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高三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2023年高考真题全国甲卷文言文导练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8.42 KB         整理时间:2023-11-17
文件简介:
2023年高考真题全国甲卷文言文导练
学生版
【导读】
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内容思想上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文体上保持了2022年的古代述事说理散文,以复合文本形式朝着新高考靠拢,这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命题上在求稳的同时,增强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有变:文言文断句题由客观选择变为主观作答,切实考查学生文言的句读能力,此外文化常识考查回归,词义理解题依旧是衔接教材基础知识,文意概括分析题和翻译题考查形式保持不变。本题体现了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助力新老高考平稳对接,迎接新高考平稳落地。
【原题呈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 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 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 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恐让母亲伤心。
B. 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
C. 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
D. 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挖空训练】
周尧卿,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子余。其先( )汝阴人。尧卿警悟(机警聪明。)强记( ),七岁善( )赋诗,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以学行( )知名。天圣二年(“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天圣二年是公元1024年。)登(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积官(累积官衔和爵位。)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 )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忧愁哀伤。)如成人,见母氏则抑( )情忍哀,不欲伤其意( )。母异( )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 )多知孝养我矣。卒( )能孝养,志( )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同宗兄弟,堂兄弟。),尤笃( )有爱。执母丧(执丧,奉行丧礼,守孝。),倚庐(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三年,席薪枕块( ),虽( )疾病不饮酒食肉。或( )勉( )之以礼(状语后置句,正确应为“或以礼勉之”。),曰:“《礼》‘老病不止酒肉’(年老有病的人不需停止喝酒和吃肉。),意( )或不胜( )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 )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没有什么用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 )?”泫然( )流涕曰:“过是( ),虽( )欲( )竭力( ),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庄严持重。)不校(读作:jiào,意为不计较。),有慢( )己者,必厚为礼以愧( )之。居官禄虽薄,赒(读作:zhōu,意为周济救济。)宗族(同一父系的家族。)朋友,罄( )而后已。所至称治( ),民有去思(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尝知( )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杨纭入境,微伺( )刺史(部州监察长官。)善否,有被刑( )而耘苗(给禾苗锄草。)者,纭( )就( )询(询问。)其故( )。对( )曰:“贫以( )利故( ),为( )人直( )其枉(指理亏或违法的行为。),令(县令,此处指周尧卿。)不可欺( ),而我欺之,我又何怨( )?”纭至邑,不复他察( ),第( )以所闻( )荐( )之。庆历间,范仲淹举( )经行(举用人的科目名称,如“贤良方正”等。)可为师表(品德、学识上值得学习的榜样。),未及用而卒( )。尧卿之学,不惑( )传注(zhuàn 解释经籍的文字。),问(询问。)辨( )思(思考。)索( ),以通(精通)为期( )。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此处无实意,不翻译。)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 )志,是谓得之(指《诗》之真谛。)”。考(研究。)经指归( ),而见毛、郑(汉代《诗经》学者大、小毛公及郑玄的并称。)之得失,曰:“毛之《传》欲(想要。)简(简洁。),或( )寡( )于义理(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 ),或( )远(远离,引申为“违背”。)于情性( ),非“以意逆志’者也。是( )可以无去取( )乎?”其学《春秋》,曰:“左氏(指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著有《左氏春秋传》,又称《左传》。)记之详,得经之所以( )书( )者。”至三传(指《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 )邪?”  欧阳修以文表(石碑,此处作动词,树立石碑。)其墓曰:“若周君者,事( )生(指活着的人。)尽孝,居丧(守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 )长( )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真题训练】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 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 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 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恐让母亲伤心。
B. 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
C. 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
D. 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教师版
