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课改论文

略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时间:2022-04-13 17:48:25  来源:  作者:胡瑜明 黄秉远
        
    摘要: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关键词:中学 物理 教学艺术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的艺术。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艺术
    求知欲也叫学习兴趣,是力求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求知欲作为内在力量促进人们致力于从各方面去认识对象,了解对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它是活动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也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学习兴趣。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设计实验情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三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看到鱼的位置就是鱼的实际位置,在这样“前科学”错误概念影响下,出现凭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生活中,因而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有通过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
 2. 指导学生“实验探究”,体会学习乐趣
    如在教“密度”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存在什么关系;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开展讨论,确定最佳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时,便找出物质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当实验探究伴随着学习过程时,学生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3、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现象可以激起学习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物理太难学,耗时多而收效少”,这是学生学习物理中经常反映的一个问题。学不得法的根源是教不得法。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教师必须精心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物理问题,可以说是成功,取得了一次好的学业成绩,可以说是成功;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与原来的情况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成功。这里,关键是在于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一定的既定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学习方法,努力的学习就一定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化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在教学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
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促使学生发展的艺术
  我们的学生将面临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科学技术变化和未来生存的能力。物理教育应致力于促使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就是教学艺术。
1、促使学生具有积极思维的情感
    从培养人的角度看,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要促使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的思维主动起来,积极起来。只要我们能在学生面前提出必须“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感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不容易。首先教师必须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的脉络、变化过程。应认真总结以前教同一内容时的经验和教训。其次教师必须准确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初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了那些知识,是怎样学的,学到了什么程度?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什么?初中数学与物理学习是否能匹配?只有深刻的理解了教学内容和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实际,教师才有可能提出学生确实存在的认识问题,提出学生急于想了解的问题和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有积极意义的问题,才有可能使提出的问题难易得当,紧扣学生心弦才有可能促使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和迫使学生及思维有机结合,它是促使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2、启发学生具有大胆置疑的情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发问。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制造反差、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疑问。例如:八年级的序言中,往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回形针,居然能放入三、四十个之多。再例如:在学习“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有一个实验是: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当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倒立,并在瓶底外壁上浇上冷水,会看到水重新沸腾。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探究其原因的动力,也就是更加“想问”了。在教学中还可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崇拜观,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将“有条件的怀疑”寓于故事之中。例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推翻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和强迫运动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交打下了理论基础。法拉第由于坚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裁定和审视自己进行的科学实验,为此他顶住了各种流言蜚语、讽刺打击,忍受了不少权威人士的白眼和讥笑,终于一鸣惊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今后的电力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无数的物理学家坚持有条件的怀疑主义思想,不迷信权威,力求以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以实践和逻辑为标准来审视和判断一切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才给物理学的发展不断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先辈们的成功经验也让学生对大师们的才华由衷赞叹,也更好地激励有志于科学的青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
3、 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教学艺术远不止这些,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而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掌握了课堂教学艺术就能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