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高二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黑龙江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956.04 KB
整理时间:
2021-05-04
文件简介:
2021届黑龙江嫩江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观点 ( )
A.充分体现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B.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C.反映了“无为而治”的治国观 D.适应了建立统一集权国家的需要
2、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 )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意义来看,主要是 ( )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4、“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5、孟子对梁惠王说: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亦。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亦。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亦”。孟子的上述言论没有反映出 ( )
A.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C.客观反映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D.站在平民立场,提出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流派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 )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7、易中天认为先秦诸子中有两派“都是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其中一派讲“庶民之用”,另一派讲“君主之用”。他评论的最有可能是( )
A.儒家和墨家 B.儒家和道家 C.墨家和法家 D.道家和法家
8、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9、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妻妾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
( )
10、西汉某著作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雷电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这些思想( )
A.遏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B.有利于规范君主的行为
C.根植于先秦的儒学传统 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思想
11、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佛家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主张“为政以德”的仁政爱民思想
12、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 ( )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继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14、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15.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16、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家旨在追求 ( )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
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
17、王守仁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18、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 ( )
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
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
19、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20、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D.朱熹重“格物”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21.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决定作用
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2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
A.政府的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比较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3、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4、书法理论日趋成熟,重视法度与规范,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是在哪一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两宋 D.两汉 ( )
25、顾恺之在为裴楷画像时,颊上添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为谢鲲画像时,注重环境刻画,云“此子宜置岩壑中”。这体现了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是( )
A.以形为重 B.以形写神 C.环境烘托 D.神似形不似
26、绘画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绘画风格也不断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南宋偏安江南——山水画被讽刺为“残山剩水”
B.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山水画兴起
C.明清时代变革、社会动荡——画风雍容华贵
D.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普及——民间风情画盛行
27、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诗情画意 D.雅俗共赏
28、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29、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 )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3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 )
昆曲 杂剧陶俑 京剧脸谱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二、 非选择题 (40分)
31、 (14分)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⑴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2分)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 主张。(4分)
(2)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2分)
(3)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原因是什么?(4分)
32. (14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6分)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2分)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2分)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2分)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
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材料二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12分)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黄宗羲最主要的思想主张。(2分)其与李贽思想的共同点有哪些?(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明清之际思想家在思想主张内容上的最大特点。(2分) 形成这种特点的经济因素是什么?(2分)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河南平顶山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答
河南平顶山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福建莆田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福建莆田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