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高三上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新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试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47.50 KB         整理时间:2022-01-02
文件简介:
新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数字人文是采用数字技术来解决人文领域研究问题的新型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前至少存在着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不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就较难突破和解决。
文献资料的离散,有“同类异处”和“异类分隔”两种状态。“同类异处”是指同一专题、同一领域、同一学科的材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文献里。“异类分隔”是知识分类造成的资料分离。由于人类知识的广泛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同性质、不同领域的文献资料总是分门别类收藏和存储。比如,书写梅花的文学作品,收藏在文学领域的总集、别集里,而介绍梅花生物特性、栽培技术的知识,则在植物学著作里。无论是“同类异处”还是“异类分隔”的文献资料,人力都难以改变其离散状态。
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体现在两个层面。在观念意识层面,是时间意识强烈,而空间意识淡薄。文学史研究,注重时间的变化进程,而忽视空间的离合分布;时间进程的描述多,作家活动、作品创作的地理空间分布的考察相对少。作家年谱、别集编年笺注和文学编年史之类的著作,注重时间编年而不注重空间系地,时间信息具体而空间信息模糊,时间感强而空间感弱。
在实践操作层面,受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功能的限制,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的呈现,只能是单向呈现,而不能多向呈现。按照时间序列呈现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就难以兼顾空间序列的分布和变化。如果按照空间序列来呈现各地文学图景,又难以从时间序列上观察和呈现一代文学的发展进程。简言之,以时间为轴心,空间秩序就被割裂;以空间为轴心,时间的序列就被打断。比如我们从《杜甫年谱》知道,天宝十三年杜甫在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窘迫生活,但我们无法知道,这一年李白在哪里,岑参在哪里,高适在哪里。《苏轼年谱》可以告诉我们苏轼一生到过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但不能告诉我们,在苏轼生前和身后,还有哪些作家到过这些地方,写有什么作品。
怎样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这两大难题呢?以运用数字人文技术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它旨在囊括历年来有关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信息,包括年谱、别集笺注、考订论文等。要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这些编年文献资料,并在地图中可视化呈现,需要经过数据建模、数据转化、数据关联和呈现三个阶段。
数据建模,是为数据挖掘、信息提取建立模板。而建立什么样的模板,取决于平台的要素和功能。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这五大要素,需要实现浏览检索、关联生成、数据统计、时空定位和可视化呈现这五大功能。不同要素只有形成一定的结构之后才能产生功能,因而需要围绕时、地、人、事、文这五大要素来设计数据模板。
数据转化,是根据数据模板,挖掘提取文献资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品等有效信息,转化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关联和统计的数据。
数据关联及呈现,是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作家作品的数据通过编年和系地两个属性,可形成关联数据。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将数据融合成一体。数据关联融合后,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就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既可以呈现一时一地一个作家一生的行迹,也可以展现不同时间多个地方多位作家的活动行迹。时空一体,在这里得到初步实现。
     (摘编自王兆鹏、邵大为《数字人文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初步实践及学术意义》)
材料二:
段海蓉: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研究便利的同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郑永晓:比如相关论文中各种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用“检索代替研究”“技术伪装学问”等就是突出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研究成果中文献利用或者说引用的规范性、版权问题等。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我们研究者与古代作家建立心灵的对话,需要对作品有良好的感悟能力,才能对古代文学现象作出有深度的阐发。前《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先生就对满篇都是通过检索罗列各种文献,而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分析的论文很不满,斥之为“电脑体”,我对此很赞同。
我们提倡关注数字人文研究,不能只有数字而没有人文,归根到底它应该还是人文研究,需要保持人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科学依据之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学术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也是为了让人文研究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段海蓉: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数字人文会对人文精神造成戕害?
