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高二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53.00 KB
整理时间:
2021-05-03
文件简介:
2021届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由于氏族制度已经被彻底破坏,孟子不再用“仁”来解释和维护“礼”,而是提出了“仁政”的学说,这说明孟子发展了儒学思想,故D正确。
孟子不再解释和维护“礼”,说明孟子不是为了重建周朝的礼乐秩序,故A错误。
当时的时代潮流是诸侯的争霸和统一,孟子的主张并不符合时代潮流,故B错误。
孟子是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并不反对儒家的礼乐传统,故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紧扣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孟子与孔子思想的差异理解材料中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提出性本善的伦理观。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百家争鸣的前期,主要是儒墨两家显学相互攻击和辩难”“到战国末期,参与争鸣的主要是儒法两家”可知百家争鸣的前期及后期参与争鸣的均有儒家,说明儒学地位相对稳固,A正确;
儒学主流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B项;
题干不能说明儒法思想趋于一致,排除C项;
题干不能反映文化的统一共识,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结合题干“家争鸣的前期,主要是儒墨两家显学相互攻击和辩难…战国末期,参与争鸣的主要是儒法两家,并出现综合和杂取各种学派观点的杂家”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结合百家争鸣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汉武帝后的诏书征引中儒家经文的次数不断增加,这说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对诏书征引的影响,即儒学理念影响国家政治生活,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信息,结合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对政治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是王阳明认为求理的方法在于内心反省,这突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故C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学仍然属于儒学范畴,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学维护的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
“借鉴了西方民主的思想”与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把‘天意’‘天理’拉下主宰者的宝座,而降到了‘吾心良知’之中,从而成为‘心之条理’;‘吾心良知’便上升为‘天理’,起着主宰万物、生育万物的作用”的主旨,并正确掌握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5.【答案】D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的大意为天理必须寓于人欲之中,离开了人欲也无所谓天理,由此可知,王夫之反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D项正确。
根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肯定人的私欲,但不代表造成民众私欲泛滥,故A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所述体现了王夫之肯定人的私欲,而不是全面批判传统儒学,故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肯定人的私欲,没有强调天理与人欲的本质问题,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的主旨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6.【答案】C
【解析】由“心灵问题”“道德问题”信息 可知,该思想家注重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研究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将哲学变成了研究人的学问,故C正确。
AB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D项“摆脱”说法绝对,而且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关键词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7.【答案】C
【解析】A是启蒙运动时期卢梭的思想主张,排除。
B项说法不合史实,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是倡导人文主义;据此依据材料“黑死病(1348--1350年)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的存在与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歌颂人生、伸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等信息可知C正确。
D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唤起了对自我生命的存在与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歌颂人生、伸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8.【答案】D
【解析】“1516-1546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就达到310万册,还不包括路德所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在内。再加上其他新教改革家出版的书籍,30年间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万册以上”说明这些出版物的发行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影响很大,故D正确;
AC是表象,排除;
B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516-1546年期间,仅马丁•路德一个人的著作的发行数就达到310万册,还不包括路德所翻译的德文版《圣经》在内。再加上其他新教改革家出版的书籍,30年间新教的出版物达到了600万册以上”。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牛顿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性主义,没有强调自然与社会法则的融合。
B.根据材料中“牛顿的科学方法中排除了一切神秘的、感受性的因素,每一个公式都是理智可以理解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科学方法排除了一切神秘的、感性的因素,促进了近代自然科技的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故B项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主要通过力学体系揭示物体运动规律,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牛顿科学方法体现的理性主义,而不是揭示物体运动规律。
D.题干所给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牛顿科学方法对启蒙运动的推动作用,不是为强调数学的基础作用。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牛顿的科学方法中排除了一切神秘的、感受性的因素,每一个公式都是理智可以理解的”的主旨,并正确掌握牛顿的科学成就及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0.【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体现的是印刷术的改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C正确。
A、D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活字印刷术并未普及,故B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答案】B
【解析】《国风》更鲜活,更贴近于人,说明其更具有关注人的情感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正确。
材料反映《国风》更关注人的精神、情感,无法体现“主要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故排除A。
材料无法体现“奴隶”的信息,故排除C。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风》的社会教化功能,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更鲜活、也更贴近于人”。
本题主要通过《诗经》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吕大郎还金完骨肉》讲的是吕大本是小户人家,因儿子看神会走失,吕大作小贩行商。他不贪外来横财,归还捡来的重金却找到了自己走失的孩子;搭救落水之人,却救了自家兄弟。吕大一颗善心面对苦厄,最终善有善报,一家完聚,强调临财不苟得。因此,其强调的是要重义而轻利,这体现了主流的思想对小说的影响,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传统受到冲击,故排除A。
材料与政府的态度无关,故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小说的来源,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还金完骨肉”“轻利重义的风尚”。
本题主要通过明清小说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夸张侧锋绞转的笔法”“如长江大河,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所谓字间布白、行间穿插,随心所欲,一任性情”是对草书的描述,故D正确。
A、B两项属于楷书,故排除。
C项属于行书,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夸张侧锋绞转的笔法”“如长江大河,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随心所欲,一任性情”。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4.【答案】C
【解析】根据“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天人合一”等信息可知,宋炳在绘画上主张要符合规律,对后来明清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故C正确。
“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与程朱理学的内容不符,也不能体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A、B。
“走向成熟”的说法无法体现,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天人合一”。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5.【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创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的成就,与牛顿无关。
B.联系所学知识,材料中“在牛顿以前,并没有一个关于物理因果性的完整体系,能够表示经验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征”体现的是爱因斯坦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概括出相对时空观物质运动规律”是爱因斯坦的成就,与牛顿无关。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人类开始关注于现实世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在牛顿以前,并没有一个关于物理因果性的完整体系,能够表示经验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征”的主旨,并能够正确认识牛顿科学成就的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并将其囊括在其中,将物理学推向新的高度,故B正确。
