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高二上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年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41.86 KB         整理时间:2023-11-15
文件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懦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般、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懦雅、懦吏、懦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宇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蹈、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蹼,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懦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固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子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懦、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懦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客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懦、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札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懦、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
B. 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懦、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
C.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 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 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C. 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 懦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 材料二在论证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
【答案】1. A 2. C 3. B
4. ①引证法,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②例证法,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③比喻论证,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
5. ①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诗圣”杜甫,其诗歌处处体现民本思想,在沉郁顿挫的语调中饱含忧患意识,便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印证;(韩愈、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等)
②“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不仅在皇帝面前无拘无束,更是游遍山川江河,有着狂放浪漫的个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辨析文中相关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B.“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思想。
C.“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根据材料二“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可知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
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错误。根据材料三“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可知“神本向人本转移”和“人道主义思潮”二者都属于“人文转向”,“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误。根据材料二“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可知,我们一般习惯于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不是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忠良的气质与风度”与“院士的气质与风度”只能是指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是相反的,因此不属于儒道两家“处处相反”的依据。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能力。
材料二综合运用了很多论证方法,其中“和而不同”“致中和,守静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引用名句证明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材料二的第二段中“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是引用史学大师陈寅恪话作为论据证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种引用名人名言作为文章论据证明文中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的第二段中“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材料二第二段中“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包容性,是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本题要求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从中各举一例来证明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题目已经明确儒家和道家人生观。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知识分子有很多,比如杜甫,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或“鲠言无所忌”,也就是敢于讲话,而且敢讲真话。这个特点是和他积极的政治态度分不开的。他的几篇奏疏都是敢于揭发事实,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在封建社会中,敢于说出别人该说而不说的话,这是了不起的胆识。类似的古代知识分子还很,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有很多,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回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其田园诗充分表现了其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其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又号“谪仙人”。自“酒中仙”,蔑视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曾经奉诏醉中起草诏书,令高力士脱靴。其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类似的古代知识分子还很多,比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的阮籍等。具体作答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或知识储备中各选择一名,结合人物的相关经历,简要分析论证儒家和道家的人生观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日三秋
刘震云
老景二十岁起,便跟着人贩卖古董。赚了钱,老景便在汤阴县城古衙边买了一块地,盖起一座院落。院落三进三出。院落盖起,老景想在门头悬一块门匾。他看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门头上都悬一块匾;匾上镂空雕字,要么是“荣华富贵”,要么是“吉祥如意”等。门匾在外边风吹日晒,雨淋雪打,需要一块好木头,要么是楠木,要么是檀木,要么是枣木。老景从塔铺的木匠老范那里买了一块两百多年的大枣树的树心。安阳林州,有专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做木雕生意的木匠,工钱比普通木匠贵三倍;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手艺数一数二的,是一个叫老晋的人。老晋用手指叩了叩树心,又把树心翻来覆去查看半天,点点头:
“不错,是块好木头。”
“当得起门头?”
“当得起是当得起,关键是,想雕个啥?”
“‘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
“到底想雕啥?”
老景:“门头上的字,都是一个意思,你看着办吧。”
雕一块门匾,需要八到十天的工夫,老晋便在老景家的新院子里住了下来。老景新盖的院子,老景家还没搬进来,老晋一个人先住了进去。当然屋子还是空的,只是在前院一间偏房里,给老晋搭了个床铺。老晋住进来头一天上午,将“荣华富贵”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又将“吉祥如意”四个字从字帖拓到纸上,将两幅字摊在院子里,衡量该雕哪一款。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不是两幅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差别,而是在计算二者的笔画;笔画稠的字雕刻起来麻烦,镂空之后,笔画与笔画间连接的木头薄,每下一刀,都要仔细思量;笔画少的,笔画和笔画之间,不用动的木头多,连接的木头厚实,雕刻起来省工省力。两者各四个字,其中都有稠字,笔画计算下来,两者数目差不多,花的工夫也差不多,所以犹豫。正犹豫间,一人踱步到院子来,背着手,打量老景家的院落;从前院踱到中院,又踱到后院,半天工夫,又回到前院。老晋一开始认为是老景的家人或亲戚,也没在意;后来看他打量院落的眼神,像是头一回进这院落,知道是一个生人,便说:
“客人看看就走吧,我也不是这里的主人,只是被人家雇来干活的,你待的时间长了,主人知道了,面皮上怕不大好看。”
那客人再打量一眼院落,问:“这院落的结构,是从安阳马家大院套来的吧?”
