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物理试题 > 八下物理试题
文件名称: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同步测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348.99 KB         整理时间:2022-04-24
文件简介: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同步测试题
11.1功 同步练习
1.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B )
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
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用300 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2.在2019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中国小将李雯雯以186公斤(kg)的成绩获得挺举冠军,她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D )
A.370J B.1000J C.7500J D.3700J
3.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如图所示)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现用100N的力击打重为5N的排球,排球离手后飞行落到15m远的地面上。排球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为( D )
A.1500J  B.75J  C.500J  D.0J
4.起重机的钢绳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高6米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米,则钢绳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
A.3000J B.5000J C.2000J D.1000J
5.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上,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匀速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对此有下列几种说法:①木块所受的重力做了功;②木块所受的拉力做了功;③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做了功;④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做了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6.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C )
A. , B. , 
C. ,  D. ,
3 5 6
7.用大小不同的力F甲、F乙且F甲>F乙,分别拉同一个物体,两个力所做的功W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A. B. C. D.
8.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一物体,在比较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做了100J的功。用另一水平拉力F拉着同一物体,在较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拉力也做了100J的功,则该拉力( A )
A.等于10N B.小于10N C.大于10N D.以上三个选项都有可能
9.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所受到的水平拉力是乙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那么在同一时间内,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功之比为( C )
A. 3:1 B. 6:1 C. 12:1 D. 24:1
10.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由A,B,C匀速提升到D处,如图所示,其整个过程做功分别为、、,则三个功的大小关系是 B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及
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推力F大小为 2 N,3-6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4 N,6-9s内推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24 J。
11 12
1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3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所做的功为W2,则F1 等于 F2,W1 等于 W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1)第1s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100N ;(2)第3s~5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400J 。

14.用20N的动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500N的物体前进2m,再将物体匀速向上举高1m,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 40 J,举高物体所做的功是 500 J。
15.水桶内装有体积为的饮用水,小张同学为班级的饮水机换水,他需要从地面匀速提起水桶放到1m高的饮水机上水桶的质量不计。求:(1)桶中水的质量 (2)小张同学所做的功。


16.如图所示是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它具有净化室内空气、陪伴老人聊天散步等功能。若它在5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的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60s。求:
(1)它行驶的路程(2)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
2、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B  )
3题
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 A )
A.向A方向飘动 B.向B方向飘动 C.向C方向飘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秘密在于机翼,如图为飞机机翼截面图。飞机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B.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C.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D.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5、如图所示为我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主要是因为并排护航时,在两艇之间的 ( A )
A.水流流速快,压强小,容易使舰艇引起相撞事故
B.水流流速慢,压强小,容易使舰艇引起相撞事故
C.水流流速快,压强大,容易使舰艇引起相撞事故
D.水流流速慢,压强大,容易使舰艇引起相撞事故
6、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B )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

6题 7题 8题 9题
7、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右移,放手后乒乓球将会( B )
A.停在右边 B.回到正上方 C.往下掉落 D.往右移动
8、如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的“球吸”展项.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如果把吹风方向改为前后则球会相互分离
B.由于“球吸”现象的存在,风从窗前吹过窗帘会飘向窗外
C.由于“球吸”现象的存在,飞机的机翼才可获得向上的升力
D.由于“球吸”现象的存在,两艘在海上并列前进的船会相互靠近
9、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A插入盛水的杯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因为( A )
A.A管上端口附近气压变小 B.B管左端口附近气压变大
C.杯中水面上的大气压变大 D.杯中的水产生的压强变小
10、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入下面的杯子中将上面的杯子顶上来”.为进一步验证以上两种解释,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C )
A.在上面的塑料杯底开一个孔,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B.将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C.将两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D.将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复实验,观察杯子情况
11、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B )
A.飞机机翼获得升力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 D.两船并列航行时要保持安全距离
12、沿海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B )
A.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13、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无法用嘴或鼻子吸空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这阵风过去又恢复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B )
A.风大时,脸前空气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 B.风大时,脸前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
C.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 D.风大时,脸前气压大,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二、非选择题
14、小红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A侧吹气(如图所示),会看到气球向 A (填“A”或“B”)侧运动,这是因为 气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
15、如图所示,用电吹风吹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升.图中A、B、C三点,气体流速最快的是 B ,气体压强最大的是 A .若增大风力,机翼模型获得的升力将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推动活塞时,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管口处的压强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瓶中的液体就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14题 15题 16题 17题
17、地效翼船(如图)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飞行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离地表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的堵塞,空气流速减小,压强 增大 ,使机翼上下表面间的压力差增大,从而产生一个 向上 (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18、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用来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5 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 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 N.托盘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小 ;此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为 8 N.
19、如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打开阀门,水流经该装置时,可观察到a、b两管口均有水喷出, b 管口喷出的水柱更高,原因是 b管下方管径大,水流速小,压强大,水柱喷射高 。
20、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 大气压(强) 的作用;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由于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小 的缘故,乒乓球将不会下落。

