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21-05-23 11:24:18  来源:  作者:

摘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达到教育资源共享,而信息技术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辅助,为此发展农村信息技术成为达到教育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教育均衡;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第三条明确指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到2015年在有条件的地方解决学校宽带接入问题,逐步为农村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帮助更多的师生拥有实名的网络空间环境,方便其开展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努力办好公办教育的同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机构要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学校要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习者提供资源(这里的资源指的在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教育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一切要素)和环境,具有与其他科学整合的特性,是学习者全面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是教育走向信息化、产业化、民主化、经济化的支持性技术基础。从技术哲学角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由经验形态技术、物化形态技术和知识形态技术等三大类要素构成。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向前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的观点,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的作用,忽视了信息技术本身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教育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军事、商务、咨询、运输等领域,这些应用作为教学内容的讲授是教育技术所没有的。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一)研究对象
是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观念、内容、工具、手段的前提下,对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师的教,学习者的学的教学与学习的优化过程。
(二)范畴
1. 设计2. 开发3. 分析研究4.应用5.评价6.管理,在信息技术的这六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而分析研究是它的必要前提,我们可以说设计是信息技术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而分析研究则是贯穿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始终,特别是在设计阶段之前的有效前提。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的广阔天地,对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学生能力,为实现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办学条件差,教学资源贫乏,现在有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可以用教学光盘以及卫星接收下来的课件进行教学,图文并茂,使学生享受了与大城市一样的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城乡均衡发展,教师应该把远程教育资源自然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提高教师对设备、资源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一)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现状
现状一:由于提倡对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且要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于是很多教师把课本中所有的信息、问题原封不动地搬到电脑中进行机械“放映”,同时觉得在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课件越花哨,课越灵活。结果出现滥用技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显然背离了课程整合的初衷,干扰和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正常学习。
上述现状发生的原因是教师们缺乏正确认识。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既作为一种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是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真正“融合”。
现状二:有些教师认为:①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就是搞花架子,搞几个华丽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表面热闹好看,课堂上却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和实际效果;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用起来虽好,但它利用太形象、太直观的东西,代替了学生本应该通过思维和想象等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减少,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③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一般的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课件制作。以上这些现状,都是教师们思想上认识不够充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接触得太少,实践得更少造成的。持这些观点的教师还有另一层心思:担心传统的东西丢了,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又掌握得不好,到头来两头误事。因此,还是放不下他们的传统教育观念。
现状三:有些教师质疑: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不知如何上,教学方法有哪些;课堂上如何去体现新课改理念;更有一些教师把信息技术神化、把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看作“时尚”,每堂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没能意识到有效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纯粹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整合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上述现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们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不能有机地结合,达不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该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所教学科不同,上课的教师不同,听课的学生也不尽相同,如果大家都按一种模式来,哪来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教师应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1)转变传统的课程观。要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必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的兴趣。可以组织他们多观摩、多参观,让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教育和传统教育效果的对比,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的长处和优越性。他们一旦对现代技术教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正确的认识,就会对之产生极大的热情,逐步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向现代技术教育。而对于那种认为开展现代技术教育费神费时的教师,则可以多鼓励他们加强实践,让他们慢慢学习,熟能生巧。他们通过实践,提高了运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当他们尝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好处和甜头,他们就会感到现代技术教育不仅不费神费时,反而能够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效益和质量。这样他们也就会对现代技术教育情有独钟,更不会出现只有公开课才使用多媒体的普遍现状了。
(2)树立全新的资源观。教师在精通学科内容的同时应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学会用BBS、博客等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技术,并自如地驾御网络平台,汇集专题资源,高效地组织教学。
(3)理清新型的教学观。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以优化教学过程;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向学生提供获取信息资源的工具和方法,善于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各种新知识、新观点层出不穷,一些课程还可以作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2.教研单位应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1)正确定位。要正确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我们首先应该给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个正确的定位。其实,信息技术教学的全称应该是“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此,我们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定位在“辅助”地位,它只是诸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主要应重视它的辅助功能。因而,要不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完全应由教育教学的需求来决定。我们要真正把多媒体当作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2)课件的制作忌繁求简,突出主题。上面我提到的课件的制作正是应为弃简求繁,才造成了喧宾夺主,不能突出主题的结果。作为教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和需要,编制课件针对性强,切中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对自己编制的课件运用得心应手,还可以及时获得反馈,加以修改,不断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课件的目的是辅助教学,不是为了好看,耍花架子,只要能让学生看懂,能达到教学目的就行。
(3)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所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不可企及的,传统教学中的讲授、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即使至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比较,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因而每节课必用,特别是公开课和示范课,好像不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其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我认为,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应变能力等均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大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将彻底改变目前传统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分道而行、难以维系的窘境。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运用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阻碍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其策略来建全这种新型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
2、信息技术教育
3、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