“我只是个木匠,不是砖瓦匠,看不透房子的盖法。”
“可是,结构跟马家大院像,一砖一瓦的盖法,差池又大了。白辜负了这些砖瓦和这个地段。”又说,“看似房子的盖法有差池,区别还在于房子主人胸中有无点墨啊。”
“听客人话的意思,你是个读书人?”
“读书谈不上,爱四处走走。”客人又说,“刚去古衙参观,看这边新起一座院落,大门开着,就进来看了看,老人家,打扰了。”
说完,便向院外走。这时看到地上放着两幅字,一幅是“荣华富贵”,一幅是“吉祥如意”,又停住脚步:
“这是要干吗?”
“我是一个木匠,主人要雕一个门匾,让我从中选一幅字。”
客人笑了:“不是我爱多说话,这两款字,和这房子盖得一样,都太俗。”
“我刚才犹豫,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两款字,我雕了一辈子,也雕烦了。”老晋又问,“客人,你是读书人,你有什么好主意?”
“我有主意,你替人家干活,你也做不了主呀。”
“主人跟我交代,门匾上雕什么,由我做主。”
客人笑了:“这就是胸无点墨,也有胸无点墨的好处。那我替你想一想。”
客人低头沉吟半天,仰起头说:“上午在火车上,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词,平日也见过,但放到这本书里,就非同一般,叫‘一日三秋’,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这在人和人之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话呀。”
“问题是,这话放到门头上合适吗?”
“这话放到门头上,当然意思就转了,说的就不是人和人的关系,而是人和地方的关系,在这里生活一天,胜过在别处生活三年,你说合适不合适?”
老晋拊着掌说:“这话有深意,而且不俗,我喜欢,我就雕这个。”
客人走后,老晋开始在枣木上雕刻“一日三秋”四个字。其实,老晋雕“一日三秋”四个字,并不是看中这四个字的深意和不俗,字意深不深俗不俗老晋并不计较,主要是“一日三秋”四个字,比“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四个字,笔画少一半还多,雕刻起来少费工夫。待雕好,请老景过来看。老景看后,愣在那里:
“你咋雕了个这,不是说好雕‘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吗?”
“那两款都太俗,这个不俗。”
接着,老晋将那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向老景解释一遍。
老景:“这个是不俗,得向人解释,‘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是俗了,但大家一看就明白。现在,等于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事先,你咋不告诉我呢?”
“你不是说,让我做主吗?”
老景哭笑不得:“我是说让你在‘荣华富贵’和‘吉祥如意’间做主,你咋做到外边了呢?”