郑永晓: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关键是如何趋利避害。数字人文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方法去解决一些传统方法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文研究,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研究。如果运用得当,数字人文应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阻碍、妨害人文精神。以最具个性化的也是最具人文特点的文学作品鉴赏为例,我们借由作品与古代作家进行的心灵对话,似乎与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关系,但是有计算机的帮助效果可能不一样。比如我们读纳兰性德的“片帆何处,南浦沉香雨”,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会联想到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的“南浦凄凄别”等。但计算机可能做得更多,它会把与“南浦”相近似的“灞桥”“长亭”等聚在一起,分析这些表达离别的意象的相似、相异之处,统计它们被历代作家使用次数的多寡,并将这些信息共同呈现给读者。有了数字人文的帮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更为深入,而不是相反。
我以为,避免数字人文产生弊端的最有效办法是学者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学术修养。只有在具备深厚人文修养、精通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数字人文的长处,从问题出发,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有效整合,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趋利避害,在学术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摘编自《古籍数字化、数字人文与古代文学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永晓教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往往根据知识分类的不同存储文献资料,这导致了文献资料的“异类分隔”。
B.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编年史很难打破时空局限,无法兼顾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
C.借助GIS地图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文学编年地图平台能可视化呈现作家行迹。
D.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人文研究坚实的科学基础,可以让人文研究焕发新的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文学研究的时空分离,与研究者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纸本载体等有关。
B.读者可以从《苏轼年谱》中获得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
C.若要实现数字人文平台的各项功能,需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
D.将传统人文科学方法与数字人文结合起来,就能趋利避害,开辟新的学术天地。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最适合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的一项是(3分)
A.对《水经注》进行辑补、校对和注释
B.研究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
C.考证《四库全书》的底本及成书过程
D.分析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的变化及其成因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  学者科奇对数字人文提出了批评,认为“思维体验和文字表达是人文研究和人文教育的精髓,而数字人文的出现很有可能使这样的目标落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小说《地泉》是作家阳翰笙的代表作。上世纪30年代《地泉》再版之际,阳翰笙邀请作家茅盾为其作序。茅盾在文中直言不讳:《地泉》“缺乏对于社会现象全部的、非片面的认识”“缺乏有感情地去影响读者的艺术手腕”。为人作序,像茅盾这般指出作品不足,而且言辞如此犀利者,并不多见。在再版后的《地泉》一书中,阳翰笙不仅全文收入这篇序言,还收入了其它几篇含有批评意见的文章,目的就是“使我及本书的读者,都能从他们正确的批评中,得到些宝贵的教训”。
焦菊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总导演,曾针对戏剧界过于看重明星效用现象提出批评。他认为,即使靠明星赢得了眼前的票房,但从戏剧艺术的长远健康发展看,也得不偿失。所言理性中肯,并不怕薄了那些熟识的舞台明星的情面,对当时一味追逐明星的舞台倾向发出了清醒之声。
这表明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镜子与良药。今天,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层出不穷,尤为需要文艺评论增强朝气锐气,更好发挥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是来自文艺现场的呼唤,也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必然要求。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首先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对文艺评论者来说,具备批评精神,意味着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作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不能碍于情面,避而不谈,要客观公正地从作品出发,对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判断与评价。事实证明,那些不痛不痒、回避问题的文艺评论,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终将行之不远。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作家艺术家来说,具备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能够帮助自己客观认识创作得失,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和思想认识水平。对读者观众来说,通过批评性的意见,能更全面地认识文艺作品,更深入地理解文艺现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有洞见的文艺锐评更能得到受众的信赖珍视和自发传播。倡导批评精神、强化褒贬甄别功能的文艺评论,还有助于营造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要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根基。评论者要能够从思想、艺术等多个维度,对文艺作品做出精到的分析,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肯定优长,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在20世纪戏曲艺术的现代转化中,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所以能够去芜存菁、重获新生,一些理论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评论引导功不可没。
