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多媒体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时间:2021-07-30 17:44:37  来源:  作者: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创设最佳教学情景、优化语文教学手段、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实现学生主体渐变、加大课堂教学容量等方面论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多媒体;促进;语文教学
二十一世纪人类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传统的课堂教学现状使本来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失去原有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变得沉闷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语文课堂效率的低下,更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基于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学校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我谈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的体会。 
    一、创设最佳教学情景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众所周知,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达到创设情景,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的效果,更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
首先,可以用在课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景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激发起求知欲望。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是运用在课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的久远、国度的不同等等原因,教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很难让学生在很短时间里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这又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甚至再现当年的情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课文教学的难点。
最后,是可用在课终,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一篇好的文章讲"凤头豹尾",同样一节好课,老师也要善于在课堂结束时,把结尾推向高潮。如在教《回延安》时我首先用多媒体技术介绍了贺敬之是如何在延安由一位小战士成长为大诗人的,接着放映了延安人民抗日的生动场面和充满人情味的延河。借助多媒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之情,也唤起学生对课文美好境界的向往之情和学习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一旦和教师的指导珠联壁合,信息技术手段所展示的生动,具体的信息资料一旦与学生的审美兴趣和认识相契合,便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感悟其中的美。 
    二、优化语文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动画,把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型的教学方法转化成图、形、像、音、影、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和立体式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育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传播信息的多样化和传播过程的自动化。在课件辅助教学中,鲜艳生动的图形,声像一体、动静结合的画面、界面可亲的学习屏幕,都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唤起其高涨的学习情绪,诱导学生在情感和行为上积极参于教师的组织的教学活动。如:教朱自清的《春》首先放上一曲《春之声》让教室里一开始就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然后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艳阳高照,绿草如茵,花红柳绿,蝶飞蜂舞,鸟语花香,牧童弄笛,人们欢笑的的画面,然后播放配乐朗诵,在优美的钢琴曲中教师朗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中,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到课文充满激情,意蕴深刻的美。
    三、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具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符合初中生的认知需要,由于这种辅助课件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而且可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换方式,抓住认知时机,运用适时、适度,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如教《桃花源记》一文时,我用多媒体手段绘制了村中人"咸来问讯"的画面。画上围着渔问话的有壮汉、孩子等,我引导学生想象这些人围着渔人问了些什么话。有一话学生这样描述:有一位花白胡子的老人走到渔人面前问道:"如今外面世道如何?人们过得好不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握着渔人的手问:"你们那儿的壮汉除了种田还干些什么?",简短的一句"咸来问讯",借助画面,通过想象,不仅丰富了原文内容,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分析办、创造力也得以锻炼和提高。 
     四、实现学生主体渐变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教授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是主体,要求我们为之服务,提供有效帮助、鼓励与支持,使两个主体在转化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增强,最后达到由依赖教师到自己独立学习,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主体的变化,就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做语文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进而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制的教学课件,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这正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情景,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这种教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优越得多,更容易实现学生求知过程中的主动化。  
五、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国际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如教《故乡》一文时,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变化,把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我设计复合投影片。先演示少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其形象特点,又演示中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归纳其形象物点,看前后都有什么变化,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学生很快地归纳出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很快概括出人物变化的原因。这样用直观画面突破抽象文字下包含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给语文课堂教学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这种手段本身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一系列条件的配合。为此,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