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高三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年5月浙江省最新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86.00 KB
整理时间:
2021-05-23
文件简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热衷于吐(tǔ)槽城乡生活方式切换带来的尴尬,惋惜于年俗差异的消失和集体仪式感的破碎,但我们依然年复一年地翘(qiáo)盼着回家。
B.经过缜密擘(bò)画,浙江高举“诗路文化带”的大纛,着(zhuó)手打造“三带一体”名片--浙学魅力人文带、诗画山水旅游带、“两山”实践标竿生态带。
C.西湖汇聚了历史上众多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成为中国传衍(yǎn)至今的佛教、道教等悠久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泠(lín)印社。
D.老街也曾有过别样的繁华与喧嚣,而如今那些墙角爬着的藤蔓(màn)、半枯的豆荚(jiá),正沿着老墙攀爬,仿佛要刺破重重壁垒,遥望墙外的世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哪儿”旅游网数据显示,春节前后,全国有127个城市的景区门票预定量增长超过约1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景区门票预定量增长最快。
B.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时表示,各地学校要适度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C.网友称,“累丑”就是短时间内五官、体重、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高强度劳动,无论是拍照还是照镜,都没有青春焕发的活力,看起来很呆很丑。
D.经过20年的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在目标定位、服务方向、学科往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趋于稳定,但仍然面临自身传统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学者 Richard Lehan 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甲)在他看来,“阅读城市是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理智的以及文化的阅读,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
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乙)此时,我们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活灵活现的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学科网可能既古老又新鲜。(丙)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B.质疑C.活灵活现D.生生不息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三、语言表达
5.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今年3月20日,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又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但没有出土一个文字,因此很难找到它和古蜀国的确切关系。
其中的黄金面具、纵目面具等文物图片一经流出,各媒体和网友们纷纷猜测说:“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吗?”““青铜大立人”手里举着“自拍杆”?”……考古专家们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最终,坚决地否定了“三星堆是外星文明”这一说法。
不过,关于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遗址的猜测是有迹可循的。三星堆遗址“纵目面具”的出土使人们联想这与蜀国主神蚕丛的联系。传说中,蚕丛及其氏族原本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用自己的纵目看见成都平原,于是带领氏族迁徙到成都平原。也许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制造了这副青铜纵目面具。
请用三个连贯的句子简要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60字。
6.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不超过50个字)
(2)请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并据此拟写一条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般人对于传统常有牢不可破的迷信。一句话经过几千年人所公认,我们就觉得它总有几分道理,比如“意在言先”“情感思想是实质,语言是形式”之类的话,都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现在我们说它是误解,一般人会问:“何以古今中外许多人都不谋而合地陷到这个误解中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许多人误解情感思想和语言的关系就因为有一个第三者--文字--在中间搅扰。语言是思想和情感进行时,许多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之一种,不过语言和其他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有一个重要的差别,它们与情境同生同灭,语言则可以借文字留下痕迹来,文字可独立,一般人便以为语言也可以离开情感思想而独立。其实语言虽用文字记载,却不是文字。在进化阶段上,语言先起,文字后起。原始民族以及文盲都只有语言而无文字。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符号和所指的事物是两件事,彼此可以分离独立。由此,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是人为的,习惯的,而不是自然的。
有人也许要问:除了惊叹语类和谐声语类之外,语言又何尝不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呢?比如“饭桶”两个字音和它所指的实物也并无必然关系。这个实物在各国语言中各有各的名称,便是明证,写下来的符号模样是文字,未写以前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也还是文字。语言和文字未必有多大差别吧?
