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地理试题 > 七上地理试题
文件名称: 2023-2024学年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5.54 MB         整理时间:2023-12-06
文件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示意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 正球体 B. 椭圆形 C. 扁球体 D. 不规则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④③② D. ④③①②
3.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站在海边看归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后见船身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④地球公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大小的测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①天圆地方→④浑天说→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②地球的卫星照片,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④③②。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日、月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球形无关,①不能证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能证明地球是球形,②能证明;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③能证明;地球公转和地球形状无关,④不能证明。故选C。
【点睛】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A. (30°N,30°W) B. (30°N,30°E)
C. (30°S,30°W) D. (30°S,30°E)
5. 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极圈上 B. 位于甲点西南方 C. 位于西半球 D. 位于北温带地区
【答案】4. B 5. B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位于30°经线上,位于0°经线东侧,所以甲位于30°E经线;由图可知,乙处为赤道,甲位于赤道以北,所以位于30°N纬线,综合来看,甲的经纬度位置是(30°N,30°E),排除ACD,选B。
【5题详解】
极圈的度数是66.5°;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乙位于0°经线,属于东半球;乙地处赤道,属于热带地区,所以排除ACD,选B。
【点睛】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两条经线划分了东西半球。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 自东向西、一年 B. 自东向西、一天
C. 自西向东、一年 D. 自西向东、一天
7. 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霜降 B. 立秋 C. 春分 D. 立春
8. 11月17日,地球运动的位置大约在哪两个节气之间( )
A. 立冬和小雪 B. 秋分和白露 C. 立春和雨水 D. 大暑和立秋
【答案】6. C 7. B 8.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故选C。
【7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霜降处在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不符合题意。立秋处在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符合题意。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C不符合题意。立春处在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题详解】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转360°,将360°分为24等份,每份就是15°。因此,每15°为1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这就构成了二十四个节气。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立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小雪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所以11月17日,地球运动的位置大约在立冬和小雪之间。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前后(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前后(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前后(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前后(即春分)回到赤道。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导下,北京市创建了学农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以初中生为重点开展学农实践活动。2023年5月,北京市某校学生到学农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读该学农教育基地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同学们通过学农教育基地平面图,量算出大门到餐厅图上距离约为6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600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 1:100 B. 1:1000 C. 1:10000 D. 1:100000
10. 从大门进入后沿着迎宾大道去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参观,正确的行进方向是( )
A. 先向东再向南 B. 先向北再向东 C. 先向西再向南 D. 先向北再向西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从图中量得大门到餐厅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实际距离是600米,故比例尺= 6/60000=1/10000,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10题详解】
在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指向北方,从大门进入后沿着迎宾大道去良种培育种植研究基地参观,行进的方向是先向北再向东,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云南某旅行社设计了采摘野生菌的体验路线。读云南某山地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关于采菌路线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路线比乙路线坡度更陡 B. 丙路线会经过山谷
C. 乙路线出发点海拔比丙路线出发点高 D. 山峰a的海拔在2500米以上
12. 图中最适宜观看日出的地点是( )
A. a B. b C. c D. d
13. 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50米 B. 375米 C. 402米 D. 500米
【答案】11. B 12. A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线路等高线比乙线路等高线稀疏,所以甲线路比乙线路坡度缓,A叙述错误;B线路经过地区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B叙述正确;丙线出发点海拔在2000—2100之间,乙线出发点海拔在1800米—1900米之间,所以乙线出发点比丙线出发点海拔低,C叙述错误;山峰a的海拔在2400米~2500米之间,D叙述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b、d、c地形均为山谷,且在山的西坡,不适宜观看日出,B、C、D错误;a海拔最高,且在东坡,适宜观看日出,A正确。故选A。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故a山峰的海拔应在2400米—2500米之间;b地在2100米等高线上,所以b地海拔是2100米,据此可推知,ab两地的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375米在300—400米之间,250米、402米、500米均不在300—400米之间,B正确,ABD错误。故选B。
【点睛】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两山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中国位于图中哪个大洲( )
A. ①大洲 B. ②大洲 C. ③大洲 D. ④大洲
15. 关于图中大洲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 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D. 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④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所示各大洲中,①是面积居第二位的非洲,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③是面积居第三位的北美洲,④是面积居第四位的南美洲。中国位于②亚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是面积居第二位的非洲,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③是面积居第三位的北美洲,④是面积居第四位的南美洲。②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错误。③北美洲与④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②亚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三大洋,C正确。①是面积居第二位的非洲,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③是面积居第三位的北美洲,④是面积居第四位的南美洲,依据题意,故选A。
【点睛】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023年2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分别向土耳其总统、叙利亚总统致慰问电,向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诚挚慰问。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土耳其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其所跨越的大洲是( )
A. 亚洲和非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北美洲和大洋洲
17. 土耳其、叙利亚之所以发生强烈地震,是因为( )
A.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做张裂拉伸运动
C.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做碰撞挤压运动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18. 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和北京时间2月6日18时24分(当地时间2月6日13时24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北京处在春分日,昼夜平分 B. 北京与土耳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公转