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还要走出书斋和自我的小天地,深入广阔的文艺现场。只有深入文艺现场,文艺评论者才能逐步培养起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敏锐的感受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才能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及时捕捉到文艺创作、文艺生态与文艺思潮的新动向与新气象。这样写出来的文艺评论,也就跳出了“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等窠臼,言之有物、生机涌动,更容易引发共鸣,让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着文艺的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离不开强有力的文艺评论。增强朝气和锐气,新时代文艺评论必将大有可为。
(摘编自徐馨《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
材料二:
“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是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但事实上,因为利益和偏好而对文艺作品进行无原则吹捧和无根据棒打的现象却总是存在的。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就在《骂杀与捧杀》中就批评过这种“骂”与“捧”的乱象,并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人都是评论者成为现实,公号、微博、短评、短视频、弹幕等,构成文艺评论的大千世界。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动机、个人偏见、商业竞争的驱动,骂杀和捧杀现象常常出现。其恶果在于,扰乱文艺评论的生态,混淆观众和读者的视听,引发种种人为的对立和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文艺界的公害,不仅影响到创作生产者的利益,而且也伤害了观众和读者的权利。
这种骂杀和捧杀,其共同点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罔顾理性。有的对文艺作品过度拔高,甚至举劣为优,“艺术创新”“史诗”“才华横溢”“艺术高峰”“黑马”等帽子满天飞,背后其实反映的往往是票子、圈子、面子这所谓“三子”的利益;有的则是对文艺作品大打出手,指责作品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剧集才刚刚开播、电影还没有上映,他们只是根据演职员名称、幕后消息、映前广告等就盖棺定论,背后反映的往往是个人好恶、博眼球动机和种种不可告人的商业利益。与此相关,还有完全主观的选边刷高分和选边刷低分,党同伐异、硝烟弥漫,造成评论生态的种种不健康乱象。创作者们深恶痛绝,观众读者嗤之以鼻。
(摘编自尹鸿《肃骂杀捧杀之乱象,倡风清气正之评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茅盾坚守文艺评论的道德底线。“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直言不讳地对阳翰笙的小说《地泉》提出了批评意见。
B. 文艺评论者须具备批评精神,敢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作品,这样才能发挥文艺评论激浊扬清、褒贬甄别的作用
C. 文艺评论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人人都是评论者已成现实,文艺评论的生态因而遭到破坏,引发人为的对立和冲突。
D. “骂杀”和“捧杀“表面上是矛盾的两种现象,但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只顾利益,只讲立场,罔顾事实与理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评论者倘碍于情面,就会对所看到的问题避而不谈,甚至会把“史诗”类高帽冠于劣质作品。
B. 文艺评论一旦失去朝气和锐气,也就会缺乏批判精神,不利于促进文艺生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C. 若抱“躲进‘书斋’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态度,文艺评论者就难跳出“自说自话”“隔靴搔痒”的窠臼。
D. “骂杀”和“捧杀”现象扰乱了文艺评论生态,几乎成为文艺界的公害,文艺评论者应该自律。
3. 下列选项中,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引用关于良药的名言,论证了文艺评论能够帮作家艺术家客观认识自己,让读者观众全面认识作品。
B. 材料一举20世纪戏曲艺术重获新生之例,表明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需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根基。
C. 材料二引用鲁迅话,论证了那种基于自身利益与偏好的骂杀与捧杀乱象由来已久,并使文艺批评失去威力。
D. 材料二用两个“有的”一个“还有”,列举了三种情况,使读者对骂杀与捧杀的乱象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两则材料都是文艺评论,但论述的角度和论述内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熟悉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生态宜居需要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乡风文明需要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治理有效需要农民具备法制观念、掌握法律常识。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乡村振兴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落后文化的不良影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少扶贫干部发现,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有的贫困群众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开展劳务输出;有的长期享受扶贫待遇,“等靠要”思想严重……可以说,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十三五”时期,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但要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我们久久为功,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普及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一代农民。
乡村振兴需要用文化凝聚人心。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只有农民人人参与,才能使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明白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懂得自己既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增强自觉性。通过文化“铸魂”,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在生活方式上、在价值追求上统一到中央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上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多彩的非遗技艺、古朴的古村古镇、独特的民俗风情、优美的自然景观……都是文化产业的要素,经过产业化开发就可以成为致富之源。位于成都市附近的明月村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会游客云集,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拥有数十座风格各异的非遗工作坊,聚集着上百位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艺术家,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村、文化村。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明月村迅速脱贫,不但村民家家住上小洋楼,村容村貌也大为改变,绿水青山、翠竹鲜花,处处透露着优雅整洁,让明月村赏心悦目,成为度假胜地。