“既然这样,你再找块板子,我重新雕就是了。”
“罢了罢了,一块门匾,怎么挂不是挂,别再把事情搞复杂了。”老景又说,“‘一日三秋’,说起来也不是坏词。”
老晋松了一口气:“可不。”
(选自刘震云《一日三秋》)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景贩卖古董发财后盖了很好的院落,想和清朝、民国的大宅那样挂一块匾,来保佑自己荣华富贵。
B. 文中写老晋观察老景买的树心的动作,意在写他的雕刻技艺高超,为他后面最终的选择作铺垫。
C. 听到客人询问这套房子的院落结构,老晋客气地解释自己并不是砖瓦匠,对房子的建筑方法不懂。
D. 结尾写老晋松了一口气,是因为他最初担心擅自做主刻下“一日三秋”不能被老景满意接受。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看着办吧”,看似极简的一句话,将老景率性自然的性格特征刻画出来,也为下文老晋雕刻“一日三秋”埋下了伏笔。
B. 小说按时间顺序写老晋为老景雕刻门匾的过程,几处人物对话既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同时也构成了小说的主体框架。
C. 小说题目“一日三秋”是行文的线索,文中通过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词义新解,将小说的情节串联起来,结构非常严谨。
D. 这篇小说以较小篇幅讲述了老景请人刻门匾的故事,情节虽不十分曲折,但其叙事灵动,具有很大的文学表现空间。
8. 文中的“客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有评论说,老晋是一个“褒贬各半”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C
8. (1)推动情节的发展。“客人”的出现才使得门匾的内容有了着落,客人对“一日三秋”的解释也让老景最终得以接受。(2)反衬老景的形象。客人对房子建筑和门匾题字的看法反衬出老景的胸无点墨。
9. (1)褒:老晋手艺一流,维护东家利益。他长期从事木雕工作,手艺在林州木雕木匠里数一数二;不让陌生人在院子里长呆,以免东家的房屋、财产被意外破坏。
(2)贬:缺乏匠人精神。他在选择雕刻门匾的内容时,以笔画少、费工夫少为标准,对门匾的内容的深意和不俗并不计较。
(3)这样写能避免人物塑造形象的扁平化,让老晋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让小说也更有真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A.“来保佑自己荣华富贵”,文章只是说老景想模仿清朝和民国留下来的大宅的样子,在门头上都悬一块匾,甚至刻“荣华富贵”或“吉祥如意”都无所谓,没有说目的是来保佑自己荣华富贵。
B.“为他后面最终的选择作铺垫”错误,这一动作只是写出了老晋的懂行,雕刻技艺高超,和他最终的选择并无关联。而且后文老晋选择“一日三秋”主要是因为这四个字好雕。
D.“是因为他最初担心擅自做主刻下的‘一日三秋’不能被老景满意接受”错误,老晋最初雕“一日三秋”并无担心,就觉得少费工夫就雕了。松了一口气是因为老景不要他重新雕了。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一日三秋’是行文的线索”错误,“一日三秋”并非行文线索,小说的前半部分是说的老景请老晋雕刻门匾的事情,只是到了老晋和客人交流的后半部分时才涉及门匾内容更换为“一日三秋”的情节。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次要人物的呈现在文中一般担当特定的角色,经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言所行,把故事的相关情节自然交融,推进情节的发展,客人对建筑的评价让老晋能够相信他是个读书人,看事情很有见地,所以才让他推荐门匾的内容,并且后来又照搬给老景听。
再者,次要人物是要为主要人物服务的,本文中的客人是个读书人,对建筑格局及门匾题词有独到的看法,而老景是一个因贩卖古董而发家的人,他在客人的眼中是一个“胸无点墨”的人,这样,客人的形象就对主要人物老景的形象起到了反衬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本题要求对老晋这一人物的评论谈出自己的看法,而对老晋的评论是他是一个“褒贬各半”的人物,那么其暗含的本题的答题指向应该有三点:老晋值得“褒扬”的一面体现在哪里,老晋值得“贬斥”(批评)的一面又体现在哪里,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样塑造老晋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从文中看,老晋做了一辈子木雕活,他的技艺在林州从事木雕的木匠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表明了他的技艺一流,当客人在老景的院子里观看,老晋发现他是陌生人后,不让他继续呆下去,说明他做工时会维护东家的利益,避免东家的财产受损失的,这些都是值得褒扬的;
而老晋也有缺点,文中写他最初拿不定主意门匾上刻什么内容就是因为那两幅字笔画、工夫都差不多,而后来客人的推荐他能欣然接受其实并不是因为其内容不俗,而是笔画少,费的工夫小。
这样写老晋,才能让老晋作为一个立体化的人存在,而不是只有优点或缺点,从而避免了人物形象的扁平化,也让这一人物更显得真实,小说内容更具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文本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逐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老子修道德A其学B以自隐无名C为务D居周E久之F见周G之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文中指函谷关,是古时长安与洛阳间的咽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 “书”,文中指老子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C. 玄孙,指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
D. 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1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
B. 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C. 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
D. 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的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列传,实属难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14.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孔子要注意两个方面,请你简要概括。
【答案】10. ADF 11. C 12. A
13. (1)百姓行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能)像对待开始那样慎重对待结尾,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2)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14. ①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顺其自然。②抛弃你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
“老子修道德”中,“老子”是主语,“修”是谓语,“道德”是宾语,宾语后断开,即A处;
“其学”是“以自隐无名为务”的主语,而“以自隐无名为务”是“以……为……”的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其后断开,即D处;
“周之衰”是“见”的宾语,前面省略主语“老子”,在“见周之衰”前断开,即F处。