【导读】
材料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文中周尧卿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事母至孝、周济亲族、为官爱民。内容思想上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文体上保持了2022年的古代述事说理散文,以复合文本形式朝着新高考靠拢,这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命题上在求稳的同时,增强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协同性----有变:文言文断句题由客观选择变为主观作答,切实考查学生文言的句读能力,此外文化常识考查回归,词义理解题依旧是衔接教材基础知识,文意概括分析题和翻译题考查形式保持不变。本题体现了高考综合改革精神,助力新老高考平稳对接,迎接新高考平稳落地。
【原题呈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 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 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 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恐让母亲伤心。B. 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友,直到用完为止。
C. 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
D. 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对他褒扬有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挖空训练】
周尧卿,字(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子余。其先(祖先。)汝阴人。尧卿警悟(机警聪明。)强记(记忆力特别强。),七岁善(擅长。)赋诗,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到壮年,叫作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以学行(学问品行。)知名。天圣二年(“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天圣二年是公元1024年。)登(考中。)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积官(累积官衔和爵位。)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解释。)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忧愁哀伤。)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抑制。)情忍哀,不欲伤其意(内心。)。母异(意动用法,以……为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像这样。)多知孝养我矣。卒(最终。)能孝养,志(志气,意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同宗兄弟,堂兄弟。),尤笃(忠实。)有爱。执母丧(执丧,奉行丧礼,守孝。),倚庐(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三年,席薪枕块(席薪枕块: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虽(即使。)疾病不饮酒食肉。或(无定代词,有人。)勉(劝勉。)之以礼(状语后置句,正确应为“或以礼勉之”。),曰:“《礼》‘老病不止酒肉’(年老有病的人不需停止喝酒和吃肉。),意(内心。)或不胜(忍受。)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亲身。)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没有什么用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宾语前置,“苦自”。)?”泫然(读作:xuàn rán,意为水滴落的样子。)流涕曰:“过是(这个),虽(即使)欲(想要)竭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庄严持重。)不校(读作:jiào,意为不计较。),有慢(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使羞惭。)之。居官禄虽薄,赒(读作:zhōu,意为周济救济。)宗族(同一父系的家族。)朋友,罄(尽,用尽。)而后已。所至称治(治理的好。),民有去思(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尝知(掌管。)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杨纭入境,微伺(暗中伺察。)刺史(部州监察长官。)善否,有被刑(遭受刑罚。)而耘苗(给禾苗锄草。)者,纭(人名,杨纭。)就(接近。)询(询问。)其故(原因。)。对(回答。)曰:“贫以(因为。)利故(原因。),为(替。)人直(作动词,证明……是直的、有理的。)其枉(指理亏或违法的行为。),令(县令,此处指周尧卿。)不可欺(欺骗。),而我欺之,我又何怨(何怨,宾语前置,怨何)?”纭至邑,不复他察(他察,宾语前置,察他。),第(只是。)以所闻(听到的话。)荐(推举。)之。庆历间,范仲淹举(举荐。)经行(举用人的科目名称,如“贤良方正”等。)可为师表(品德、学识上值得学习的榜样。),未及用而卒(去世。)。尧卿之学,不惑(被动用法。被……所迷惑。)传注(zhuàn 解释经籍的文字。),问(询问。)辨(辨别。)思(思考。)索(搜寻,寻找。),以通(精通)为期(限,限度)。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此处无实意,不翻译。)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揣测)志,是谓得之(指《诗》之真谛。)”。考(研究。)经指归(主旨,意向。),而见毛、郑(汉代《诗经》学者大、小毛公及郑玄的并称。)之得失,曰:“毛之《传》欲(想要。)简(简洁。),或(有时候。)寡(少。)于义理(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详细。),或(有时候。)远(远离,引申为“违背”。)于情性(人情人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这。)可以无去取(舍弃或保留。)乎?”其学《春秋》,曰:“左氏(指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明,著有《左氏春秋传》,又称《左传》。)记之详,得经之所以(……的原因。)书(书写。)者。”至三传(指《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情感,志趣。)邪?”  欧阳修以文表(石碑,此处作动词,树立石碑。)其墓曰:“若周君者,事(侍奉。)生(指活着的人。)尽孝,居丧(守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学问。)长(擅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真题训练】
10.
