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高二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福建莆田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11.33 KB         整理时间:2021-05-03
文件简介:
2021届福建莆田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论语》记载,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反映出,《诗》(        )
A.汇集了孔子的思想精华      B.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C.蕴含了全面的教育思想      D.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2.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但直到唐代才跻身经书之列。“礼”的重要性早在汉代就被认识了,汉初的贾谊提出引礼入法,董仲舒“三纲”学说成为国家立法的最高原则。材料说明( )
A.“仁”的思想一直不被统治者所重视
B.“礼”的思想成为汉朝立法最高原则
C.孔子思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产物
D.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3. 工匠造物讲究的是“工匠精神”,并在专业、专注与专攻上只做好一件事。孔子对待这种精神的态度有过从“君子不器”、“玩物丧志”到“道器不离”的转变,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孔子的主张( )
A.意在强调器以载道的功能价值
B.阻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
C.主要基于春秋时代的现实需求
D.反映其思想观点的保守顽固
 
4. 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武成》(《尚书》中的一篇)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        )
A.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备受质疑
B.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假难辨
D.价值理念影响对历史的认知
 
5. 韩非子认为:“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这一主张(        )
A.说明了君臣矛盾的激化 B.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思想
C.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迎合了专制集权的需要

 
6. 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指差异性)。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强调“群”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等级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B.用礼乐规范行为,使人向善
C.反对苛政刑杀,建立一统国家
D.呼吁王道和仁义,以德治民
 
7. 董仲舒虽强调“夷夏之辨”,但认为天下之人都是君主的臣民,夷狄也不例外;君主如要推行王道,天下一统,就必须将夷狄之民也纳入到统治范畴之内,并以仁爱之心对待夷狄。这一观点(        )
A.迎合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统治思想
C.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政治实力
D.改变了先秦儒学的民族理论
 
8.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 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9. 汉代,儒学抛弃了战国时期孟子的“君轻”论和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开始了“外王”对“内圣”的利用与压制。这一转变(        )
A.表明儒法思想开始融合 B.加快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根源于佛道思想的冲击 D.削弱了儒学伦理的教化作用

 
10. 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11. 宋代,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颐著《周易程氏传》、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这说明该时期(        )
A.空疏无具的风气盛行 B.科举制发展亟需标准化教材
C.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 D.儒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12. 明清时期江南女性大规模参与以仿效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等为内容的纺织工作,其织品称为女红。其作品具有温和、幽静、含蓄内敛的风格,深得读书人的赏识,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B.手工业劳动力的短缺
C.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追求 D.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13. 图1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2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
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
 
14. 《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
A.君臣关系平等 B.恢复官僚政治 C.限制君主权力 D.改革选官制度
 
15. 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        )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

 
16. 明末徐光启等学者,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书籍,他们看到西学与中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乃至宗教、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某些相近、相合或相通之处,由此得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看法,并进而提出“会通”“超胜”的主张。这一主张(        )
A.反映了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识
B.得到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认可
C.阻碍了中学对西学的心理认同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17. 宋明时期,一些儒者以及医者纷纷援医入儒。中医书籍《儒门事亲》中记载:“夫谷肉果菜之属,犹君之德教也;汗下吐之属,犹君之刑罚也。故曰:德教,兴平之粱肉;刑罚,治乱之药石。”这反映出(        )
A.中医药学思想丰富了君主集权理论
B.中医理论推动了儒家治国之道的传播
C.医学成为儒者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
D.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18. 西汉晚期,政府在蝗灾旱灾之后,对疾病患者进行隔离;南北朝时期,南齐政权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隋唐时期,设有“病坊”机构收治病人。这些措施表明当时(        )
A.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民众防疫意识显著提高
C.疫病防治受到政府重视 D.卫生防疫体系已经建立

 
19.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甲(某人)有完城旦(筑城)罪,未断,今甲疠(麻风病),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西汉平帝曾下诏“民疾疫者,空舍邸第,为置医药”。东汉延熹五年,军队疾病,名将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这表明,秦汉时期(        )
A.疫病频发危及民众的安全 B.注重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C.统治者重视民间疾病防治 D.中国传统中医学成就突出

 
20.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        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        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

 
21.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

类别
内容
举例

序辞
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
武丁之时

命辞
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
某次征战

占辞
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
显示大吉

验辞
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
得到应验

由此可知(        )
①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  ②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③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  ④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鱼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传统绘画开始商品化 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23.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可以用来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坊市制度被打破 B.话本和散曲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京剧

 
24. 清朝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评论某种字体:“字虽不连而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而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下列“福”字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 B.
C. D.