C. 地震发生时地球运动点在①和②之间 D. 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答案】16. B 17. D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位于亚欧大陆,其所在的位置及跨越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故选B。
【17题详解】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大地震发生,主要是因为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三大板块挤压碰撞,地壳活跃,故选D。
【18题详解】
地震时,处在冬至日至春分日之间,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应昼短夜长,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结果,B错误;地震发生时地球运动点在②→③之间,C错误;地震发生时(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D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读下列南北半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对南半球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非洲 B. ②是南美洲 C. ③是大西洋 D. ④是太平洋
20. 下列对北半球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是( )
A. M是白令海峡 B. N是土耳其海峡 C. P是巴拿马运河 D. R是印度洋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是南美洲,A排除;②是大洋洲,B排除;③处于非洲与南美洲之间,是大西洋,C正确;④是印度洋,D排除;故选C。
【20题详解】
由图可知,M是苏伊士运河,A排除;N是白令海峡,B排除;P是南美洲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C正确; R是太平洋,D排除;故选C。
【点睛】七大洲的判断也要注意方法,首先我们知道面积最大的是亚洲,与亚洲陆地相连的是欧洲,位于亚洲西南方向的是非洲,而南北美洲处在西半球,北为北美洲,南为南美洲,而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向,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四大洋中,除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都是跨了南北半球的,位于北美洲的东部的是大西洋;位于亚洲南部的是印度洋,位于亚洲东部、美洲西部的是太平洋。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21. 某大洋指(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2. 图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陆地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是亚洲 B. ②北美洲 C. ③是南美洲 D. ④是欧洲
【答案】21. B 22. A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20°W经线经过该大洋,且该大洋被赤道穿过,那么该大洋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往东、160°E往西为东半球,20°W往西、160°E往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以①位于西半球,北半球,②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③位于西半球,南半球,④位于东半球,南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大西洋两岸的四块陆地,那么①是北美洲,②是欧洲,③是南美洲,④是非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大西洋呈“S”型,以赤道为界被划分成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图为“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表示现代大陆分布状况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通过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可以说明地球表面( )
A. 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B.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 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 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②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故选B。
【25题详解】
通过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可以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D正确。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不能说明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6.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那么图甲表示______(南/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乙中的______(填序号)位置。
(2)读图丙,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上,柳州市此时处于______(节气)。
(3)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
(4)有两位小朋友,他们在网上聊天:
小智说:我这里四季分明。我居住在图丙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处,属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小轩说:我居住在北半球,这里可以观赏到极光。我居住在五带中的______带,这里是__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答案】(1) ①. 北 ②. ②
(2) ①. 北回归线 ②. 夏至
(3)(0,150°E)
(4) ①. A ②. 南温 ③. 北寒 ④. 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光照示意图、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经纬网定位、五带划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甲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由此判断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因此图甲表示北半球;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判断该日是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即图乙中的②位置。
【小问2详解】
读图丙,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位于北半球的柳州市此时处于夏至。
【小问3详解】
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丙可知,B点的经纬度是(0°,150°E)。
【小问4详解】
北温带和南温带四季分明;读图丙可知,A位于南温带,小智最有可能住在此地。就纬度而言,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寒带地区能欣赏到极光,因此小轩住在北半球的北寒带,地处高纬度地区。
27. 【小探究,大发现】
资料一:2022年1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出席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的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阿峰会),开启了中国同阿拉伯世界关系新时代。
资料二: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全球直播。
资料三:下方为沙特阿拉伯所在的中东地区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

(1)沙特阿拉伯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
(2)德黑兰位于利雅得的______方向。开罗、利雅得、德黑兰三个城市中,每天第一个迎来日出的是______。
(3)中阿峰会期间,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填序号)段。
(4)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填方向)移动,此时在柳州品尝螺蛳粉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
(5)“天宫课堂”第三课全球直播时,有外国人发现当地时间与我们不同,这种现象与地球的______(自转/公转)有关。
(6)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______(填字母)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______(纬线名称)。
【答案】(1)东 (2) ①. 东北 ②. 德黑兰
(3)② (4) ①. 南 ②. 昼短夜长
(5)自转 (6) ①. C ②. 赤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沙特阿拉伯所在的中东地区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图文资料为材料,共设置六道小题,涉及东西半球划分、时差产生的原因、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20° W与160° 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读图可知,沙特阿拉伯大致位于35°E-55°E之间,位于东半球。
小问2详解】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德黑兰位于利雅得的东北方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间早于西边,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开罗、利雅得、德黑兰三个城市中,德黑兰位置最靠东,最早迎来日出。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是夏至(6月22日前后),B是秋分(9月23日前后),C是冬至(12月22日前后),D是春分(3月21日前后);中阿峰会在2022年12月7日至10日召开,此时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上的B秋分(9月23日前后)和C冬至(12月22日前后),即②段。
【小问4详解】
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期间(2022年12月7日至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位于北半球的柳州昼短夜长。
【小问5详解】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因此“天宫课堂”第三课全球直播时,有外国人发现当地时间与我们不同,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小问6详解】
当南半球的新西兰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正值北半球冬至(12月22日前后),即C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是北半球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28. 【小探究,大发现】
资料一:202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某中学学生在柳州某研学基地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登山研学活动。活动设计了两个考察路线方案,统一从学校附近的丙村出发。方案一: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方案二;观赏瀑布,感受自然。