A项是经典物理学的作用,故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D项是生物进化论的意义,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质上却是很深刻的”。
本题主要通过经典力学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7.【答案】B
【解析】A、题干中没有体现德国政府重视科技发展;
B、根据题干可知大公司雇佣化学家比例在1875--1880年前后已超过了大学。结合已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科学与技术联系紧密,大公司这样只有这样做,才能更进一步发展自己,故选B;
C、说法绝对,排除;
D、材料中没有体现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主要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公司雇佣化学家比例大幅度提高,再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公司雇佣化学家比例为切入点,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学习时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8.【答案】A
【解析】从数据可以看出,新媒体所占据的比重高,而电视等传统媒体比重小,这反映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故A项正确。
“开始”说法错误,故排除B。
材料没有比较,不能体现增长,故排除C。
D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解答本题,考生需要认真分析图中各种媒介的占比。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9.【答案】B
【解析】洋务思想的核心是“中体西用”,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A。
材料“提出了按正规军事制度组织军队,设立军事学校培养教官;建立善良政府;改革教育制度、创立各种实业学校等”信息体现出“西学为用”主张,故B正确。
题干并没有明确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排除C。
洋务运动的具体开展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结合“七策”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洋务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0.【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传进化论思想”的是严复,与康有为无关,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故B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康有为利用儒学来宣扬西学,联系所学知识,这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C项正确。
“宣传天赋人权思想”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康有为利用《新学伪经考》重提今古文经公案,塑造了基于儒学的历史进化观,使得儒学成为一种革新的、改良的符号”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康有为思想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和梁启超民主思想,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21.【答案】B
【解析】A、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发展生产的作用,排除A;
B、根据材料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提倡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由此可见当时科学的主要作用是救亡图存,故选B;
C、不是主要作用,排除;
D、是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可以根据题意并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目的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这是一个常考点,因此要注意一下问题的学习,如背景、口号、内容、性质、影响等。
22.【答案】B
【解析】A.本项错在“消除”二字,故排除;
B.根据“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对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可知,三次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正确;
C.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的影响力,故排除;
D.本项错在“开始”二字,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侧重于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3.【答案】D
【解析】A.材料中列举的报纸主要是政治性的报纸,但是看不出报纸非常流行;
B.材料中有排满的报纸,也有主张民族平等的报纸,看不出排满对民众认可;
C.材料没有反映出民生主义的内容;
D.从材料可以看出有两派报刊对民族观念的认知是不同的,反映出民主观念存在着分歧。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报刊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的特征,还要搞清楚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特点。
2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因为在以前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是经过了革命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D符合题干的要求;
ABC选项内容都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发展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2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故B正确;
A是中共十四大,排除;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
D是中共十五大,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南方谈话,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没有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在迷茫中探索,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可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南方谈话,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答案】【小题1】相同点:平等思想源远流长;平等思想在历史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是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
不同点:影响上:西方平等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实践和思想产生影响较大,而中国平等思想的影响仅局限于物质上,作用有限。内容上:西方平等思想的内容丰富并形成体系,而中国平等思想的内容单调且不成体系。
【小题2】原因:产生的环境不同:中国平等思想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产物;西方平等思想是城邦政治的产物。维护伦理道德的手段不同:中国平等思想强调道德维护,西方平等思想强调法律维护。
【小题3】要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了解文化差异,才能更好的为文化交流服务;一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是当时当地经济、政治等社会状况的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相关信息从时间、作用等角度分析相同点;从影响和内容角度分析不同点;(2)本小问,依据材料二相关信息从产生环境和维护伦理道德的手段等角度分析;(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中西平等思想的比较,进而认识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7.【答案】【小题1】影响:以科学为手段培养人文精神;在探求科学中产生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科学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等人文主义运动。
【小题2】特点:科学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特点,科学为国家服务;科学创新意识强烈;形成完整的科学模式。
影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在德国进行;有利于国家的富强。
【小题3】科学和思想相互促进;科学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和科技。(1)本小问,依据材料一逐一分析概括;(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德国的科学发展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康德哲学的理性批判是德国启蒙时期的思想解放的标志,创新意识是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德国的学术蓬勃发展,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相结合的科学模式”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对科技发展、对工业革命以及对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科学与思想的辩证关系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科技与思想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8.【答案】【小题1】20世纪20年代:从排斥到认可再到否定批判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从否定到高举三民主义旗帜。20世纪40年代:改造和利用三民主义。
【小题2】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和政治路线的确立;外部环境的稳定;新民主主义理论逐渐成熟。
【小题3】外部环境;自身理论是否成熟;重要人物的推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小问,要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共政策特点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表现来分析;第三小问,要结合影响中共探索民主道路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共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福建莆田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福建莆田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