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数学的美
时间:2022-01-05 21:29:06 来源: 作者:赵翠巧
【摘要】
数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跟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打交道,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所在,领略到它的魅力内涵。其实数学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我们教师可以让数学课堂变成师生寻找美的源泉,妙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采撷数学的美,享受数学的美,创造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白板、展现、数学美
【正文】
在我们小学数学中,数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跟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图形和算式打交道,很难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所在,领略到它的魅力内涵。其实数学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正如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撷数学的美育因素,妙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色彩艳丽的插图、创设童话般的学习情境、演示动感十足的数学课件等等这些充满“美”的新鲜事物,紧紧地抓住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学生展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欣赏数学中的美,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魅力。
一、趣味之美
数学的美,质朴,深沉,令人赏心悦目;数学的妙,鬼斧神工,令人拍案叫绝!数学的趣,醇浓如酒,令人神魂颠倒。因为它美,才更有趣,因为它趣,才更显得美。美和趣的和谐结合,便出现了种种奇妙。
例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角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活动《有趣的放大镜》。首先问问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放大镜,说一说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容易知道,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接着电脑出示一个角,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这是一个什么角,学生得出这是个直角。然后,学生用电脑中的放大镜工具将这个角放大,可以放大若干倍,引导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角变大了。这时,教师并不急着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再用三角板比一比,量一量,又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争先恐后地说:“还是个直角嗨!”有的学生瞪着大眼睛看着我说:“好神奇噢,放大镜不能把角变大。”有的学生还试验了几次呢,发现还是直角。学生之间窃窃私语着,他们在这种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之美,
二、形象之美
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享受到喜悦,产生美感,教师就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直观教学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可以把情景图等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色彩、旋转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等一系列动态的画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课件生动逼真地显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美的情境。真是一幅动感画面激起千层浪,使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展开了联想和讨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已呼之欲出,同学们已经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已然写在脸上。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形象之美,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三、生活之美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这样说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想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最完美的诠释。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不仅要带领孩子们走进“数”的海洋,它还要再现生活数学的美丽图景。只有把我们所要教的数学溶入生活,让孩子有真正的生活体验,数学的美才能显现其动人的色彩。
比如,当我教学《认识物体》这部分知识后,在小结环节时,请孩子们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时?孩子们纷纷举生活中的例子,“我家的电视机是长方体”;“我家的电冰箱是长方体”;“我的玩具魔方是正方体”;“教室的窗户的钢条是圆柱”;“我最喜爱的篮球是球”“八宝粥的铁盒是圆柱体”;甚至有的学生说“要帮小动物建围墙,得用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石块,圆柱要用的话得立起来,球不适合建房子”;“四种物体赛跑,球会跑得最远,圆柱必须倒下用弯曲的那一面滚,长方体、正方体跑得最慢……”孩子们虽然现在还不能严密完整的说出四种物体的数学特征,但他们能从生活中发现它们,甚至运用它们“建房子,赛跑”等,这是多么生动的运用,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他们会突然领悟自己就是生活在一个个的“立体图形”中。是的,生活中这些美丽的事物就是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美丽。
四、 探究之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走进数学探究的历程,一定会忘却所有的不快;亲近数学,犹如亲近雪山,它能以自身的洁白净化研究者的灵魂。所以说,数学更有它的探究之美。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所以在设计《四边形》这节课时,首先播放录像,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引入数学知识,感悟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日常化、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所以我创设图形王国这一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的优越性,使图形可以随意移动,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议一议等活动,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围一围、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思考,使学生对四边形有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从而也进一步认识了两种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在学生对四边形特征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动手剪一剪四边形,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剪出的四边形进行分类,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对不同四边形的理解,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既内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探索环境中,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体验着数学的探究之美,从而建构新知。
五、思维之美
数学中频繁出现的数字符号,看上去确实杜燥乏味,但随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我们会发现数学的美。在解题过程中,沿着不同思维途径通向问题的答案,就会激起层层精神的涟漪,令人感到审美的愉悦。
就拿《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一课来说吧,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联系秋游这一生活实例,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联想到动手摆小棒,有的学生了列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解题的思维之美,给学生造就一个个美丽的数学心灵。
六、创造之美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只有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充分再创造的渠道,创设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我首先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自己去找出图中排列有规律的学生。正因为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其次在这一环节我注意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孩子们发现每一组有规律的排列后,我都有意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每组之间画上一条虚线,并使每组的两个都逐次闪动,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规律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并学会了找规律的方法,即一定要看清是哪些东西重复出现的。在随后的“应用规律”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方案:①“摆一摆”,学生通过动手摆学具,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② “演一演”,作为教师不能就知识教知识,因此我在这一环节中,加入了看规律编动作、编声音的内容,有个人表演,同桌合作表演,这样将教数学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动感、乐感、合作意识、应用意识溶为一体,从而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③“画一画”,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这些活动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再去创造,体验到数学的创造之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掘了学生创造之美的潜力。
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应该作为一种美的承载物来感染和启迪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的人格更美好,懂得关怀,懂得关注多彩的生活。不仅仅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寻找美的源泉,更让我们的教育变成美的神话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采撷数学的美,领悟到数学的魅力,在美的教育中茁壮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认识数字9教案
小班数学:做颜色标记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叮当猫的礼物教案
小班数学:数字教案
小班数学:红黄绿分一分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比较两组物体多少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感知4以内的数说课稿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
浅谈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多媒体的作用浅谈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