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八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2022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21.66 KB         整理时间:2022-12-21
文件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D )
A.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新中国
B.在国共双方消除矛盾,共同抗日
C.共产党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
2.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述说世事。下面是华君武先生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蒋介石举起屠刀,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D )

A.签订“双十协定”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孟良崮战役 D.进攻中原解放区
3.(2022海南期末)1946年1月至5月,国民党军队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周围修筑碉堡2 104座,在中原解放区周围的豫南鄂修筑碉堡6 000座以上。其目的是( D )
A.建立统一战线 B.增强抗日实力
C.计划和平建国 D.为内战作准备
4.(2022白云期末)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大大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这一论断是( B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2022兰陵期末)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举世闻名的“两战圣地”,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宝贵的沂蒙精神。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山区发生的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军队的战役是( C )
A.沙家店战役 B.百团大战
C.孟良崮战役 D.淮海战役
6.(2021鄂尔多斯)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此歌谣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A )
A.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7.(2021桂林)刘伯承回忆他指挥的一次军事行动时说到,“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作战,这种独特的进攻方式,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军事行动指( B )
A.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攻占锦州 D.百万雄师过长江
8.(2022顺德期末)如图是张仃在1948年10月创作的新闻漫画《关起门来打狗》。画面中一名解放军战士关上了大门,插上了门闩,门闩上写着“锦州大捷”。与这一漫画所描绘的情景相关的是( B )

A.长沙会战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9.(2021济宁一模)某次战役中,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发了一封电报:“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C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21甘孜)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D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D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自强、求富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12.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专题是( D )
A.国民革命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C )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14.(2021广东)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B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5.(2022富川期末)20世纪初,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西方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之际,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据此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出现在( C )
A.抗日战争胜利后
B.大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
16.(2021潍坊)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C )
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7.(2021西宁)1905年,《时报》刊文评价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革千年沉痼之积……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是指( A )
A.废除科举制度 B.废除八股和武举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成立京师大学堂
18.(2022相城期末)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描述中国废科举前后的情况说:“以前是读古书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一些世界大势了。以前是圣贤书外无学问的,现在不能不注意些科学知识了”。由此看来,废除科举制度( D )
A.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B.使民众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利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
19.(2022顺德期末)电影自近代传入中国后,把市民从家庭引向社会,把商人、绅士从公所、“堂会”戏场等引入大众文化娱乐场所,使传统文化生活的个体性、家庭性欣赏转化为集团性、社会性消费。据此可知,电影的传入( B )
A.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B.改变了市民文化消费形式
C.加深了市民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D.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新思想
20.(2022临清期末)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作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包括( B )
①鲁迅的《狂人日记》 ②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③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④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8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
21.(2022安丘期末)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大公报》社评
(1945年8月2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件“大喜事”是什么事件?最终达成了哪一协议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2分)
答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材料二 (全面内战时期)当前线士兵在反共战场上遭受巨大牺牲之时,却知道了在农村的家庭的饥饿和不满。就会产生疑问,他们正在为之战斗的东西是否值得以生命去冒险?国民党既未给农民(士兵的载体)以任何利益与好处,又未解释战争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面对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予以农民千百年梦寐以求的实惠——土地,由此激发起千百万农民保卫胜利果实的积极性,此时“为谁而战”就成为关键了。
——忻平《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探析》
(2)依据材料二,比较国共两党在对待农民需求上的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二及所学,说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影响。(4分)
答案:不同之处:国民党没有给予农民任何利益和好处,共产党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意思相近即可)影响: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意思相近,答出1点即可)
材料三 从1946年6月26日起至7月底,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均胜利突围。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保存了主力,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并留下小部分兵力坚持原地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各个解放区的进攻。不久,又粉碎了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解放区军民是如何进行自卫反击战的。(2分)
答案: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后来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又打退了敌人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答出2点即可)
材料四 下图是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东门的两尊雕塑。

红花缎带缠绕着人民群众支前手推车车轮

胜利花环上面的解放军军帽
(4)依据所学,列举与淮海战役同时发生的决战性战役。(至少两个)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归纳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答案: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等等。(任意1点即可)
22.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一百五十(多)万,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一朝倾,解放战争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未雨绸缪——决战背景]
材料一 在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的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军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
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战略决战的背景是什么。(4分)
答案:国民党军队主力被迫收缩在一些大城市,被动防御作战,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决胜负——三大战役]
(2)请你结合下列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应的三大战役名称。(6分)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    ; 
②“分割包围,先打两头”:    ; 
③“中间突破,规模最大”:    。 
答案:①辽沈战役;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
[乘胜追击——渡江战役]
材料二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答案: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在大陆的统治。
[我思我悟——学史明智]
(4)共产党为什么在短短三年内就能够打败国民党?(请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4分)
答案:①国民党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而发动的内战是非正义战争;共产党为了使中国走上民主、和平、统一的道路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②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共产党指挥正确,决策英明;国民党指挥不当,决策失误。④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士气高昂;国民党军无心作战,士气低落。
23.(2022白云期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现有的材料,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余家新式的工业企业。截至1894年,还存在的约有260家——这些企业的主办人或者投资者,其社会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此外,还有30余家举办于洋务运动之中,又维持到甲午战争前后的民用工业企业。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1912年以后大生纱厂两厂经营概况表
年份 大生一厂 大生二厂
生产纱
锭数 利润(两) 生产纱
锭数 利润(两)
1912年 40 800 326 985.232 26 000 257 410.967
1914年 40 800 347 573.760 26 000 302 974.451
1917年 60 000 796 768.530 26 000 406 866.676
1919年 60 000 2 644 451.615 26 000 1 349 623.549
1920年 60 000 2 077 007.445 26 000 1 087 284.009
——卫春回《状元实业家:张謇》
材料四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1)阅读材料一,中国近代民用企业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哪一口号诞生?(2分)
答案:“求富”。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所反映的情况,对应材料二的哪一个阶段特征?这一阶段特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6分)
答案:“实业救国”。D—E阶段。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
答案:原因:抗日战争(或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等。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等等。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有哪些因素严重阻碍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2分)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西方列强的侵略,政局长期动荡;工业基础薄弱;
等等。
24.近代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完成探究任务。
[史料说史]
材料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科举制是什么时候创立的?废除于何时?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4分)
答案:隋炀帝时。1905年。因为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顺应时代潮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图片展史]

(2)图一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它有什么地位?(4分)
答案:1872年。它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图二中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哪里创办的?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哪些书籍?(4分)
答案:上海。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
著作。
(4)大众传媒报道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4分)
答案:时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当传播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时,大众传媒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使人们“开卷有益”;当传播的内容反动消极时,大众传媒就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有害。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