这番话大体不错,不过分析起来,也还有毛病。口里说的声音或心里想的符号模样(字形),就其为独立的声音或符号模样而言,还是文字,还不能算是语言。语言是由情感和思想给予意义和生命的文字组织。离开情感和思想,它就失其意义和生命。所以语言所用的文字,就其为文字而言,虽是人意制定,习惯造就的,而语言本身则为自然的,创造的,随情感思想而起伏生灭的。语言虽离不开文字,而文字却可离开语言,比如散在字典中的单字。语言的生命全在情感思想,通常散在字典中的单字都已失去它们在具体情境中所伴着的情感思想,所以没有生命。文字可以借语言而得生命,语言也可以因僵化为文字而失其生命。活文字都嵌在活语言里,死文字是从活语言所割下来的破碎残缺的肢体,字典好比一个陈列动植物标本的博物馆。
语言对于情感思想是“征候”,文字对于语言只是“记载”。语言可有记载,而情感思想通常无直接的记载。但是情感思想并非不能有直接的记载。留声机蜡片上所留的痕迹,电气反应测验仪上所指的度数,都是直接记载情感思想的。文字对于语言的关系其实还没有这些器具所记载的痕迹,对于情感思想之密切,因为同样语言可用不同的文字符号代替,而同样情感思想在上述各器具上所记载的痕迹是不能任意改动的。我们把这类痕迹和情感思想混为一事尚且不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事于理更说不通了。
一般人误在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事,看见世间先有事物而后有文字称谓,便以为吾人也先有情感思想(事物)而后有语言;看见文字是可离情感思想而独立的,便以为语言也是如此。照这样看法,世学间就先有情感思想,而后用本无情感思想的语言来“表现”它们了,情感思想便变成实质,而科语言配合的模样就变成形式了。他们不知道,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网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语言本是平行一致的,并无先后内外的关系。如果他们肯细心分析,就会知道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减)
7.下列对材料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语言,是一种文字组织,也是情感和思想进行时发生的诸多生理和心理变化中的一种。
B.活文字都嵌在活的语言中,死文字往往是从活语言割裂出来的残缺不全的肢体。
C.语言本身是自然创造的,随思想情感起伏生死,离开思想情感就失去意义。
D.“意在言先”“文字可独立”,这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合理的,另外一种是学习者的误解。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既然世间先有事物而后有文字称谓,那么人类的语言自然是在思想情感之后产生。
B.“饭桶”这一实物在各国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表示,足以说明语言和文字没有多大区别。
C.散在字典中的单字没有生命,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在具体语境中所体现的情感思想。
D.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相较于电气反应测验仪上所指的度数与情感思想的关系更为密切。
9.如何消除情感与语言关系的误解?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残废人
莫泊桑
这件奇遇大约发生在一八八二年。
我刚在一节空车厢里安顿下来,车门打开了,我听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
“请您心,先生,这儿正好处在铁路交叉点上,踏脚板非常高。”
车门两旁的皮吊上出现了两只手,接着露出一个戴着一顶圆礼帽的脑袋,随后一个肥胖的身躯跟着慢慢地升上来,两只脚踩在踏脚板上发出一种手杖击地的声音。
当这个人的上半身进了车厢以后,在他松软的裤管里,出现了一条涂成黑色的木腿的末端,紧接着另一条同样的木腿也上来了。
一个仆人把一堆东西送上车来,说道:
“统统在这里了,先生。一共五件,糖果、玩具娃娃、鼓、枪和鹅肝酱。”
“好了,我的孩子。”
“一路平安,先生。”
他大概三十五岁左右,头发却几乎全白了;他佩着勋章,蓄着小胡子,非常肥胖,患有那种容易气急的肥胖病。
他揩了揩额头,看着我,红着脸①说:
“抽烟妨碍您吗,先生?”
“不,先生。”
这眼神,这声音,这面孔,我都熟悉。但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的呢?我肯定遇到过这个人,和他谈过话,握过手。
而他这时也在凝视着我,就像一个人想起了什么,却又没有完全想清楚那样。
“我叫亨利·邦克莱尔,法官。”我自己说道。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
“哎呀!不错,我是在普安塞尔家里遇到您的,那还是战前老早的事,算起来已经有十二年了。”
“是的,先生!……啊!啊!您是勒瓦利埃尔中尉吧?”
