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1-07-06 13:48:15  来源: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将语文学习中有机的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与重复使用,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更好的获得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因其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快速交互功能,较好的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并且准确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愿。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小学 语文 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知识的主动吸收者,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已经成为了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如何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呢?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对语言的积累与丰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笔者认为应该将语文学习中有机的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与重复使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更好的获得语文实践能力。
一、构筑交互式学习氛围
动机是行为的诱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出交互的学习氛围。创建交互式的学习氛围,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并且在互动中可以给予学生最大的知识获取自由。可以通过阅读甚至电影、纪录片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产生冲击,在阅读与观看中轻松的获得丰富的知识。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模式传授知识,只停留在“说教”的层次,往往很难培养起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和驱动性,教学成果因人而异,效率往往不高。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可以通过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创建逼真教学情景,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充分交流,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秋雨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秋雨的特点及秋雨过后花园果园的累累硕果,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兴趣最好的老师,学生激情被调动起来了,之后再进入课堂,教学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多媒体化
小学生的认识基本规律是:从感知到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抽象的过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正式促进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使其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主要途径。
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教学时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出现和应用,给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为教育功能的全方位拓展创造了条件,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片断等),为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而它的交互性、异步性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并能真正落实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所难以达到的。
作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在教学时要注意多媒体信息给学生带来的信息反馈,灵活调用声、像、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尽可能地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创造欲。要努力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长,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使教师能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程序,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比如在教学《东方之珠》这一课中描写香港夜景的一段文字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读文字去想象“灯的海洋”的情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历少去想象,也可以大概理解,但印象不会深刻。可是当我课堂上用VCD播放反映这一段的影片片断时,学生不由得发出了“啊!”“太美了!”的赞叹,我抓住时机,用幻灯片出示这样一个练习:“香港的夜晚               ”,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用文中的词语、一个自己选择词语来说说见闻感受,但意思要一样。在优美的乐曲、流光溢彩的夜景的欣赏中,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多媒体技术对刷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课堂模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为语文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还需要我们真正确立语文学科的本位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多媒体辅助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使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增光添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三、多学科穿插,辅助语文教学
信息资源具有传统教材文本所没有的资源集中和共享优势。只要你轻轻的敲击键盘、使用鼠标,就会检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语文和其它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突出语文教学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
在开展某项教学内容前,老师可以有目的的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首先让学生有个自我准备过程。在学生的自我准备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思维上的启迪,出发学生思维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表达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表达心中的疑问,鼓励其他同学解答这些疑问,通过学生之间的疑问与解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巧妙制作、选用多媒体课件,能将各种信息具体地展现在课堂上,特别是视频、音频,将各种场景逼真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投入情感,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环境中理解、揣摩、感悟文章情感,积累语言文字。
在教学《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上》等优美自然风光类课文时,为了弥补我们农村学生外出旅游机会少、很少到过这些风景区观赏、感受不深的缺陷,我时常布置学生课前自己上网去搜索相关的风光图片、声像片断、影片,让学生在看中理解,在听中感受,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上语文的同时,游览祖国的千山万水,既增长见识、积累了语言,又陶冶情操,可谓一举多得。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因其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快速交互功能,较好的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并且准确的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意愿。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进而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
余生全、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5期,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之我见,沈建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