周围众山就会显得低矮渺小。
3.目标任务三:品析诗歌,感悟诗情。
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列问题。
◎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
◎诗题叫《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都是写“望”字,并且角度有别。你能说说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吗?
一、二句: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远望)
三、四句: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近望)
五、六句:望到了泰山中云涌云翻时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林的景象。(细望)
七、八句:想象登上泰山顶峰,看遍四周群山之景。(想象)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再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上泰山顶峰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串,“望”字是全诗的线索。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中的“钟”“割”二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
“钟”是聚集之意,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表达了泰山风景的神奇秀丽。
“割”字有泰山分割天色之意,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南山北昏晓分明的画面,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遮天蔽日的雄姿。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尾联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反映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之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怕困难,勇攀高峰,这样不但能望得远,而且可以俯视一切。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积极进取。
◎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杜甫。
学习《登飞来峰》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又称临川先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逻辑严密;诗歌遒劲清新,擅长说理;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今存《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
◎背景链接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了这首诗。当时王安石初涉宦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也还没有后来变法时艰险。
2.目标任务二: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把握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读出重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中的“千寻”需要重读,极写塔之高;“日升”也需要重读,旭日东升,诗人借眼前之景,极写自己志向远大、豪情满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中的“浮云”需要重读,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往往用来代指奸邪小人;“最高层”也需要重读,它写出了诗人矢志不移的大无畏的精神。
◎理解诗意。请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飞来山上有座应天塔高耸入云,听说在鸡叫时可以望到旭日初升。不怕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站在塔的最高层。
3.目标任务三:品析诗歌,感悟诗情。
再次朗读诗歌,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飞来峰上的应天塔。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应天塔之高,表达登高望远的感受:站得高看得远。
◎“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这句巧妙地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从侧面渲染塔之高。表现出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
◎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最高层”有何含义?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这首诗中的“浮云”一语双关,既指飘浮的云,也指反对改革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应天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决策的最高层,也指诗人的雄心壮志及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前两句写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奠定了全诗积极向上的基调,为后两句直抒胸臆蓄势。后两句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主旨——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抒发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远大志向,是前两句的升华。
◎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读出了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
◎学了这首诗,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4.目标任务四:联读诗歌,知同辨异。
◎阅读《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这三首登临诗,分析、比较其异同。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相同点 都是登高抒怀之作,同属于登临诗。
不同点 所见景物 陈子昂登幽州台,在幽州台上望到了天地宇宙的开阔壮美。 杜甫望泰山,看到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景色。 王安石登飞来峰,看到飞来峰高耸入云,领略到顶峰风景。
所抒情感 陈子昂的大孤独:被贬为军曹的陈子昂,抒发的是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抒悲情) 杜甫的大追求:考试落第时,杜甫依然是满腔抱负,面对雄伟高大的泰山,他立下的是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决心。(抒豪情) 王安石的大抱负:刚在官场崭露头角的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渴望实现自己经世报国的政治理想。(抒壮志)
结束语: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感受到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体会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后能理解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哲理,让古代优秀文化思想进入内心,滋润心田。
三、作业布置
1.背诵并用楷书工整、规范地默写这三首诗。
2.查阅资料,为学习剩余两首诗歌的“知人论世”搜集相关信息。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粒沙中见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都可能触发诗人的心绪,成为诗人思考的载体。让我们一起学习《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追随诗人游览田园、登上回乡的路途,走进诗人的思维空间,思考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开展
学习《游山西村》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很多,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多首。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屈辱投降的行为,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背景链接
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诬陷罢官,闲居在家。相对于伪诈的官场,诗人对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2.目标任务二: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读准字音
鸡豚(tún) 箫鼓(xiāo) 衣冠(ɡuān) 拄杖(zhǔ) 叩门(kòu)
◎把握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理解诗意。请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不要笑话农家腊酒浑浊,丰收之年备足鸡肉、猪肉款待客人。山重重叠叠,水迂回曲折,(正)怀疑无路可走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柳色浓绿、花色明丽的村庄。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穿着简朴,古风尚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我)趁着月明来闲游,我可能会随时手拄拐杖夜里前来敲门。
3.目标任务三:品析诗歌,感悟诗情。
◎诗人在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村民的热情好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优美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淳朴的风土人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扶疏花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唐诗鉴赏辞典》评价本诗颔联“写景中寓含哲理”,请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或: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前方就可能会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①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衣冠简朴”可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②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以及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③从“箫鼓追随”可看出诗人对古朴民俗的赞美;④从“拄杖无时夜叩门”可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
学习《己亥杂诗》(其五)
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背景链接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
2.目标任务二:诵读经典,感受诗韵。
◎读准字音
吟鞭(yín) 天涯(yá)
◎把握节奏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理解诗意。请结合课文中的注释,读懂诗歌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满怀无限愁绪看着太阳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落红纷纷绝不是无情之物,愿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新花。
3.目标任务三:品析诗歌,感悟诗情。
◎诗人为什么要辞官回家?
鸦片战争发生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朝廷分成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忤其长官”,辞官回乡。
◎我们通过哪两句诗可以体会出龚自珍被迫辞官的心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同时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衬托离愁,表现了诗人愁之深、之切。
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足见诗人离京的决绝,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洒脱。
◎龚自珍愤而辞官后,是否从此不再关心国家的命运呢?
不是,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仍心系国家。这两句写落红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新花——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移情于物,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两句正是诗人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结合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形象?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忠君爱民、坚定执着的诗人形象。
结束语:本课学习了两首诗,让我们又获得了新的教益。《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令人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道理。《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国忧民、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同学们能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古代的诗歌艺术,让这些经典文化伴你们健康成长。
三、作业布置
1.背诵并用楷书工整、规范地默写这两首诗。
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诗,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本课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文质兼美的哲理诗。因此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赏析诗歌之美,进而培养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感受诗韵之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内涵,建立知人论世的阅读意识;品析关键诗句,体会诗人情感。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品味古诗的能力。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1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