18题 19题 20题
21、小明擦窗户时,一阵风沿窗外吹过,窗帘向 外 飘去,这是因为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小 。
2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中最近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该轿车的外形类似于 飞机的机翼。那么,当该轿车在成渝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气体的速度 大于 车子下方的气体的速度,从而使轿车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___大于___车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 cabd (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 大气压 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② (填序号)
①在火车站,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24、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1)小明用电吹风机从左侧管口吹冷风,则U形管 右 (选填“左”或“右”)侧液面将降低,解释原因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
(2)以下事例中,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② ④ (填序号)。
①吸管吸饮料;
②地铁、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使人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③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
④当房间前后空气贯通时,“过堂风”会把室内侧面摆放的衣框门吹开;
⑤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⑥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射入人体。



8.3摩擦力
一.选择题
1.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摩擦的设计是(  )
A.车上安装有刹车闸 B.车把手做的较粗糙
C.轮胎上刻有花纹 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2.如图所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沿斜面上滑的木块
3.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了书本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弹力的作用
D.自行车把手和轮胎上都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减小摩擦力
4.下列措施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车轮装滚动轴承 B.木箱装轮子 C.车轮刻有花纹 D.磁浮列车不与轨道接触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乙突然受到撞击,甲和乙一起沿平面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的接触面是光滑的
B.撞击瞬间甲和乙间有摩擦力,此后甲和乙间没有摩擦力
C.它们的运动会越来越快
D.在运动过程中甲和乙间始终有摩擦力
6.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轴承内部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有关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5N 0N B.5N 5N
C.0N 5N D.0N 0N
7.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抽取出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水平抽出,它上面的书会跟着被抽出
D.将乙书水平用力抽出一小段的过程中,地面对这一摞书的支持力不变

8.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人推桌子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9.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0.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C.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11.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1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B.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D.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3.下列作图不正确的是(  )

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 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 C.球静止在墙角处 D.自由下滑的物体
14.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二.填空题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演奏二胡时要在琴弦上涂抹松香,这是为了   弓弦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涂润滑油是为了   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题图 2题图
2.小宇用图甲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在第6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1)0~1s内木箱没有动,此过程中人对木箱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
(2)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在以下四个时间段内,木箱所受摩擦力相同的有   。
A.1段 B.2段 C.3段 D.4段

3题图 4题图
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a、b的接触面之间   (“存在”或“不存在”)摩擦力。若将b换为质量更大的物体C压在a上面,让a、C也以相同的方式运动,则地面与a之间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个箱子重为3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6.如图甲,完全相同的A、B两正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4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F1换为大小为60N的水平力F2按如图乙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能一起向前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AB之间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利用图中的器材,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简述实验方法:   。

7.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通过   的方法来   摩擦;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   摩擦。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块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甲对乙的摩擦力是   N,地面对甲的摩擦力是   N,方向是   。

8题图 9题图
9.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N;若增大F甲,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用的5N的力握住重2N的玻璃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10N,则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再向瓶内加水,则手与玻璃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地铁已成为北京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之一,乘坐地铁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是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在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   。