“是的,也就是后来的勒瓦利埃尔上尉——一直到我失去两只脚为止……一发炮弹飞进来,两只脚一下全报销了。”
我已经完全回忆起当年见过的那个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小伙子,由于他领跳沙龙舞时那种狂热的劲头,敏捷的动作和潇洒的姿态,人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把他叫做“龙卷风”。一张年轻姑娘的面孔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她的名字也像爆竹炸裂一样在我的头脑里忽地现出来:德·芒达尔小姐。可现在我已完全记起来了:当我遇到这个年轻人时,年轻姑娘正爱着他,别人说他们就要结婚了。他自己也显得非常痴情,非常幸福。
看着他头顶的糖果、玩具娃娃、鼓、枪和鹅肝酱,一部小说在我脑海里编成了。在我的这部小说里,这个在战争期间被截去双腿的军官,在战后又找到了他的未婚妻;而他未婚妻理所当然地信守诺言,仍旧委身于他。我认为这样的事很美,但也普通得很,就像人们觉得那些小说或剧本里的献身精神和圆满的结果很普通一样。
后来,我突然又产生另一个假设来代替前面的假设,这个假设缺少诗意,却很现实。那就是,说不定在战前,在炮弹炸断他的双腿这一可怕的不幸事件发生以前,他已经结婚了。因此她虽然悲痛万分,却不得不逆来顺受,接受这一不幸的事实:照顾、安慰、支持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当初离家时是那么身强力壮,英俊潇洒,回来时却失去了双腿,不得不呆着不动,只能发些于事无补的脾气,成为一个注定要胖得臃肿不灵的可怕的残废。
我突然产生一种欲望,想了解他的这段故事。他现在是幸福呢,还是受着痛苦的折磨呢?这一欲望开始时很微弱,后来越来越强烈,最后简直到了不能克制的地步。
我脱口而出问他道:
“您做父亲了吧?”
他回答道:
“没有,先生。”
我顿时觉得很窘,于是我接着又说:
“很对不起。我是因为听到您的仆人提到玩具才这么想的,偶然听到一句话便想当然地下了结论。”
他淡淡地笑了一下说:
“没有,我连婚也没有结过呢。过去也只是停留在准备结婚的阶段。”
我装出突然记起了的样子:
“啊!……不错,当我认识您时,您已经订了婚,您的未婚妻好像是德·芒达尔小姐吧?”
“对的,先生。您的记性真好。”
我突然胆子大得出奇,紧跟着又说道:
“对了,我记得好像也听说过德·芒达尔小姐后来嫁给了一位……先生……”
他泰然自若地说出了这位先生的名字:
“德·弗勒雷尔先生。”
“不错,正是这个名字!不错……我还记得有关这方面的议论,听到过人家讲到过您受到的伤害。”
他红着脸②。那浮肿的,由于一直充血本来已经很红的胖脸,现在颜色更加深了。
他怒气冲冲地回答,突然之间充满激情地说道:
“先生,谁要是把我的名字和德·弗勒雷尔太太的名字联在一起,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我失去双腿,从战场回来时,咳!我再也不能,绝对不能接受她做我的妻子了。这怎么可能呢,先生?一个女人结婚,可不是为了炫耀她的宽厚大度,而是要生活。她要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和这个男人厮守在一起。如果这个男人是畸形的,像我一样,那就等于在她一结婚时就判自己终身的苦刑了!啊!我理解,我赞赏这种自我牺牲、忠贞不渝的精神,但这一切得有个限度;我不允许一个女人舍弃她原来希冀的幸福的一生,舍弃她所有的快乐和梦想,来满足公众舆论的赞扬。当我听到我的木腿和拐杖击打在我的房间的地板上,每走一步都发出像压榨机一样的声音时,我愤怒得要掐死我自己。您认为一个人能同意一个女人去忍受这种连他自己也忍受不了的痛苦吗?再说,您会觉得我这双木腿很漂亮吗?”