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一种良好的文化熏陶下,即使是落后分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改变。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俗,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往来负担沉重,封建迷信活动有所反弹,流行打牌搓麻将等娱乐活动……迫切需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摘自人民日报《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有删改)
材料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自身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
提高教育水平。乡村振兴离不开知识和人才,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高校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一方面,探索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广大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持续开展支教行动,逐步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深度推进校地合作,拓宽教育扶贫途径,借助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促进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乡村教育资源。鼓励高校师生开展农耕文化、民间文化研究,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乡村开展体育、美育活动,送文艺演出下乡,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此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乡村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
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村是充满希望的土地,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需要更多优秀涉农人才。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一是培养涉农综合型人才。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将招生计划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用好专项计划招生政策,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二是引导师生服务乡村。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技特岗计划等项目,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向基层下沉。选送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中青年教师、科技服务团,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三是提升基层人才综合素质。统筹规划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提升基层干部、农民、教师、医生等群体的素质能力。
(摘自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支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支撑,这就要求农民要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制观念。
B.根深蒂固的落后文化观念是脱贫攻坚的一大障碍,因此振兴乡村需要普及先进文化,消除落后的文化观念所带来的思想保守落后。
C.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文化“铸魂”,巩固脱贫成果、建设幸福美好的新农村。
D.农村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只有经过产业化开发才能成为农民的致富之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村振兴需要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改变腐朽落后的乡村习俗,创设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B.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我们消除落后文化观念来巩固。
C.当前农村已经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摒弃传统陋习,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D.为了有效提高教育水平,高校只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就能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项( )(3分)
A.山西省委宣传部委派摄影家张国田打造了“前沟之恋”、“禾田小镇”等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扶贫项目。
B.陕西袁家村自2007年始兴起旅游,如今游客百万,资产已经过亿,被奉为乡村旅游黑马之典范。
C.乡村振兴青年菁英班旨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领军人才,为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的“三农”人才。
D.毛城子镇成立了吉林省首家乡镇文联,文联下设二人转、大秧歌、民俗、音乐、诗词、书画摄影6个协会,共有会员1105人。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假如你是来自农村的在校大学生,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将如何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服务?(6分)
 
 
(四)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京剧音乐与京剧剧本文学、表演、舞台美术、服装等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京剧艺术形式。京剧音乐是京剧艺术的根本基础。京剧音乐的唱腔、念白、曲牌、打击乐等四大部分,贯穿于京剧艺术的全部过程之中。
当我们论及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程时,往往首先谈到的是声腔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会如数家珍地从昆、弋两腔的相互竞争,叙述到高朗亭“三庆”等徽班进京、汉调入京、皮簧腔结合等等。在区分京剧流派时,似乎也主要以其唱腔的风格特征为标准。也就是说,唱腔不仅在京剧音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在整个京剧艺术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占有极其特殊、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京剧艺术发展至今天,的确已经形成了以“唱”为中心的艺术风貌。无论是传统剧目或是现代剧目,其主要表演形式还是通过角色的扮演者,唱出剧中人物的丰富思想感情,唱出剧情的来龙去脉,唱出一个故事。