11题图 12题图
12.如图所示为测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当拉动小车向左作加速运动时,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13.在上物理课时,老师用黑板擦轻轻的擦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2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若速度为1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0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5.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瓶苹果醋等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如图所示,为了使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   拉动苹果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中所示,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N。
(2)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然后再向瓶中加水是为了改变   。
(3)若小华沿水平方向由匀速直线拉动苹果醋改为加速直线拉动,苹果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老虎钳的钳口上的横纹,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采用的是   方法;自行车前后轮子上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   摩擦,采用的是   方法。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系着橡皮擦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橡皮擦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小球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滚动,请你画出球在地上滚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1 2 3
四.实验探究题
1.如图中的图1、图2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出现图1所示的操作,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   运动。
(2)在图2(a)、(b)、(c)三图中,拉力分别是F1=2N,F2=3N,F3=2.5N。分析(a)、(b)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   两图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下列现象中应用了图2(a)、(c)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
A.打羽毛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4)将物块切去一半后重复(a)实验,如图2(d)所示,发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小明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为木块,B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接触面相同,丙图中接触面较粗糙。

(1)实验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选填“>”“<”或“=”)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甲、乙两图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正确的结论,则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小明通过甲、乙两图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该结论的是   (选填字母)。
A.轴承上加润滑油 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C.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 D.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4)上述实验中,主要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和   ,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甲的基础上设计了图丁所示实验,请你判断:图丁中,木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选填“>”“<”或“=”)图甲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4.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中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使得拉力大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摩擦力;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3)甲、乙两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小新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个数,测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f﹣F的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压力F/N 2 3 4
摩擦力f/N 0.8 1.2 1.6

根据图像可得f与F的关系式是   ;
(4)小昌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用F1拉动小车时,小车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则摩擦力大小为   (选填“F1”或“F2”)。
5.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   两个图(选填“甲”、“乙”或“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4)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进一步分析可知木板受到木块对它的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

8.3摩擦力
一.选择题
1.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为了减少摩擦的设计是( D )
A.车上安装有刹车闸 B.车把手做的较粗糙
C.轮胎上刻有花纹 D.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2.如图所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中,错误的是( C )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沿斜面上滑的木块
3.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一本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了书本的压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弹力的作用
D.自行车把手和轮胎上都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减小摩擦力
4.下列措施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C )

A.车轮装滚动轴承 B.木箱装轮子 C.车轮刻有花纹 D.磁浮列车不与轨道接触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乙突然受到撞击,甲和乙一起沿平面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甲与乙的接触面是光滑的
B.撞击瞬间甲和乙间有摩擦力,此后甲和乙间没有摩擦力
C.它们的运动会越来越快
D.在运动过程中甲和乙间始终有摩擦力
6.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自行车的轴承内部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不会产生摩擦力
C.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发生摩擦的两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有关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5N,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C )
A.5N 0N B.5N 5N
C.0N 5N D.0N 0N
7.如图是某同学放在水平课桌上的一摞书,下列关于抽取出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大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B.缓慢将甲书水平抽出需要的力等于缓慢将乙书水平取出需要的力
C.非常迅速地将甲书水平抽出,它上面的书会跟着被抽出
D.将乙书水平用力抽出一小段的过程中,地面对这一摞书的支持力不变

8.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地面上桌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B.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桌子的力和桌子的重力是平衡力 D.人推桌子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9.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 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0.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B )
A.缝衣针表面做得很光滑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C.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D.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
11.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C )

A.鞋底的花纹 B.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C.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1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地面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F
B.若增大F,则A、B不可能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C.A受到B施加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D.B所受重力与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3.下列作图不正确的是( C )

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 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 C.球静止在墙角处 D.自由下滑的物体
14.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二.填空题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时要增大摩擦力,有时又要设法减小摩擦力。演奏二胡时要在琴弦上涂抹松香,这是为了 增大 弓弦与琴弦之间的摩擦力;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涂润滑油是为了 减小 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力(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题图 2题图
2.小宇用图甲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2.3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在第6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N.
3.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1)0~1s内木箱没有动,此过程中人对木箱的推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
(2)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  N;
(3)在以下四个时间段内,木箱所受摩擦力相同的有  C  。
A.1段 B.2段 C.3段 D.4段