故选A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错误。由原文“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可知,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由此可推断,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曾祖父。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错误。根据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知,老子之所以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住苗头,是因为凡事在初始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从事”,行事、做事;“几”,接近;“慎终如始”,状语后置句,应为“如始慎终”。
(2)“或”,有的人;“莫知”,没有人知道;“然否”,正确与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原文“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可理解为: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坐上车子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据此可以概括出: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顺其自然。
原文“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可以理解为:抛弃您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据此可以概括:抛弃你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筐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把持,所以也不遭受损害。百姓行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能)像对待开始那样慎重对待结尾,就不会有失败的事。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文本二:
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及其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坐上车子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用意,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的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燕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堤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注】①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重阳节,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诗人看到庭前迟开的甘菊花,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有感而作。②残花:指晚开的甘菊。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落笔先写“叹”的原因,然后“叹”甘菊“重阳不堪摘”的现状,关联紧密。
B. 诗人感慨重阳过后秋景萧条,人们似醒似醉已无心赏花,甘菊即便开放又有何用。
C. 诗人以“众芳”被采撷反衬甘菊不被用,“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
D. 诗人感念甘菊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而为风霜所侵,从侧面反映甘菊凌霜傲雪之概。
16. 明末清初学者仇兆鳌说:“此诗借庭菊以寄慨”,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诗人以庭菊自况(答“喻君子”亦可),借庭菊因“移时晚”而“不堪摘”,感慨自己生不逢时;②借庭菊晚开不被采撷,难以“升中堂”,感慨自己迟迟不得重用;③借庭菊“空长大枝叶”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④借庭菊“缠风霜”感慨自己如菊花傲霜雪的气概。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细琐’指人们采撷众芳所用的琐碎时间”不正确,从原诗意思看,“细琐”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人们所采撷的那些细碎琐屑的花(即“众芳”)。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的前四句“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嫚开何益”意思是庭前的甘菊花因为移栽得晚,到重阳节时花蕊还是青的没有开花,不能摘来观赏。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这四句作者“叹”甘菊生不逢时,即使开放也无人欣赏。
此后“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意思是篱笆边的野地里开了许多杂花,人们将这些细碎琐屑的花采了摆在中堂中观赏。作者“叹”“众芳”被重视,而甘菊不被重视。而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看似感慨甘菊徒长枝叶,扎根不得所,被风霜侵蚀;从深层次来看,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杜甫饱读诗书,有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却始终壮志难酬。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磅礴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纵横交错,抽象的情感经验凝聚成菊花意象。“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内之象的写照。作者实际是借甘菊“叹”自己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此外,根据诗歌尾联“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则可看到诗人对甘菊的其他丰富情感。一方面,从“念兹空长大枝叶”这句诗里,我们能看到诗人感叹甘菊空有一身好枝叶,这其实也是诗人在感慨自己空有一身才华。
但从“结根失所缠风霜”可看出,诗人看似慨叹菊花长的枝繁叶茂,却不能避免风雪寒霜的打击,实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格美。不论现实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朽,社会多么凋敝,杜甫决不在它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大胆地予以揭露,表示自己的态度,指出解决的途径。菊花的文化寓意与诗人的高尚情操相得益彰,菊花的顽强执著精神与诗人永不磨灭的意志交相辉映,而菊花的审美意蕴也正与诗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交相辉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强调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