他说完了。我突然问他:
“德·弗勒雷尔太太有孩子吗?”
“有,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我带的这些玩具就是给他们的。她和她的丈夫待我都非常好。”
列车进入车站,停了下来。
我正要伸出手臂帮助这位残废军官下车,这时从打开的车门外伸进两只手来:
“您好,亲爱的勒瓦利埃尔。”
“啊!您好,弗勒雷尔。”
在男的身后,那个女人在微笑着;她容光焕发,喜气洋洋,看上去依然很美丽,正用她戴着手套的手指示意问好。一个小女孩在她身旁快活地蹦蹦跳跳,两个小男孩则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他们的父亲正从车厢网架上取下来的鼓和枪。
这个残废人一下到站台上,几个孩子马上都来抱吻他;而小姑娘为了表示亲热,用她的小手抓住他的一只拐杖上涂漆的横档,就像握着和他并排走的大朋友的大拇指似的。
我不禁微笑了起来。
(选自《莫泊桑小说集》,有删改)
10.理解文中两处加点短语“红着脸”的含义。
红着脸①:
红着脸②:
11.小说为什么不惜笔墨叙写“我”对勒瓦利埃尔的婚姻设想?
12.分析本文的叙事特色。
13.末段“我不禁微笑了起来”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捉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选自《昌黎先生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 举用:被举荐任用
B.四海岂尽无虞 虞:料想
C.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 吊:慰勉
D.渎冒威尊 渎冒:亵渎,冒犯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周公以圣人之才 洎牧以谗诛
B.其所求进见之士 其皆出于此乎
C.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极力铺陈周公的治绩,有力地突出了周公“吐哺握发”行为的难能可贵,刻画了周公求贤若渴、谦虚纳才的形象。
B.作者向宰相表明,自己上书、拜访不得结果,却始终坚持,不愿放弃,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报国忧天下的赤诚之心。
C.作者直接批判了宰相对待人才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不重视人才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将会退隐山林的心志。
D.本文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据理直言,内容上古今对比,句式整齐中见错落,体现了韩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的风格。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不 惟 不 贤 于 周 公 而 已 岂 复 有 贤 于 时 百 执 事 者 哉 岂 复 有 所 计 议能 补 于 周 公 之 化 者 哉 然 而 周 公 求 之 如 此 其 急 惟 恐 耳 目 有 所 不 闻 见 思 虑 有 所 未及 以 负 成 王 托 周 公 之 意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
(2)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自述①
(宋)苏轼
凉罩碧纱厨②。一枕清风昼睡余。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③愚。
(注)①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请求外调,时任徐州知州。②罩、厨:竹席、帷帐。③一味:一向。
19.词中“口口”一词点出了写作所处的季节,“衙”与“口口”一词则点出了词人为官的身份。
20.有人评价此词情感“洒脱与沉郁”并存,请赏析词人是怎样表达这两种情感的。
八、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材料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
(注)①时:随时而变。
21.材料一中的“谅”意思是_________,材料二中的“狷”意思是_____
22.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孟子这样评价的理由。
九、句子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子曰:“为政以德,______,_________。”(《论语》)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十、材料作文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滤镜是神奇的存在,生活中它无处不在,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滤镜可以过滤各种不需要的因素,让图像达到美化效果。
滤镜能够滤去杂质,让我们看见世间的美好;但是有时也会让我们看不清真相,迷失方向。