答案:BDG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
“之”是代词,指代前文“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的内容,“母异之”主谓宾齐全,B后应断开;
“曰”是“说”的意思,习惯上“曰”后即D处断开;
“多”是“很、非常”的意思,修饰的是“知孝养”,“如此”是“这样”的意思,从语意上看,这是周母感慨儿子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因此“如此”后即G处应断开。
故BDG处需要断句。
11.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何怨”是宾语前置的用法,应为“怨何”。“安在”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多歧路,今安在”句意“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C.正确。
D.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意思是“住在迎接客人的旅馆里”,“逆”的意思是“迎接”,和文中的“逆”意思不同。
故选D。
12.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慢”是“轻慢、怠慢”的意思,因此周尧卿是对轻慢自己的人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而非“不如自己的人”。
故选B。
13.
答案:
(1)周尧泪流满面地说:“过了今天,我即使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可以得到<孝敬母亲的>机会吗?”
(2)杨纭到了县邑,不再察看其他方面,只是把听到的话(报告给朝廷),推举了他。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泫然”,流眼泪的样子;“是”,如今、现在;“复”,还、再;“……乎”,反问句,……吗。
(2)“邑”,名词,县;“察”,考察、访查;“第”,只是。
【参考译文】  
周尧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阴人。尧卿聪明机警,博闻强记,七岁时就擅长作诗,二十岁时以学识和品行而闻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和饶州通判。去世时年五十三岁。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诗》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
尧卿在十二岁时失去了父亲,像成年人一样悲伤哀痛,见到母亲就抑制情感、忍住哀痛,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像这样爱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尧卿一直孝敬赡养母亲,他的志向如同母亲所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尤其厚道友爱。
母亲去世后,他在草庐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也不饮酒吃肉。有人劝他按照丧礼规矩适度保重,他说:“《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饮酒吃肉’,可能是(担心)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我虽然病了但还没有年老,能忍心像这样做吗?”安葬母亲时,他亲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诉他说:“古代贫穷无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许会这样做,现在你何必让自己这样受苦呢?”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得到机会吗?”
尧卿为人正直严谨,不喜计较,对于那些轻慢他的人,他必定会以丰厚的礼仪来使其惭愧。做官虽然薪俸不高,但他救助亲族和朋友,倾尽所能才停止。
(做官)所到之处,都被称赞治理得好,他离开后当地民众都思念他。他曾在汀州宁化县任知县,提点刑狱杨纭刚进入境内,暗中观察刺史行为的优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却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就前去询问原因。那个人回答说:“我因为贫穷而追求利益,???法令不可欺骗,我却不可违反而我却违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根据听到的情况来推荐他。
庆历年间,范仲淹举荐尧卿为经行榜样,可惜他还没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在学习《诗经》时,遵循孔子所说的“《诗》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纯真无邪”,以及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的人,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钻研经传的主旨,同时也看到了毛氏和郑氏注释的得失之处,他说:“毛氏注想要简洁,有时缺乏义理,不符合‘用一句话概括’的经义;郑氏注则想要详尽,有时偏离了情性,不算是‘推测诗人的本意’。我们还能不经过筛选地获取知识吗?”在学习《春秋》时,他说:“《左氏春秋》的记述详尽,符合经典的编写方式。”对于三传的异同,他都有所取舍,说:“圣人的意图,怎么可能是不一样的呢?”
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对待母亲恪尽孝道,守丧极尽哀礼,而且以礼行事。他的学识高于毛、郑《诗》注和《左氏春秋》。”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素材《消失的她》热映
  •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及习题演练》
  •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探究散文作品的意蕴之美》教
  •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素材《红楼梦》知识整理
  •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素材“鼠头鸭脖”事件
  •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理论知识及题型演练》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八下文言文整理讲练课件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八上文言文整理讲练课件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七下文言文整理讲练课件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七上文言文整理讲练课件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