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高一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1届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90.15 KB         整理时间:2021-05-05
文件简介: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在的史料。要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考古发现 B. 文献记载 C. 神话传说 D. 调查问卷
2.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中,提供了很多史料。下列史料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
①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 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
③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黑陶 ④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二面排列 32人
士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社会等级森严 C. 血缘色彩浓厚 D. 音乐发展迅速
4.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 加速了社会转型 B. 冲击了贵族政治
C. 促进了民族认同 D. 推动了战国变法
5.在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时代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墨子
6.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展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展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展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 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 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7.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关于秦统一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召开御前会议,专门讨论帝国应该采用怎样的地方行政体制。最终秦始皇采纳廷尉李斯建议,实行(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内外服制 D. 郡国并行
9.如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①指的是(  )

A. 州长 B. 诸侯 C. 刺史 D. 丞相
10.秦始皇废止了六国货币,指定法定货币;以秦通行的大篆为基础,经过简化和规范,创建小篆,在全国推行。这些措施有利于(  )
A. 军事层面的统一 B. 制度层面的统一
C. 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D. 思想文化的统一
11.如图中白色区域所示疆域对应的朝代是(  )

A. 西汉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12.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百家争鸣 D. 休养生息
13.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 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 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 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 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14.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下面那幅图直观反应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15.如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族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族 元 穆 陆 贺 刘
A. 加速了鲜卑族汉化进程 B. 改鲜卑人为汉人
C.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D. 消灭了鲜卑陋习
16.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首次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的时间是(  )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朝 D. 唐朝
17.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 农业生产的发达 B.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泉州口岸的开放
19.为解决财政困难,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宰相杨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与这一转变相关的制度是(  )
A. 均田制 B. 井田制 C. 租调制 D. 两税法
20.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
A.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 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21.隋唐时期科技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下列史实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
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②雕版印刷《金刚经》
③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④国家颁行《唐本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2.“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23.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美,享誉世界。其中,最能代表商代文明成就的是(  )
A. 丝织业 B. 冶铁业 C. 青铜铸造业 D. 制瓷业
2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
A. 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 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源自(  )
A. 《老子》 B. 《论语》 C. 《墨子》 D. 《韩非子》
26.《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
A. 三公九卿制 B. 皇帝制度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7.“秦皇汉武”是诸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书写的历史人物,以下属于秦始皇历史活动的有(  )
①修长城,抵御北方匈奴入侵 ②罢百家,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③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④重经济,推行铁业官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名家名作迭出。下列各项最能体现当时赋的特色的是(  )
A. 巧文多智 B. 意境深沉 C. 气势恢弘 D. 清新活泼
29.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 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 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 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 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30.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二、多选题(错选不得分,每选对一个得一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3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针对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新兴的士阶层提出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有(  )
A. 仁政、隆礼重法 B. 逍遥自由
C. “兼爱”、“非攻” D. 中央集权
32.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为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A. 法显 B. 玄奘 C. 鉴真 D. 空海
3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完备的书体有(  )
A. 行书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34.(唐)李华《中书政事堂记》载:“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由此可见,政事堂制度是(  )
A. 三省六部制下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B. 神圣君权之下的分权与制约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C. 一种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的相对开明的政治体制
D. 君权与相权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优秀政治制度
35.下列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结束分裂局面,利用儒家实现思想大一统
B. b处:西汉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
C. 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渐走向“三教合一”
D. d处:明清活跃儒家思想的推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于元朔二年(前 127年)颁布“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此后,又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刘邦的措施使后来的中央政府面临的威胁及汉武帝时解决这一威胁的措施。8分
(3)隋唐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周边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交往日益密切形成民族交融局面,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唐为稳定周边统治加强管理对西域和吐蕃都做了哪些措施。4分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黑龙江双鸭山三十一中学2021届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 黑龙江双鸭山三十一中学2021届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