在我国戏曲剧种音乐的形成发展史中,京剧音乐的形成发展史极具特殊性。我们知道,在我国300多个剧种里,绝大多数剧种都是从当地民歌、说唱或歌舞音乐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然而,京剧则是在对民间多种艺术有了长期吸收,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长期继承和发扬,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的徽、汉、昆等剧种基础上的直接继承,是北京地区多种外来声腔、剧种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晶。京剧除了没有像中国整个戏曲艺术发展史上那样渐变的过程外,在构成戏曲形式的诸因素中,也没有经历过像某一个剧种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缓慢发展历程,而是在许多本来就已经成熟的剧种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也有一个丰富、提高、融化、融合的过程,也有孕育、确立、成熟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在逐渐发展中才拥有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毕竟是对完整、成熟艺术的继承。如京剧声腔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皮、簧两腔,它们在京剧艺术形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合流,就已经形成了后来京剧艺术中完善的“唱腔”。还有“四平调”“昆腔”“吹腔”等腔调,都不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所以,如果要谈及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史,则应该主要以构成京剧的各种声腔为线索,同时,这样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京剧以“唱”为中心的历史原因。
虽然京剧的形成发展历史并不算长,然而,关于其确切的形成年代和发展历史却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京剧的历史应从清乾隆年间的第一个徽班进京时算起。第二种看法是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不言而喻,是由于这个时代出现了老“三鼎甲”之首的“大老板”程长庚。第三种说法则认为京剧的形成应始于清同治年间,其理由是这个时代的京剧名家谭鑫培,规范统一了京剧的音韵,并确立了京剧艺术的表演规范形式。目前的这几种说法的确也都有其各自的道理,其实,这也正是京剧艺术所经历过的发展历程。但是,那种片面地强调谁为京剧的第一代演员,谁又应是京剧代表人物的认识观念,就京剧历史发展的特殊过程来看,似乎是行之不通。同样,或者把另外其他阶段哪些人物尊为整个京剧艺术的代表都行不通是一个道理。我们知道,北京不仅是赓衍了几百年的京华之地,而且,更是一个北方诸省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自清初以来,各地的剧种、戏班相继不断流入北京,形成了北京地区戏曲活动繁荣的局面,也有所谓“京腔”之称。但是,这不是京剧的命名,京剧名称的命名来自上海。虽然,在许多有关京剧形成史的著作中,有的也对京剧艺术的形成作了几个阶段的分段论述,但是,大多未见进一步阐述,特别是没有明确提出对京剧艺术的时代划分问题。如果我们把京剧的形成发展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也许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全面认识京剧艺术的发展形成历史。
(摘编自张文君《论京剧艺术的发展》)
材料二
王评章先生认为,“在当代文化一体化、同化的形势下,戏曲除了创新以追随时代,还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评章先生提出的“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无疑为“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京剧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回顾近三十年来,京剧乃至戏曲的改革,触及最多和改变最大的大致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剧本文本文学性的提升,二是对于剧本思想性、哲理性的开掘,三是对于综合舞台表现形式多元化的探索(包括灯光、服装、道具、音效),从而把展示、表达编导者的“主体意识”和“当代意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笔者并不反对京剧乃至戏曲的改革与创新,同时,也不反对当今戏曲作品在适当程度上提高文本的文学性以及对主题深化和哲理追求的探索。但在新编创时,如果对剧本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过度开掘,就会使京剧在实际的舞台呈现及观赏性上受到伤害,从而对京剧表演艺术可以反复观赏且常演常新的品鉴与赏玩属性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不仅会使京剧的属性与品格发生质的改变,更会使京剧的审美特征与京剧观众的欣赏习惯发生偏离和脱节。正如季国平先生所说,“用话剧等形式简单甚至是粗暴地改造戏曲,盲目‘创新’,去程式化和行当化,丢失了戏曲的本体;盲目追求‘精品’,从编导、音舞甚至表演,请来各路‘神仙’,因不熟悉剧种,消解了戏曲及其剧种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如此‘创新’的结果,注定是‘千人一面’‘似曾相识’。”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在创新的同时,更应坚守京剧在艺术、历史、民族和文化等方面的核心价值。
 (摘编自刘新阳《“文化全球化”时代下京剧艺术核心价值的坚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剧音乐与文学、表演、美术等有机结合,构成了完整、系统的京剧艺术形式,没有京剧音乐的发展,也就没有京剧艺术的发展。
B.文章首先论及京剧声腔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因为它不仅在京剧音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且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发展也极为重要。
C.关于京剧确切形成年代的说法目前有三种,这些说法虽各有道理,但这种主要以京剧代表人物来认识京剧历史发展的观念又是片面的。
D.在编创京剧新剧目的过程中,一旦对剧本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有所开掘,就会使京剧的属性与品格发生质的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百多年来,京剧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汪(桂芬)派、余(叔岩)派等,不同唱腔的风格特征是区分不同流派的标准。
B.我国绝大多数戏曲剧种都是从当地民歌、说唱或歌舞音乐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但京剧音乐的形成发展有特殊性,其唱腔都不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
C.在许多有关京剧形成史的著作中,关于京剧确切的形成年代和发展历史众说纷纭,因为相关资料保存不足等历史原因,这一问题已经无法阐述清楚。
D.假使本为民族古典艺术的京剧发生嬗变,走上了与西方戏剧“趋同”的发展道路,京剧最终将面临自身价值的迷失及被其他艺术门类取代的可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能支持王评章提出的戏曲“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的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广泛吸收话剧、音乐剧等现代表演形式的优势,结合当代社会的文化需要,改革与创新京剧。