 
25. 秦始皇使得篆书成为正统;后来,又出现了书写简便的隶书;唐宋书法家在隶书的基础之上抒发自己的创作灵感,使得楷书屹立于书坛,宋以后书法不仅是上层的,还逐渐流向大众民间……这反映出(        )
A.皇帝的好恶决定了书法字体的兴衰
B.书法艺术出现直接促成了文字的统一
C.书法艺术的成熟推动了文字的简化
D.书法艺术呈现出高雅化和世俗化特征
 
26. 东汉以后,壁画渐由京师宫廷普及到地方官府和学校,壁画取材广泛,其中涉及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多是先贤圣母、孝子烈女、义士侠客。这说明(        )
A.壁画开始与道德教化结合    B.壁画已经丧失装饰功能
C.绘画深受社会价值观影响    D.地方豪强主导艺术审美

 
27. 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兴致信笔挥洒。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儒家思想的发展

 
28. 明初,《大明律》提倡演出“劝人为善”的戏剧,凡“亲王之国,必以词曲千七百本赐之”。同时,富含世俗情趣的市民戏剧演出日盛。这表明(        )
A.明初艺术社会功能趋于多元
B.明朝戏剧创作摆脱理学束缚
C.政治导向决定戏剧发展潮流
D.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日臻成熟
 
29. 明代成书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与玉皇大帝轮流做皇帝,宣称其花果山“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文学艺术领域承古萌新 B.专制皇权遭到严重削弱
C.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迁 D.反专制思想的暗流涌动

 
30. 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 由此推知,京剧在一定程度上(        )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B.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衰落
C.取代了地方戏曲的地位 D.秉承了封建的正统观念

 
31. 自宋以后,历代皆有反对缠足的声音,主要着眼于妇女的痛苦。19世纪90年代末,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呼声更为强烈,但普遍以妇女缠足导致国民羸弱从而影响国家富强立论。这反映了(        )
A.男女平等学说的传播 B.变法舆论氛围的形成
C.民族生存危机的加剧 D.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2. 19世纪末,梁启超持“儒学本位”主义立场,认为治天下当以儒学为主、科学为辅;20世纪初,他则坚持“科学万能”主义,以科学评判儒学;20世纪20年代,他又认为儒学以人生问题为旨趣而科学以客观知识为归宿,二者不可相互取代。梁启超思想观念的变化说明(        )
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
B.先进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融合
C.“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D.民主和科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仁者爱人”理念,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首先旨在解决百姓的生活,“故明君制民之产”“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而其思想的核心是“民为本”,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内圣外王”,提高自己内心的道德修养,为民表率,争取民心,“保民而王”,反对与民争利、驱民耕战。同时,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饮鸩赴死,柏拉图就此打消从政理想,开始潜心学术研究,后来在《理想国》中提出“哲王治国”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落的原因在于公民不知道“正义”这一至善,因而国家的“第一要务”是进行公民教育,然后由公民选举“精英”来理政,“国王”应该是有政治技艺并依照法律统治的哲学家,统治者以哲学领导国家,以道德教化人民,以理性解决问题。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仁政”思想的主张,简析其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哲王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孟子“仁政”思想与“哲王治国”思想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种治国思想对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汉字发展及传播简表(部分)

时期 发展和传播概况
秦汉 秦朝统一以小篆为标准字体。西汉进一步规范文字,世界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问世。书中,“草部”、“禾部”、“米部”、“土部”、“田部”等字占有很大比重。岭南百越、南诏等已使用汉字,汉字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并开始传入日本、越南。
魏晋南北朝 纸张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使篆隶草行楷各书体发展完备,北魏曾颁布一千余字作为标准字形。南北朝后期,南北书风交流融合,都向现行楷体靠近。
唐宋 唐代科考设明书科,“楷法遒美”成为铨选官员的四大要求之一,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形成了作为印刷体并沿用至今的宋体字。西夏、契丹、女真等民族仿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日本也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假名文字。
——摘编自陆锡兴《汉字传播史》等
根据材料信息,任从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社会保障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疫病救治是其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先秦前,我国就有了社会保障思想。商朝建立初期,实施了许多爱民、利民的举措;周武王时期,大力提倡爱民、保民主张,西周王朝还实施了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等六项爱民政策。孔子在《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主张为政以德,建议君主爱护臣民,体贴民众。墨子提出“爱人者,必为人爱,恶人者,必为人恶……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摘编自郭亚雄《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及其行为研究》
材料二 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不过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江南地区大多数明初建成的惠民药局多废而不用。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制送药丸、掩埋尸体、隔离病人、加强卫生管理等疾疫救疗措施。而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则更为积极主动的进行瘟疫救治,除了临时性的瘟疫救疗,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嘉道以后,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的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时人还丰富与发展了“卫生”一词的含义。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瘟疫救疗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