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初一生物学期中测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5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点,共50点)
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分析】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A符合题意。
B.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组织,组织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器官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系统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D.能生长和繁殖、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ABD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可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而动物和其他生物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该项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C符合题意。
故选C。
3. 现在,即使在滴水成冰的冬天,我们也能吃上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的新鲜蔬菜水果,这说明生态因素中哪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生物的生活(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现代化温室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 以及水、无机盐、空气等条件,在冬季,外界环境与塑料大棚内主要的差别是温度高低不同,大棚内温度较高,适合蔬菜生长,C正确。
故选C。
4.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 )
A. 细胞壁 B. 染色体 C. 细胞质 D. 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详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染色体,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草→鼠→蛇→鹰
B. 鹰→蛇→鼠→草
C. 阳光→草→鼠→蛇→鹰
D. 草→鼠→蛇→鹰→细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鼠、蛇和鹰的捕食关系,能正确表示食物链,A正确。
B.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该链状结构不符合常规,B错误。
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C错误。
D.细菌属于分解者,但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6. 树皮中有筛管,如果将树皮剥去,树就会死亡。筛管属于( )
A. 保护组织 B. 机械组织
C. 输导组织 D. 营养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详解】根据分析,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生物圈的范围是指( )
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前三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在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错误。
B.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错误。
故选C。
9. 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时,用的目镜是10x,物镜是40x,看到的物像( )
A. 放大50x B. 放大400x
C. 放大30x D. 缩小400x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的物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10x目镜和40x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 大光圈,凹面镜 B. 大光圈,平面镜
C. 小光圈,凹面镜 D. 小光圈,平面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详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题干中光线太暗,应该选用大光圈、凹面镜,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用显微镜观察到标本偏向于视野的右下方,若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到( )
A. 右下方 B. 左上方 C. 右上方 D. 左下方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详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2. 下列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擦拭玻片 ②取材 ③滴清水 ④放置材料 ⑤染色 ⑥盖上盖玻片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④③⑥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详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①擦拭玻片;③滴清水,②取材;④放置材料;⑥盖上盖玻片;⑤染色。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方法步骤。掌握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一个细胞正常分裂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原细胞相比( )
A. 染色体数目不同,形态不同
B. 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形态相同
C. 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形态相同
D. 与原来细胞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详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①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②细胞分裂时:随着细胞核的分裂,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③细胞分裂后: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因此D正确。
故选D。
14.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 )
A. 器官 B. 组织
C. 系统 D. 细胞群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详解】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D.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大熊猫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由此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下列生物中能净化水源的生物是( )
A. 草履虫 B. 酵母菌
C. 变形虫 D. 衣藻
【答案】A
【解析】
【分析】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
【详解】A.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太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用来发酵制作面食或酿酒,B错误。
C.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某些变形虫可以引起人类疾病,C错误。
D.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A。
17.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依赖于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详解】胡杨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还能改良土壤,因此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故选D。
18. 下列器官与构成它的主要组织对应正确的是( )
A. 心脏——结缔组织 B. 大脑——神经组织
C. 西瓜果实——输导组织 D. 皮肤——保护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A.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A错误。
B.大脑能够传递神经冲动,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B正确
C.果实储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C错误。
D.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所以皮肤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而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D错误。
故选B。
19.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两次观察的结果是( )
A. 视野一样亮 B. 物像都是倒像 C. 细胞的大小一样 D. 细胞数目一样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像原理是成倒像,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详解】A.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时,视野变暗,A错误。
B.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B正确。
C.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时,细胞变大,C错误。
D.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时,细胞变少,D错误。
故选B。
20. 人们常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反应了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寄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捕食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等几种关系。
【详解】A.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A错误。
B.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B错误。
C.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C错误。
D.捕食关系:是指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而形成的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D。
21. 植物的营养器官不包括
A. 根 B. 茎 C. 叶 D. 果实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据此答题。
【详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故选D。
【点睛】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并区分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是解题的关键。
2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落花”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解者。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23. 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 绿色植物 B. 人类创造
C. 太阳能 D. 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4. 我们能从婴儿长到成年,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
A. 细胞生长、变大
B. 细胞分裂、增多
C. 细胞病变、死亡
D. 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详解】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再由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系统,最终构成植物体、动物体。因此,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由此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
25. 生物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而且多种多样,有些是单细胞生物,有些是多细胞生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鼠妇 B. 衣藻
C. 酵母菌 D. 草履虫
【答案】A
【解析】
【分析】单细胞生物整个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详解】A.鼠妇属于节肢动物,属于多细胞动物,每个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A符合题意。
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身体很小,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连线搭桥(每连对一个1点,共10点)
26. 将下面的组织与其相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结缔组织 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上皮组织 收缩和舒张
肌肉组织 保护和分泌
神经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机械组织 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
【答案】
【解析】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详解】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故连“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故连“保护和分泌”;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故连“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故连“感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故连“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27. 将左侧的结构与右侧的功能连起来
细胞膜 细胞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线粒体 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 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NA 有遗传信息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故与“控制物质进出”相连;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故与“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相连;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分解有机物并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故与“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相连;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故与“细胞的控制中心”相连;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含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故与“有遗传信息”相连。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8. 根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完成下题。
(1)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___。那么,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
(2)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分别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据的___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用一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___。
(3)实验结束后,你会怎么处理鼠妇呢?___。
【答案】28. ①. 对照实验 ②. 光
29. ①. 平均 ②. 减小实验误差 ③. 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0. 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实验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小问2详解】
因为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所以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小问3详解】
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