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总分: 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右图为“许”姓图腾,“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与许姓起源有关的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行省制
2.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1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 )
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 B. 分封制遭破坏 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D. 宗法等级森严
3.《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是( )
A. 重视民心向背 B. 宣扬君权神授 C. 实行等级制度 D. 依赖家族关系
4.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
A. 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 B. 行政制度比较系统
C. 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 D. 法律制度非常严密
5.《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C. 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
A. 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 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D. 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
A. B.
C. D.
8.下面是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建制简表,在这一演化过程中( )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制度为两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元朝 形成路、府、州、县多层管理体制
A. 政治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强化
C. 地方区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 D. 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9.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
A. 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 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 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10.明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 内阁已经取代六部 C. 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 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11.假设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簒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A. 都符合史实 B.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都与史实不符
12.1858年,在天津的谈判中,时任钦差大臣的桂良等中方谈判者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一事耿耿于怀。但1877年后,清廷已经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等地设立了领事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
A. 闭关政策开始解除 B. 近代外交逐渐展开
C.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 “天朝上国”观念已根除
13.“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事件导致( )
A.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 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4.在近代中国,列强获得下列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③④
1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禁烟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抗日战争 D. 台湾军民抗击日军
16.晚清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藉口仇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此番各国“合而谋我”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有 ( )
①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②清廷沦为列强“治华”之工具
③列强攫取了开埠通商等特权 ④东交民巷被划定为“使馆界”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17.辛亥革命带给近代中国的影响包括( )
①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18.清末商会在辛亥革命前后已成为最有影响、最有力量的资产阶级团体。武汉、长沙等地商会支持或参与起义,江西、苏州等地商会主要鼓动和平独立,北方各地的商会则反对革命。据此可知,清末商会( )
A. 与资产阶级革命派配合默契 B. 与封建清政府沆瀣一气
C. 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密切相关 D. 与民国肇建有相当关系
19.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0.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1.徐中约认为:“1924年的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的利益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2.1928年,中共中央在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中国现在革命的发展,事实上形成了特殊的方式,即农民割据,‘这种割据局面必须发展大城市的中心。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坚强起来’。”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尚未确立明确的民主革命目标
23.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的主张是( )
A. 长征是理想不朽的象征 B. 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
C. 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D. 长征使红军转危为安
24.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一书中指出:“美国援助中国,固然对提升中国的军事装备水平很重要,但中国只得到了美国所有对外援助的1%剑1.5%。中国几乎全凭自己的力量肩负起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任。”作者意在强调( )
A. 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决心与意志 B. 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实在微不足道
C. 中国当时的军事装备水平相当差 D. 抗击日本法西斯得益于中美合作
25.读下面各图,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 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B.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C. 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17分)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