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课件 |
下载地址: |
[ 下载地址1 ] |
文件大小: |
11.77 MB 整理时间:2022-05-11 |
文件简介: |
|
|
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下册古诗词
课标古诗词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 潼关怀古》《相见欢》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写作背景
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期间,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深为西夏所惮服。这首词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古诗词原文—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炼字:“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笔。
用典:“衡阳雁去”运用典故,“无留意”反映出边塞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也暗写戍边将士的内心: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伤感。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zhàng)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内容:“四面边声连角起”渲染浓厚的悲凉气氛,“千嶂里”点出处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闭”透露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整句展现出一种肃杀苍凉、雄浑冷峻的边塞风光。
浊(zhuó)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内容: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
典故:“勒石燕然”是胜利的代名词。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正是词人和征人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mèi),
将军白发征夫泪。
内容、情感:运用互文的修辞,用悲怆的情调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全诗主旨
这首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壮志难酬的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写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抚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古诗词原文—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qíng)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gāng)。炼字:“狂”贯穿全篇,写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卷平冈”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刻画了打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典故: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喻,刻画自己打猎的英勇形象,紧扣前文的“少年狂”。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相关文件: |
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课件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仿写课件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课件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半命题作文如何补题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讲解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实词解释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6——10)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考点作文十大夺魁技法(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