(3)《老子》四章中用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无”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当其无,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君子喻于义 ②. 小人喻于利 ③.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④.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⑤. 凿户牖以为室 ⑥. 有室之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喻”“庶”“壹”“凿”“牖”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行当曾是众多手艺人的生计所系、谋生之道,也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必需的生活服务。物质匮乏年代的货郎担、卖布头,社会转型期的看相算命、江湖跌打师,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甚至难免 ① 。
老行当,扎根生活,一招一式,总能给人以启迪。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记载了经过两个打箱人6~8小时约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无论是千磨万砺中的坚韧、一针一线里的静气,还是修修补补的勤俭、择一行终一生的匠心,都凝结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朴素的人生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蕴含在老行当中的工匠精神、生活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职业因时而变。随着电影的普及,拉洋片的趋于绝迹;随着网络资源愈发 ② ,播放露天电影的放映员越来越少:这正是新陈代谢的规律。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手艺人索性将“摊位”从街头巷尾搬到线上云端,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为老行当拓展了生存空间,也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 ③ ,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
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0. 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等) ②触手可及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等)
19. 纪录片《消逝的老行当》记载了经过两个打箔人6~8小时3万多锤的锤打才能成就灿烂的金箔的制箔过程。
20. ①比拟,“守望着……”赋予老行当以人的情态、动作,生动地再现了老行当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②比喻,把“老行当”比喻为“老酒”,生动形象地强调了老行当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结合上文“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大多是底层劳动者,成分复杂”,此处是说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好坏人都有,故此处可填“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龙蛇混杂)”。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龙蛇混杂:比喻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第②处,语境在说网络资源多而丰富,近在身边,可用“触手可及”。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第③处,结合上下文“职业因时而变”“不断跟上时代的节拍”,推断此处是说“倒逼老行当在形式与内容上”要不断创新,故此处可填“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独辟蹊径)”。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体裁。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
不合逻辑,“约3万多锤”,要去掉“约”或“多”;
成分残缺,“记载了”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要加上“的制箔过程”。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老行当,守望着人间烟火,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可知,使用了拟人,“守望着……唤醒了……”,让“老行当”拥有了人的情态、动作和思想感情,更加生动逼真地再现了老行当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老行当是国人共同的记忆。
从“老行当……如同一壶老酒历久弥香”可知,使用了比喻,把“老行当”比作一壶历久弥香的“老酒”,使对“老行当”的阐述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形象地强调了老行当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突出了“老行当”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蓝光是指可见光中的蓝色部分。一般情况下,所谓的有害蓝光是指高能短波可见光,其波长为400~450纳米。蓝光波长较短,蕴含较高能量, ① ,因此过多蓝光进入眼睛可能造成视网膜损伤。那我们日常接触的蓝光算不算“过多”?这方面还无法穷理尽微。电子设备屏暮的蓝光被认为会导致视疲劳,增加视网膜黄斑病变的风险,但这些说法缺乏实验证据支持。如果你每天面对显示屏的时间特别长,防蓝光眼镜能帮你减少蓝光的影响。 ②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视网膜中的光敏感神经节细胞对蓝光最为敏感,而与昼夜节律的调控中枢——视交叉上核相连。因此,蓝光对昼夜节律的影响比其他颜色的光都强。
此外, ③ 。蓝光通过晶状体进入视网膜,晶状体对蓝光有一定过滤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眼睛的晶状体会自然变黄,吸收更多蓝光,从而导致蓝光透过率下降;儿童的晶状体澄清透明,蓝光透过率很高,因此,蓝光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大量研究表明:过多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儿童的视力和睡眠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这是否完全由蓝光引起,短期内还无法寻根究底,但限制儿童面对屏幕的时间显然很有必要。
21. 下列选项中的“颜色”与文中画横线处的“颜色”,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阳竞妩媚,百卉颜色好。
B.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C. 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 准确句读,能显出古文学者的真颜色。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A 22. ①对视网膜刺激较大 ②相比于蓝光是否损害视力 ③蓝光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影响不同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颜色”指色彩。