B.老一辈京剧剧作家熟悉京剧舞台、了解京剧程式化表演,创作出了《红楼二尤》等传世之作。
C.部分京剧作者以西方戏剧的框架模式为参照,使很多京剧新剧目成为“话剧加唱”的新模式。
D.从编导、音舞、表演各个领域邀请专家,结合当代青年观众的欣赏习惯,编创京剧新剧目。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第三段与第四段论证方式的不同。(4分)
5.材料二中称“京剧艺术”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这一说法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一)
1.D [解析]“技术和数据驱动是人文研究坚实的科学基础”不当,技术和数据驱动可以为人文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2.A [解析]B 项,《苏轼年谱》无法呈现杭州、密州、黄州等地的文学创作和发展情况。C 项,围绕时、地、人、事、文设计数据模板是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要求。D 项,充分条件关系不成立。
3.B [解析]了解魏晋诗歌版图的静态分布和动态变化需要结合地图技术,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最适合用数字人文技术加以解决。
4.运用层进(递进)式结构。(1 分)①首先提出问题,指出数字人文技术有助于突破和解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资料离散和时空分离两大难题。(1 分)②接着分析问题,具体分析文献资料离散的两种状态和和时空分离的两个层面。(1 分)③最后解决问题,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为例介绍运用数字人文技术解决两大难题的三个阶段。(1 分)
【评分标准】4 分。意思对即可。
5.科奇的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有失偏颇。①数字人文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数据、图表的泛化现象,这可能给思维体验和文字表达带来消极影响。②数字人文可以有效解决人文领域的某些研究问题,对人文研究和人文教育大有裨益。③保持人文研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点,提高研究者的人文学术修养,能有效避免数字人文产生的弊端。
【评分标准】6 分。本题须辩证分析,若只肯定或否定,最高得3 分;若辩证看待其观点并分析,答出两点得5 分,答出三点得6 分,意思对即可。
(二)
1. C 因果关系不当。
2. A过于绝对。
3. A 扩大了范围
4. ①材料一先列举两个事例,指出文艺评论的作用,进而引出论点:要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
②接着从并列的三个方面,运用比喻论证、引证、例证等手法论证了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的方法。
③最后一段收束全文,指出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锐气在新时代的意义。
5.①论述角度:材料一从正面论述,材料二从反面论述。
②内容的侧重点:材料一重在论述如何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材料二重在批判骂杀与捧杀的乱象。(意思对即可。)
(三)
1.D项“只有……才……”条件关系太绝对。
2.A项正确,B项“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贫困”不当,原文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缺少“整体”不符合事实;C项“已经”不符合事实;D项“只要……就……”太绝对。
3.B项是乡村振兴,没有突出文化
4.①开门见山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的中心观点
②结构上采用总分式:先总说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基础作用,再从消除落后文化、凝聚人心、发展文化产业、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尚等方面具体阐明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③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采用举例论证,举“明月村”为例,证明开发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可以致富;采用引用论证,引用古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论证落后分子也会因为受到良好文化熏陶而发生改变。
④论证语言概括、简洁: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文化对乡村振兴的通。(任举一例,合适即可)
(共4分,每点2分,列举特点并加以阐明各1分)
5.①引进先进的文化支撑乡村振兴
②消除落后文化,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俗
③带领村民开发(继承、创新)乡土文化和农耕文化
④寒暑假赴乡村开展体育、美育、文艺活动。(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得6分)
重在批判骂杀与捧杀的乱象。(意思对即可。)
(四)
1.D(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如果对与剧本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哲理性过度开掘,就会使京剧在实际的舞台呈现及观赏性上受到伤害”可知,“过度开掘”是“使京剧在实际的舞台呈现及观赏性上受到伤害”而非“有所开掘”就“使京剧的属性与品格发生质的改变”。)
2.D(A 项,材料一第二段为“在区分京剧流派时,似乎也主要以其唱腔的风格特征为标准”,选项中“不同唱腔的风格特征是区分不同流派的标准”过千绝对。B项,材料一第三段为“如京剧声腔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皮、簧两腔,它们在京剧艺术形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合流……还有'四平调’'昆腔’'吹腔’等腔调,都不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选项表达为“其唱腔都不是在北京地区形成的”,扩大范围。C项,“因为相关资料保存不足等历史原因”千文尤据,且“这一问题已经尤法阐述清楚”过千绝对。)
3.B(王评窜先生认为,“在当代文化一体化、同化的形势下,戏曲除了创新以追随时代,还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A、C、D三项从不同角度陈述了当代戏曲“创新以追随时代”的若干表现。B项最能支持王评窜提出的戏曲“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的观点。)
4.①第三段是采用立论的方式。(1分)先摆出观点:京剧音乐的形成发展史极具特殊性;然后将京剧与其他剧种对照,指出京剧是对完整、成熟艺术的继承;最后举声腔艺术的例子来佐证观点。(1分)。②第四段是采用驳论的方式。(1分)先就“京剧确切的形成年代和发展历史”提出三种不同的说法;然后对这几种说法进行驳斥;最后提出“把京剧的形成发展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的解决办法。(1分)
5. “京剧艺术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是因为:①京剧音乐是京剧艺术的根本基础,唱腔在京剧音乐中占主导地位,(1分)京剧音乐融合了昆腔、飞腔、秦腔、汉调、皮簧腔等各种唱腔。(2分)。②从京剧音乐发展的特殊性来看,京剧是对完整、成熟艺术的继承;(1分)而这些被继承的剧种,如徽、汉、昆等剧种对民间多种艺术有了长期吸收,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了长期继承和发扬,京剧是北京地区多种外来声腔、剧种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晶。(2分)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