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综合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1-05-07 23:00:23  来源:  作者: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查同学们素质与能力的新题型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多,分值也逐年提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化学上的规律、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因此离开化学实验就不成其为化学,也就谈不上学习化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动手、观察、思维的能力,并获得特殊的劳动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实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磨练意志,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科学的态度、扎实的学习习惯。正如当代偌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所说的“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都逐渐增大了对实验的考察力度,实验题型也设法推陈出新,形式多样,更加注重实验的设计和评价,重视考查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搞好化学实验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验教学是极其薄弱的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简单的“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而缺乏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内容,而且实验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学要求的内容较少,不能反映当今化学发展的水平。 
2、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的实验较少,多数是老师的演示实验。
3、教学方法仍采用实验前教师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不仅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动手时间,而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传统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等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偏差较大。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1、从平常的课堂教学入手,坚持实验探究式教学和并进式实验教学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如果把教材中大量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探究的欲望及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对于因设备条件或装置复杂且只能由教师演示的实验,转变为由学生上讲台边分析原理、边组装仪器进行演示。在并进式实验教学课上,教师演示的大都是教材上没有的补充实验或自己设计组装的创新实验,因此,教师一定要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因此,我这样改进: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通过实验改进,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活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装置过于复杂或费时较长的实验采取实验录相片,以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与教学效果。
2、多走进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体现实验活动情景,激发兴趣
对于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一定都要带学生进入实验室,实地操作。因为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同时,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3、改进实验手段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借助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等等,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反映,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做任何事情无定法,但贵在得法。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竟争,面对异彩纷呈的课程改革,只有不断地否定自我,否定昨天,大胆探索,勇于直前,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急流中扬帆击浪,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百花园中英姿绽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