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电教媒体的运用
时间:2023-12-17 16:06:29 来源: 作者:吴小娟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所学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各种学习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 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
关键词:小学 数学 电教教学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提高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所学知识,发展思维、形成各种学习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何时运用电教媒体最和适。
一、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折折、摆摆、画画 ,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五个学生组成的整体、八棵小树组成的整体 ……通过幻灯在屏幕上依次展示。在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 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的几个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然后 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 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 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切入运用
在教学关键处,借助电教手段,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楚分母不同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在教学1/ 2+1/3时,我设计了这样两框投影片(图略):
教学时,首先展示第一框,启发提问:1/2+1/3结果是多少呢?是2个1/2吗?是2个1/3吗?同时旋转动片, 从1/2片的阴影使学生看清2个1/2的阴影面积便是整个圆;然后旋转1/3片,使其占有2个1/3的阴影面积,此时 再将1/2阴影面积与1/3阴影面积相加后,与上两次2个1/2与2个1/3面积所得圆的阴影面积均不同,然后再旋转 它们各复原位。使学生直观观察到1/2+1/3既不是2个1/2,也不等于2个1/3。从而自然得出异分母分数分母不同 ,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结论。明确了这个道理后,学生由于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正迁移的启示, 就会立刻联想到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减。待学生答出各分数通分后的结果时,展示第二框,并将两框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图略)。
三、教学重点处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 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 ——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师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 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四、呈现过程,深化理解时运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要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就比较困难。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甚至没有见过海的图片、画面的人,要理解“汪洋大海”一词是何等困难!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直观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或概念理解时比较困难。如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句话是个难点,如果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必须先画一边再画另一边,不能体现“同时出发”的涵义。而用计算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先出示两地相距的线段图,在两端点放上两个小汽车,小汽车同时走动,就出现了两个物体“相向而行”的情景,学生在欣赏动画的同时理解了知识,难点不攻而破。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又如我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通过电教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一条棱通过移动和相对的棱可以完全重合,从而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这一结论。这既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五、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既少走弯路,又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运用
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我特编制了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时,我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条荒凉的大路上,被晒得口干舌燥,悟空去找水喝,回来时抱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分西瓜了,悟空说:“师傅和沙师弟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2,我吃西瓜的1/8.”八戒一听,瞪着眼,不高兴地说:“猴哥,你明知道我的肚子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自己却吃得最多!”此时,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大家说是八戒吃的最少,悟空吃的最多吗?这样学生感到新鲜,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七、学生思维的困惑处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的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 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 务、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参考文献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教程》董丞明 主编
《小学教学参考》(2010——7)
《电教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万勇
《电化教育研究室》 张建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之我见
“平均数”教学探究
小学英语论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四性”之我见
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
音乐教学如何灵活应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初探
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浅探
初中英语教学“三活”之我见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用好电子白板的作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