3题图 4题图
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a、b的接触面之间 不存在 (“存在”或“不存在”)摩擦力。若将b换为质量更大的物体C压在a上面,让a、C也以相同的方式运动,则地面与a之间的摩擦力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个箱子重为3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N。
6.如图甲,完全相同的A、B两正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4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F1换为大小为60N的水平力F2按如图乙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能一起向前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40  N,AB之间  无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利用图中的器材,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是否有关,简述实验方法: 将A、B并列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力F3推动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与F1比较得出结论  。

7.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方法来  增大  摩擦;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通过 减小压力 的方法来 减小  摩擦。

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块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甲对乙的摩擦力是  4  N,地面对甲的摩擦力是  6  N,方向是  左  。

8题图 9题图
9.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 40  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  35  N;若增大F甲,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用的5N的力握住重2N的玻璃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10N,则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  N;若再向瓶内加水,则手与玻璃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地铁已成为北京的主要绿色交通工具之一,乘坐地铁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是安检时传送带运行的示意图。某乘客把一行李箱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在行李箱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不受   (选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的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行李箱和传送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趋势。

11题图 12题图
12.如图所示为测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当拉动小车向左作加速运动时,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将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13.在上物理课时,老师用黑板擦轻轻的擦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压力  的方法来增大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2m/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若速度为1m/s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0  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0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40  N。
15.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一瓶苹果醋等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1)如图所示,为了使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相等,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匀速 拉动苹果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中所示,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2.6  N。
(2)实验中应控制  接触面粗糙程度 不变,然后再向瓶中加水是为了改变  压力大小  。
(3)若小华沿水平方向由匀速直线拉动苹果醋改为加速直线拉动,苹果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老虎钳的钳口上的横纹,是为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采用的是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方法;自行车前后轮子上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 减小 摩擦,采用的是 变滑动为滚动 方法。
三.作图题
1.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系着橡皮擦在水平方向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橡皮擦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小球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滚动,请你画出球在地上滚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1 2 3
四.实验探究题
1.如图中的图1、图2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

(1)小明在第一次实验中出现图1所示的操作,他操作中的错误是 弹簧测力计未沿水平方向运动  。纠正错误后,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在图2(a)、(b)、(c)三图中,拉力分别是F1=2N,F2=3N,F3=2.5N。分析(a)、(b)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 a c  两图可得: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下列现象中应用了图2(a)、(c)实验所得结论的是  B  。(选填字母)
A.打羽毛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4)将物块切去一半后重复(a)实验,如图2(d)所示,发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小明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为木块,B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接触面相同,丙图中接触面较粗糙。

(1)实验要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  (选填“>”“<”或“=”)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2)甲、乙两图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正确的结论,则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乙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甲大  。
(3)小明通过甲、乙两图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下列现象中利用了该结论的是  C  (选填字母)。
A.轴承上加润滑油 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C.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 D.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4)上述实验中,主要应用到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和  控制变量法  ,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甲的基础上设计了图丁所示实验,请你判断:图丁中,木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 (选填“>”“<”或“=”)图甲中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4.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中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使得拉力大小 等于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摩擦力;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  甲、丙  两图进行实验;
(3)甲、乙两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大小 的关系,小新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个数,测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f﹣F的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压力F/N 2 3 4
摩擦力f/N 0.8 1.2 1.6

根据图像可得f与F的关系式是  f=0.4F  ;
(4)小昌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用F1拉动小车时,小车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则摩擦力大小为  F2  (选填“F1”或“F2”)。
5.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进行甲、乙、丙图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  甲、丙  两个图(选填“甲”、“乙”或“丙”)进行对比实验;
(3)比较甲、乙图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
(4)小颖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速度  无关,进一步分析可知木板受到木块对它的水平向  左  (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