A.色彩;
B.面子、荣光;
C.脸色;
D.本领。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是“过多蓝光进入眼睛可能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原因,结合前文“蓝光波长较短,蕴含较高能量”可推知是对眼睛的视网膜刺激大,应填“对视网膜刺激较大”。
②结合“更应该……”可知此处是和蓝光损害的比较,应填“相比于蓝光是否损害视力”。
③“此外”指继续上段分析蓝光的影响,下文“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晶状体澄清透明,蓝光透过率很高,因此,蓝光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强调年龄段不同,影响也不同,应填“蓝光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影响不同”。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子罕》有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是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四点高标准、严要求。
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中译为:“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认为,什么是“我”,是最大的问题,此处的“我”应是“不自以为是”,包括不自以为是和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己与周围人的观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学会换位思考
《论语·子罕》有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是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四点高标准、严要求。孔子作为一代教育大家,尚且如此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更应不懈怠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处理事情不应当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而是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独木不成林,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森林中的一员。每个个体在成为“自己”的同时,对其他个体来说其实也是“他人”。置身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人都会有所感受。正如一位妈妈告诫孩子不要在地板上乱蹦乱跳时所说的那样,“你的地板是别人的天花板”,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量。
行事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良性品质,是评判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尺度,这往往也会成为衡量一个人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标准。更进一步来说,行事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善意。在特定或具体的情境中,“考虑”和“被考虑”的双方都会有各自的感受,而当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相冲突时,应多考虑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角度考量,难免会疏忽自己的感受,这就对人性的趋利本能发起了挑战。我们经常听人说:“他是舒服了,可我还难受着!”或者“我考虑他的感受,那谁考虑我的感受?”此时,考虑他人的感受,就要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忽略自己的感受,收敛自己的某些触角,将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朝着有利于他人感受的方向进行修正和调整——这是一种对高尚人格的自觉追求,是对人性趋利本能的超越。
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行事时需始终秉持谨慎的态度和自我反省意识。凡事多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谨慎思考,是对自己接下来要做之事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进,是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完善。做事前“三思”,方能言行谨慎,戒除狂妄与肆意,避免伤及周围人的感受。与此相反,不考虑他人感受之人,做事往往不经深思熟虑。行事草率不仅会伤害他人,也终会因为不断降低自我要求的标准,而影响到自己的品格。
如果每个人都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关注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是否影响了他人,或许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雅”行为。我们的生活将更加温情,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是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四点标准要求,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第二段是李泽厚先生对这四点的解读,重点突出对“我”的解读,这里的“我”是“不自以为是”,既是不自以为是,也是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考生可以选择四个角度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毋意”的角度出发,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有真凭实据,不能凭空臆测,不胡乱揣度,否则会引起种种矛盾、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从“毋必”和“毋固”两个方面综合分析,自己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不应独断、固执己见,要广泛听取周围人的意见;如从“毋我”的角度切入,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即要换位思考,多从他人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
写作要求部分,“当代青年”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结合你对自己与周围人的观察”明确了写作内容方面的指向。由此可知,考生重点要分析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四点要求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行文构思上,可以引用孔子的名言,也可以概述材料的内容,以此引出自己的观点,如“求真务实,方能不负使命”;接着结合孔子的名言阐释“毋意”这一概念,之后从怎么做的角度阐述;最后联系当代青年的身份,明确态度,同时呼应开头。
立意:
1.从毋意的角度:求真务实,不凭空臆测。
2.从毋必和毋固的角度:广泛听取他人意见。
3.从毋我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