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之我见
时间:2022-05-03 11:16:34 来源: 作者:
摘要:
课堂不仅是稳住教育教学创优工作的主阵地,而且是学生智慧火花迸发的摇篮,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正因如此,教师若能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自身知识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辅之精炼新颖的语言,借助多媒体教学艺术的感染,将作者蕴含在课文里深刻的主题思想化为通俗易懂的甘霖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势必能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解决难题,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我结合自己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的一些实践经验来谈谈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导语;语言艺术;多媒体;鼓励创新;总结
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就必须围绕问题框架这个特定通道来开展。有效性的问题的提出,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基础知识、综合理解和作品评价等内容的掌握,因此我们不禁要思考,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创设好自己课堂45分钟的问题设计。
一、潜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导语背负着酝酿情绪,引人入境的责任,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为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石。我们应该结合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的导入法。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尽量设置悬念,诱导启发学生质疑解惑的想法。比如,我教《铁骑兵》这一课,我先跟同学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跟敌军斗智斗勇的故事,继而提出:“同是抗日的八路军骑兵班跟大部队失去联系,为什么还可以巧妙地同敌人周旋,果断地打游击,迫使敌人停止‘扫荡’?”这个问题。随即,我便要求学生深情地朗读这篇文章,这样一来,既把启发性的疑问摆在学生面前,又不会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反而更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让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开场白由此展开新的课堂教学。
二、提问讲究语言艺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提问时要特别注重讲究语言艺术。
首先,一个新颖独特的问题设计,要像一块磁块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不要死死地“满堂问”,一节课下来,只会问学生“行不行”“好不好”这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当然提问也不能够为求得新颖而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故弄玄虚只会适得其反。我在讲授《一片槐树叶》时,本想让学生将“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这一小节内容让学生缩短成最简单的陈述句。可是我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提问方式,我直接提问,让同学们将这小节的内容进行缩句。结果,我所提的问题,没有学生能够回答得了,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缩句。我顿时明白,为什么平时我觉得挺不错的问题设计经常换来学生的鸦雀无声了。
其次,问题设计还需要精炼,要有梯度,才能凝聚一节课的重难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实效。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各段段意之后,我因势利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说说作者写景抒情都是扣住哪一个字来写的?由此,引出文眼“闲”字。我再借此点拨文章主旨并板书。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我顺藤摸瓜,请学生说说文中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通过精炼而又浅显的语言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这样一来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也使教师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问题的设计应该有灵活性,变通性。有时为了正常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教师想方设法地设计了各种各样问题设计,可谓环环相扣。可是,课堂是灵活的课堂,不可避免的会有突发情况出现,从而使自己的预设发生改变。教师不能死死地盯着自己的教案钻牛角尖,硬要按时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不懂变通,而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提问时产生属于自己的疑问,想发问。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努力把自己的思维转换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疑问顿时“樯橹灰飞湮灭”,以达到师生间情感交流,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境界。
最后,问题设计还应该体现科学性。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性在教育上占有独一无二、无法估价的地位”。[1]这是因为问题的设计应该针对培养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所以教师更应该科学有效,促使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光是问一些无关紧要而毫无教育意义的问题只会白费力气,浪费时间。比如我们班实习老师在讲授《南京大屠杀》一课时,曾这样提问学生:“假如21世纪的今天,南京大屠杀再次重蹈覆辙,你们将如何奋起反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首先就是不切实际,也不科学,即使学生讨论相当激烈,也是在没有什么意义所在,况且,实习老师并没有给予确切的激励学生爱国情感的总结。脱离科学性,再好的问题设计也只会空谈,毫无价值。
三、适当使用媒体资源,创设学生活动情境
语文教学活动要想更顺利地开展,并不能单单依靠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还应适当地使用有助于教学工作的用具,比如,录音机,磁带,小黑板等。当然,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喜欢用多媒体教学。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比如我在《桃花源记》一文的第一课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感知作者情感,还通过课件展示生字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问,学生的质疑,且紧扣教学目标,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第二课时,学生借助我所展示的渔人从发现桃花林,到桃花源等一系列图片以及播放录音,顺利地回忆起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述出来。多媒体的运用使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具更应该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结合,帮助我们在课堂里创设学生活动情境,帮助教师将自己的问题设计更加完整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
当然,多媒体只能充当教学的辅助,要适度使用,不能作为主导。《期行》是我第一次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文,虽过去两三年了,我还记忆犹新,当时,我授课时,准备充分,内容详细,课中也极其重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这篇文言文,可是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节课下来就是自己在不断地展示我那精彩绝伦的课件上的问题和答案,而且问题很有层次可却无法突出重点难点。
四、给予学生思考空间,鼓励创造性思维
即使教师是再厉害的万精油,有了再完美的问题设计,一旦脱离了学生的配合,一切也就徒劳无功。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互动起来,营造融洽欢乐的学习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渡到成功的彼岸,而不是满堂灌。这就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不是老师一提问题就极力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反应过来,因为学生是人,不是神。学生可以先独立思考,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集众人之力量凝聚最佳答案或者将自己不懂的问题集结在一起,然后再反馈给教师。当然,个人认为,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不然不仅让那些淘皮捣蛋的学生有了开小差的机会,也会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造成影响。
学生独立思考了,通过交流讨论了,是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好,是说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见解也罢,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不违背伦常,科学的,教师都应该鼓励,鼓励学生这种不同寻常的问题或者答案的创造性的思维,不然学生就畏缩了,以后都不敢提问题,也不敢回答问题了。
五、课后自我反思总结,查缺补漏完善设计
短短的45分钟一堂课在自己不断的答疑解惑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更多的是教师本身。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明白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所在。要想更好地完善自己的问题设计,教师就应该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我们可以以学生为切合点,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与他们聊天,倾听学生对每节课的收获,聊聊他们是否接受教师的提问的方式,总结学生的兴趣以及乐于学习的问题情境。其次,教师在收到学生反馈的情况之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定期进行反思总结,静下心来写教学后记,把每节课好的环节记录下来,将缺漏不足的环节加以标记并设法改进。再次,教师要想成长,更完善自己的问题设计,只有靠自己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给自己“找米下锅”,以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和业务水平。诸如,多参加科组的教研活动,多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多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通过各种途径来借鉴他人的课件教案,汲取他人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学以致用,但必须选取得当,切合自己的教学条件。最后,查缺补漏后的问题设计,还需要教师自己不断的尝试,就算尝试成功,也不要高兴太早,看能不能再设法设计出不同的问题情境,那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活用知识,实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课前导语和课中问题,通过科学巧妙的设疑,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调动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袁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三点论[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2).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之远程教育运用体会略谈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用好电教媒体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口语交际趣味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班班通”在农村小学的使用现状及反思
优化语文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浅析现代信息技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