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21—2022学年度上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综合考试时间共计90分钟,每学科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共计20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
1. 某校七年级三班预计2022年春季研学旅行访问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将去的地方是( )
A. 北京 B. 四川 C. 云南 D. 重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C项正确;由此可知,访问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去云南,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2. 某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该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D项正确;北京人时还没有出现原始农业,排除A项;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种植粟,与题干“水稻”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3. 2021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典礼上鼓声雄浑,钟鸣悠远,击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炎帝 B. 尧 C. 舜 D. 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炎帝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尧舜禹不是人文初祖,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4. 下列关于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 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 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因此,D项关于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D项符合题意;周武王经过牧野之战大败商纣,建立周朝,因此,A项关于君王的叙述对应不正确,排除A项;汤重用贤人伊尹,建立商朝,因此,B项关于君王的叙述对应不正确,排除B项;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因此,C项关于君王的叙述对应不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
5. 四羊方尊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被评定为我国青铜器十大顶级国宝之一。它的出土最能说明商朝青铜器( )
A. 制作工艺高超 B. 种类丰富 C. 分布范围广泛 D. 数量众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因此,四羊方尊的出土最能说明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A项正确;仅四羊方尊这一件青铜器,无法说明商朝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也无法说明青铜器分布范围广泛,排除BCD项。故选A项。
6.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指事 B. 象形 C. 会意 D. 形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系统成熟的文字,其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构字方法,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指的是象形,B项正确;指事指的是以象征性的符号表示意义的造字法,排除A项;会意指的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新字的造字法,排除C项;形声指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新字的造字法,排除D项。故选B项。
7. 春秋争霸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中原各国同周边的戎、狄等族也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争斗,这个过程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 )
A. 各诸侯国发展不平衡 B.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C. 战争中大量人员的伤亡 D. 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因此,春秋争霸过程中孕育的积极因素是促进了民族间交融,D项正确;A项是春秋争霸战争爆发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C项是春秋争霸战争的消极影响,与题干“积极因素”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
8.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 D. 战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国的存在证明是春秋时期,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已经没有晋国,因此,C项正确,排除D项;“秦、晋两国”应该出现在西周分封制实施以后,因此,AB两项错误,排除AB项。故选C项。
9. 《论语·为政》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 以德治国 B. 有教无类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实行德政。他的思想被其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论语》。A项正确;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主张,排除B项;无为而治是黄老思想,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0. 明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点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好和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 兵家、道家 B. 法家、墨家 C. 法家、道家 D. 儒家、道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爸爸“家法伺候”重在“法”,符合法家主张,法家学派的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爷爷“好坏转化”,符合道家主张,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因此,爸爸、爷爷的言论分别与我国古代的法家、道家学派的主张最接近,C项正确;兵家主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与题干爸爸“家法伺候”不符,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助互爱,与题干爷爷“好坏转化”不符,排除B项;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仁政治国”,与题干爸爸“家法伺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史料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一现象最早应发生于( )
A. 西周 B. 战国 C. 秦朝 D. 东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包含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和统一文字这三项内容。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别很大,影响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因此,题干所述现象最早应发生于秦朝,C项正确;由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最早发生在秦朝,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 秦朝都城咸阳的一位商人,要到南海都购进一批土将产品。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秦朝统一全国的货币为圆形方孔钱,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点睛】
13. 秦朝时“赫衣塞路,图圈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
A. 人民常受到刑法处罚 B. 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C. 人民的法制观念淡薄 D. 用民文化素质不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了刑法严酷,人们经常受处置。秦朝实行残酷刑法,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置,A项正确;由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说明了秦朝刑法残酷,不能说明当时社会治安混乱、人民法制观念淡薄,也无法说明国民文化素质低,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 汉顺帝去世后,梁太后临朝。…梁氏一门前后有七人封侯,女子七人被封君,二人为大将军,三人为皇后,六人为贵人;娶公主为妻者三人,文武大臣五十七人。这说明当时( )
A. 梁氏一门人才辈出 B. 东汉时期外戚专权
C.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 D. 东汉豪强地主横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梁太后大肆将官爵给予亲族,说明当时外戚专权的局面,B正确;梁氏一门并非人才辈出,而是仰仗梁太后的权势,A排除;题干反映的不是东汉时期宦官专权或豪强地主横行的问题,而是反映太后临朝造成外戚专权的问题,CD排除。故选B。
15. 丝绸之路……由长安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使新疆正式归腐中央政权 B. 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
C. 促进了西域地区经济发展 D. 使中国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促进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B项正确;A项是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排除A项;C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当时中国与欧洲的往来属于间接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
16.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进造纸工艺,降低纸的成本,提高纸的质量的东汉科学家是( )
A. 华佗 B. 张仲景 C. 祖冲之 D. 蔡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质量大大提高,D项正确;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均与题干“改进造纸工艺”不符,排除AB项;南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与题干“东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奴隶制度的兴盛与衰落 B.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
C.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 D. 面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正确;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与奴隶制度的兴衰不符,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因此,BD项均与题干“秦汉时期”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8.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调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里苦的现实。造成此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力水平落后 B. 严重的自然灾害
C. 北方各族的内迁 D. 州郡割据战乱不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描写的是东汉末年经济调敝、人口减少的局面,造成此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故D项正确;生产力水平落后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项;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是东汉末年经济调敝、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西晋时期北方各族的内迁,并且北方各族的内迁不会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9. 中国古代有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是( )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结果前秦军大败。因此,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是淝水之战,C项正确;秦赵之间爆发长平之战,曹操与袁绍爆发官渡之战,曹操与孙刘联军爆发赤壁之战,均与题干“东晋与前秦”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 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
A. 张仲景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故A项正确;贾思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祖冲之是数学家,王羲之是书法家,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2分,22题18分,共4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夏、商时期,分散的各部族均被称为“国”。西周诸侯自称为“国”,天子自称为“邦”,从西周至春秋,国一直作为都城的称呼,西汉被分封的同姓诸侯王也被称为“国”,在其领域内有财政军大权。至汉武帝后……诸侯王均不得管理所封国内的事务。
——摘编自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的西周“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
(2)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被分封的同姓王在自己领地上有哪些权利?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诸侯王均不得管理所封国内的事务”?
材料二 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3)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是什么制度?由谁创立?根据材料二归纳构成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中统治者采取不同措施的相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1)分封制 (2)财政权、行政权、军权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经济上盐铁专卖或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赢政)内容:国家元首制度或者皇帝制度;成立中央政府机构或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4)巩固统治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后裔,建立诸侯国,被分封者成为诸侯。
【小问2详解】
根据“在其领域内有财政军大权”得出财政权、行政权、军权。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小问3详解】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根据“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得出国家元首制度或者皇帝制度;根据“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得出成立中央政府机构或三公九卿制;根据“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得出郡县制。
【小问4详解】
西周分封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点睛】
22. “改革”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关键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改革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史资料》
(1)商鞅变法发生在什么时期?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一种什么态度?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的依据?
材料二 宏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甚至多向的。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整理
(2)材料二中的“宏”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另举两项材料以外他施行的改革措施。结合材料二说说他的改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1)战国时期,肯定态度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
(2)拓跋宏或北魏孝文帝。措施:迁都洛阳、以汉服取代鲜卑服饰、朝中使用汉语等。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第二问,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认为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并取得了大的成功,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由此可知,材料一对商鞅变法持肯定态度。第三问,根据材料一“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可知,材料一认为商鞅变法“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小问2详解】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宏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宏”是指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等。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除改汉姓、联汉姻外,还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根据材料二“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三、探究题(20分)
23. 我国是人口众多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