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2023年11月6日19:30~20:45】
高中2023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文化学科)测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
1. 良渚文化是玉器的重要发源地,出土的玉之重器主要有钺、琮、璧三种,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沟通天地的神器,璧是财富的标志物。大墓里常见钺、琮、璧三器的组合,琮和璧通常有数十件,但钺一般只随葬一件。这折射出( )
A. 制玉工艺发展成熟 B. 贫富差距日益明显
C. 国家起源雏形显现 D. 区域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主要有钺、琮、璧,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沟通天地的神器,璧是财富的标志物,说明此时已出现贫富差距、礼器等,据所学这些均是国家雏形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玉器工艺的技术指标,因此无法得出制玉工艺发展成熟的认识,排除A项;贫富差距出现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材料不仅体现了贫富差距,还涉及其他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 不涉及区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 《周礼·考工记》记载西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下图是根据文献想象画出的周王城图。这说明周代的都邑建设( )
A. 注重实用 B. 布局灵活 C. 崇尚神权 D. 渗透礼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周代中国。材料引文大意是:匠人营建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容九辆车并行。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可知周代的都邑建设在面积、布局等方面需要遵循严格的规范,讲究规整对称,体现了礼制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强调周代的都邑建设需要按照礼制要求确定功能分区和布局,而非讲究实用,并非可以灵活布局,排除A项、B项;材料中可以看出周代城市中设有宗庙、社稷坛,但并未特别强调宗庙、社稷坛的地位,“崇尚神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 商朝至西周时,疆域内各城邑之间存在着大量间隙,散布着游牧民族部落甚至无人区,被后世学者称为“网状疆域”。春秋后期,“网状疆域”逐渐向成片的疆域发展,国界也更加明确。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分封制度的实行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诸侯之间的兼并 D. 专制集权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到春秋后期(中国)。在商朝至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各城邑之间的间隙和游牧民族部落甚至无人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状疆域”;然而,到了春秋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耕作方式逐渐改变,私田大量开垦出来,从而促进了人口和聚居的增加;因此,“网状疆域”逐渐向成片的疆域发展,国界也更加明确,B项正确;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实行,而材料中的变化明显出现在春秋后期,排除A项;诸侯兼并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专制集权在秦朝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4.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有一套山川祭祀体系。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关中七大名山祭祀基础上,又将泰山、嵩山、恒山、会稽、湘山等东方五大名山纳入祭祀体系。其意在( )
A. 推动文化整合 B. 加快统一进程 C. 扩大统治区域 D. 优化地方治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至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在关中名山基础上将原属于东方六国的五大名山纳入祭祀体系,这样的调整是应对国家统一后文化统一的需要,A项正确;B项加快统一进程与“秦统一”相矛盾,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材料时间涉及秦统一后,因此扩大统治区域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秦统一后的做法意在推动文化整合,与地方治理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特诏朝会时为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设专席而坐,称“三独坐”。而“三公”的权力逐渐旁落,仅“备员而已”。这反映了( )
A. 三公制度的消亡 B. 中枢行政的分裂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地方权力的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东汉时期(中国)。东汉时期,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逐渐进入权力中枢,三公权力旁落,这反映了当时皇权强化,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权力,C项正确;三公权力旁落不等于三公制度消亡,排除A项;中枢行政权力的转移并不等于中枢行政分裂,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地方权力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 西晋末期,内迁匈奴贵族刘宣劝说首领刘渊:“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其中所说的有利时机是指( )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朝廷暴政 D. 藩镇割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爆发八王之乱,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B项正确;七国之乱爆发于西汉初,与西晋无关,排除A项;朝廷暴政与“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无关,排除C项;藩镇割据出现于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等时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东晋时期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等谚语流传。与此现象密切关联的制度是( )
A. 三公九卿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族望,造成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的局面,因此材料是九品中正制的描述,C项正确;材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与三公九卿制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盛行于两汉时期,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 图为出土于山西大同市一处北魏墓的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出行场景。画中牛车与马匹并行,随行仆从胡发汉装,拱手肃立,秩序井然。该壁画最适合用于研究当时( )
A. 民族融合的趋势 B. 庄园经济的繁荣 C. 士族政治的兴盛 D. 等级制度的森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方政权。北魏墓的壁画中出现了胡发汉装的人物形象,反映当时少数民族穿汉服,受到汉族风俗文化的影响,折射出当时民族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壁画描绘墓主人生前的出行场景,没有庄园经济相关信息,排除B项;壁画看不出墓主人出身士族,排除C项;从壁画只能看出墓主人拥有仆从,不能看出贵族、官僚、平民、贱民等社会等级的详细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9. 《资治通鉴》记载,回纥众酋长奏请唐太宗:“臣等既为唐民,往来天至尊所,如诣父母,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有马及酒肉以供过使,岁贡貂皮以充租赋。”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唐朝( )