对于生活中的“滤镜现象”,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及其内涵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验和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A
【详解】
1.A.B。“标竿”为“标杆”:C。西泠(líng);D。藤蔓(wàn>。
2.D
【详解】
4.D。A.“超过”后不能跟约数;B。“提升”和“方法”“形式”不搭配,应为“改变”;C。“累丑”就是什么?缺少搭配的宾语。
3.C
4.A
【详解】
2.C。C。“活灵活现”使用错误,按语意及逻辑,应为“真真切切”。活灵活现:也说活龙活现。形容描绘生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不适用于亲眼所见。A及其:以及它(他)的。使用正确。B。质疑:提出疑问或怀疑。使用正确。D。生生不息: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息:没有终止。形容事物不断地生长、繁殖。使用正确。
3.A.A.句中的冒号应为破折号,或者将“文化的阅读”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注意冒号的提示范围。)
5.三星堆出土的重要(神秘)文物引发众多猜测,无根据的“外星文明”之说被专家否定,而认为是古蜀国遗址的猜测有迹可循。
【详解】
略
6.(1)示例:漫画中一左一右两个人一边用手对中间的人指指点点,一边用如刀的舌头将他切割成了头、上身、下身三部分。
(2)示例:
①揭示语言暴力伤人至深的社会现象。(意到即可)
②宣传语:例1:语言就是你的名片,请好好说话!例2善言赠人,暖胜布帛:暴语伤人,深于矛戟。例3:恶语伤人如冬寒,善言温馨似春暖。
【详解】
略
7.C
8.C
9.①祛除对某些固有传统的迷信意识。
②破除第三者—一文字的干扰。
③对于语言实质(形式)与情感思想实质(形式)的关系,要仔细探究分析。
【详解】
略
10.红着脸①:不好意思、抱歉,写出了勒瓦利埃尔对他人的礼貌与尊重。红着脸②:着急、生气,写出了勒瓦利埃尔急于辩解的样子。
11.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勒瓦利埃尔婚姻的结局。
②情节上承上启下,既照应上文对勒瓦利埃尔的描写,又引出下文打探真实情况的情节。③与文末真实情况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勒瓦利埃尔的高尚人物形象。
④借“我”的设想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丰富了小说内容,为最终情节的反转充分蓄势。
12.①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使故事更为真实。
②运用大量对话推进故事情节,叙事简洁快捷。
③巧用陡转的手法,最后的结局出乎“我”的猜想,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主题更突出。
④叙述时空高度集中。故事由勒瓦利埃尔上车开始,下车结束,使小说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13.①赞美了男女主人翁伟大而深刻的爱,前者因为爱而成全,后者因为爱而接纳。
②看到两家人不顾世俗、亲如一家,“我”感到欣慰,对勒瓦利埃尔命运的担忧也消散了。
③赞美了勒瓦利埃高尚无私、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为了德·芒达尔小姐幸福,主动解除婚约。④赞许了勒瓦利埃尔在牺牲女性以成就男性的传统社会中做出的大胆改变。
14.B
15.C
16.C
17.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
18.(1)天下的可以称为礼、乐、刑、政的教化制度,难道都已整理修定了?社会风俗难道都已变得厚道淳朴了?
(2)我等候回音已四十多天了。连续两次上书,可我的志向仍然不能实现,多次登门求见,但都被您的看门人谢绝了。
【详解】
略
19.凉章 使君
20.(1)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洒脱的心情。借“凉颦”“一枕清风”衬托出了昼眠的舒适、心情的闲适;“徐徐”细节描写,写出词人因官府无事、有大量时间读书的洒脱与快乐。
(2)词的下阕写出了词人沉郁的心情。“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写出词人欲辞官归乡的想法和对官场的厌倦。;运用反语,说自己无才无术,一向蠢笨,抒发了自己不得志的愤懑。
【详解】
略
21. 信,这里指小信。 猬,性情褊急而学科网孤介自守。
22.①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肯定了管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表现了孔子评价人物的灵活性。
②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如果“中行”之士不可求,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但一定要和积极向上的狂放之人或不肯做坏事的猾介之人结交。说明孔子在人际交往上既有变通又有原则性。所以,孟子认为孔子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审时度势,是“圣之时者也”。
【详解】
略
23.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