资料二:下图为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一部分同学选择方案一,对应图中的考察路线是______,此方案经过的地形部位是______。傍晚时分,部分同学登上了山峰①,发现炊烟从村庄甲飘向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当时吹的是______(方向)风。
(2)一部分同学选择方案二,沿途经过的地形部位是______,达到终点②(瀑布)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量得甲村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1.8厘米,甲村到学校的实际距离约______千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是______,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_米。
(4)当地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此,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有______。(双选)
A. 开山毁林,建造娱乐设施 B. 冬季开展滑雪项目
C. 开发民宿体验项目 D. 开展有机生态林果采摘体验活动
【答案】(1) ①. a ②. 山脊 ③. 东南
(2) ①. 山谷 ②. 陡崖 ③. 1.8
(3) ①. 数字式 ②. 100 (4)CD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形部位、方向、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方案一是“攀登山峰,锻炼身体”,据图可知,路线a通往山顶,且途径之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可以锻炼身体,符合方案一的要求;路线b不通往山峰,不符合方案一的要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择方案一,对应图中的考察路线是a,经过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线,应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若傍晚时部分同学登上了山峰,发现袅袅炊烟从村庄甲飘向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则当时吹的是东南风。
【小问2详解】
方案二是“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据图可知,路线a通往山顶,图中没有河流,不符合“观赏瀑布,感受自然”;路线b途中有河流流过,且②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河流流经该地可形成瀑布,符合“观赏瀑布,感受自然”的要求。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择方案二,对应图中的考察路线是b,②所在的地形部位是陡崖。线路b途径之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为山谷。由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已知甲村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1.8cm,则甲村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为1.8千米。
【小问3详解】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据图可知,图中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是数字式。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相差100米,所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
【小问4详解】
“开山毁林,建造娱乐设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A错误;该地位于25°N附近,冬季气温较高,冰雪容易融化,不利于冬季滑雪项目的开展,B错误;“开发民宿体验项目”可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带动农民增收,C正确;该地位于山区,“开展有机生态林果采摘体验活动”既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又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D正确。故选CD。
29.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柳州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示意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模拟旅游从柳州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途经火山、地震多发的印度尼西亚来到A______洋,进入______海(图中甲处),穿过B______运河,进入面积不断缩小的地中海,越过C______洋,穿过D______运河,进入E______洋,最后回到柳州。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原因_________。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印度 ②. 红 ③. 苏伊士 ④. 大西 ⑤. 巴拿马 ⑥. 太平
(2) ①. 现象1:印度尼西亚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喷发。 ②. 现象2: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面积在不断缩小。
【解析】
【分析】本题以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世界上的运河、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是印度洋,甲是红海,B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C是大西洋,D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E是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小问2详解】
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不断缩小。
30. 【小探究,大发现】
资料一: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③欧洲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通过填海造陆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发生6.8级地震;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
资料三: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①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②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由此可知,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_____和海平面的升降。③荷兰土地面积的增加说明______也可以引起海陆变化。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______大板块,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是______板块。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间的红海(甲处)面积在不断______(扩大/缩小)。
(4)乙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于______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5)关于四川甘孜和云南保山隆阳区,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 两地地震都是因为板块张裂 B. 两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C. 两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两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6)当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取的应急措施有______。(单选)
①躲在课桌旁并蹲下②靠墙角蹲下③乘电梯逃生
④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⑤跳楼逃生⑥躲到洗手间里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7)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请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这两个火山地震带。
【答案】30. ①. 海洋 ②. 陆地 ③. 地壳的变动 ④. 人类活动
31. ①. 六 ②. 太平洋
32. 扩大 33. 亚欧 34. D 35. C
36. 如图所示: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等为材料,共设置七道小题,涉及海陆变迁的实例、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资料一可知,①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③荷兰土地面积的增加说明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变化。
【小问2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小问3详解】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间的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小问4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小问5详解】
四川甘孜和云南保山隆阳区两地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AB错误,D正确;两地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C错误。故选D。
【小问6详解】
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应急措施是: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来不及跑出去的,可躲到课桌下面,靠墙角蹲下,或者躲到洗手间里,①②④⑥正确;乘电梯逃生容易被困电梯里,跳楼逃生容易造成伤害,③⑤错误。故选C。
【小问7详解】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如图画出即可。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3-2024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
  • 2023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珠海市香洲区
  • 2023-2024学年阳江市江城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 2023-2024学年武威市凉州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3-2024学年厦门市同安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3-2024学年宁德市霞浦县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3-2024学年宜春市高安市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3年松原市宁江区三校联考名校调研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