A. 善于军事征服 B. 推行和亲政策 C. 实现民族平等 D. 治世国力强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是指参天可汗道是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回纥众酋长奏请唐太宗开设的,参天可汗道是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的一条大道,沿途设置驿站68处,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所以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唐朝的繁荣昌盛,D项正确;“善于军事征服”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唐太宗推行和亲政策主要是指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排除C项;“实现民族平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唐代某农书提到一种农具:“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由此可知该农具( )
A 简易便携 B. 调节灵活 C. 结构复杂 D. 经久耐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农具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的深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曲辕犁便于调节,没有涉及简易便携、结构复杂和经久耐用,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 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当年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如下( )
项目 收入总额 收入分配
中央提成额 地方留成额
钱税 3139.8万贯 1089.8万贯 2050万贯
粮税 1615.7万石 215.7万石 1400万石
合计 4755.5万贯石 1305.5万贯石 3450万贯石
由表可知
A. 政治局势隐藏危机 B. 钱粮收支趋于平衡
C. 政府收入明显增加 D. 征税标准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是唐朝中央政府主导的税制改革,但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在税收的分配上,地方明显高于中央,这体现了唐朝中央集权的衰落,政治局势隐藏危机,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政府的财政收入,没有涉及支出情况,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能说明收入增加,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征税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12. 在古代书法艺术宝库中,王羲之《兰亭集序》表现放浪形骸的心境;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激扬国难家仇的悲愤;苏东坡的《寒食诗帖》抒发身世浮沉的苦闷。三件作品被后世誉为“天下三大行书”。据此可知,书法艺术( )
《兰亭集序》(东晋) 《祭侄文稿》(唐) 《寒食诗帖》(北宋)
A. 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书体迥异 B. 水平成就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C. 成就高低取决于作者个人风格 D. 深刻反映时代特征与作者情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表现出作者放浪形骸的心境”、“激扬国难家仇的悲愤”、“抒发身世浮沉的苦闷”,可知,不同的书法家把个人遭遇、感悟融入艺术创作中,反映了文艺作品与时代特征和作者情感的紧密联系,D项正确;材料是在强调文艺作品与作者和时代的关系,没有强调表现形式与书体,排除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书法作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成就高低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选D项。
13. 宋代在地方设置的四个路级机构(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司),虽各有分管的事权,但又身负监察州县之职,故称“诸监司”,各司权力交叉重叠。这些制度的实施( )
A. 扩大了地方职权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减轻了财政负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材料“虽各有分管的事权,但又身负监察州县之职,故称“诸监司”,各司权力交叉重叠”,结合所字知识可知,宋朝通过设置这些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没有扩大地方职权,排除A项;宋朝过度分权,导致行政效率不高,排除B项;宋朝机构职权交叉,官员冗多,财政负担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4. 唐代民间流行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宋代( )
A. 边患危机的缓解 B. 社会控制的松弛 C. 儒家地位的确立 D. 统治方略的变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唐代‘宁为百夫长’到宋代‘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的流行,可知唐朝重视武功,宋代重视文治,主要因为宋代统治方略转变为重文轻武,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宋代人重视做文官,与边患危机没有关系,排除A项;重文与社会控制松弛没有关系,排除B项;儒学地位在汉代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5. 下图是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而绘制的《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变化图》,它可用以说明( )
A. 江淮农业产量居全国首位 B. 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
C. 漕运是南北交流唯一渠道 D. 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981年到1008年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江淮地区输往京师漕粮占据输京总漕粮的82%,说明南方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呈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江淮地区农业产量与整个国家的对比,无法推知是否占据首位,排除A项;C项错在“唯一”,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的漕粮主要输往汴京,不能表明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
16. 元代大儒吴澄说:“今则器用各有宜,不必同轨也;文字各有制,不必同文也;国土各有俗,不必同伦也。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而一统之大,未有如今日。”这说明元朝( )
A. 因俗而治,多元一统 B. 崇尚无为,休养生息
C. 中央放权,地方自主 D. 统治宽容,民族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本题材料“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而一统之大,未有如今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元朝疆域辽阔的描述,面对辽阔疆域内不同的情况,元朝创新了国家治理制度,实行行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这说明元朝因俗而治,多元一统,A项正确;西汉初期崇尚无为,休养生息,排除B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元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中央并未放权给地方,地方也没有较大的自主权,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这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实行民族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17题20分,18题20分,19题12分。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令行于天下。
——《商君书·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