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上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80.50 KB         整理时间:2021-12-16
文件简介:
2021年四川省广汉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戚(qì)   褴褛(lǚ)    冠冕(guān) 矫揉造作(jiǎo)
B.箱箧(qiè)  别墅(shù)承蜩(tiáo)   强聒不舍(guō)
C.汲取(jí)     撬开(ào)  解剖(pōu)  大发雷霆(tíng)
D.宽宥(yòu)撅断(juē) 恪守(kè)      成吉思汗(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骄    赃物    淘神废力    附庸风雅
B.鲜妍    箴言    富丽堂皇    形消骨立
C.漫游    轻觑    红装素裹    李代桃僵
D.旁骛    恣雎    理至易明    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眼已是初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C.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随着“复兴号”高铁最高时速提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高铁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峰。
C.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在于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报告。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gongcdr-的初心和使命。
5、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英雄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②总之,千千万万的英雄,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6、新华社沈阳9月2日电(记者梅世雄、陈梦阳)2021年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面对魂归故里的志愿军忠烈,你有何感想,请书写下来。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一年多来,面对美方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zhengf-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当前,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②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性,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中国gongcd-近百年之奋斗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奋进途中的艰辛与血泪。可以说,中华民族奋进的历史进程,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的历史进程。历经岁月洗礼,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华夏文明的血脉中,铸刻在每位华夏儿女的心灵中。
③国家领导人曾这样描述抗击外侮的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由此可见,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家遭受危机时能够引领思想、集聚力量、凝聚人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面对美国霸凌主义,我们决不会屈服与退缩,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出强大而深远的感召力。
④爱国主义精神还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中华民族日益强大。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拼搏的汗水与出类拔萃的智慧干出来的。美方发起贸易战不会阻断中国发展之路,只会激发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进的士气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硬气。
⑤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成熟的心态。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素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同时,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维护民族尊严之表现。此外,面对美方打压,中国政府特别强调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人民并没有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
⑥毫无疑问,中美经贸摩擦是一场持久的综合角力。我们需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引领,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定力、自力更生的能力与爱国奋斗的动力,做好全方位应战。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舆论战已成为贸易战的一部分,并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B.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国gongcd-近百年之奋斗史中不断形成、积聚与升华而成的。
C.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在面对美国霸凌主义时不会屈服与退缩。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通过层层剖析,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8、下列不是论述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性的一项是(    )
A.爱国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性。
B.爱国主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C.爱国主义具有坚韧性、顽强性与理性。
D.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理性、成熟的心态。
9、文章对中国人民在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理性、成熟的心态,下列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面对美方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我们要做好全方位应战。
B.中国人民在言论和行动上同国家的立场和行动高度一致。
C.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D.中国人民没有出现情绪化、排外性的行为。


(二)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9年国庆期间,一部国庆 70 周年献礼片《攀登者》引发观看热潮。
电影《攀登者》讲述 1960 年 5 月 25 日,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故事。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1960 年我国登山队成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但未能留下影像资料,无法得到国际登山界承认。1975 年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之巅,测量出珠峰 8848.13 米的新高度并留下影像资料。
《攀登者》借助影像给观众弥补登山背景的历史空白,并以此代替口号式的爱国情怀;用电影的模式致敬肩负使命的英雄。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攀登者》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一部影片,将电影界优秀的力量汇聚到了一起,填补了国产电影在登山、冒险题材上的空白。
剧本《攀登者》的作者阿来:“写《攀登者》的宗旨,我想,主要是想在当下社会中,传达一种英雄主义吧。”
人民网评论:何为攀登者,那是一种不屈从命运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具有攀登精神的民族,新中国70年,我们国家一代代的中国人,都是在这种力量支撑下,前赴后继有了一批又一批的攀登者,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攀登者》正是传递这种精神。
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你不敢说自己的生活很艰难。感谢它在迷茫游走之际,给了我鼓舞与感动。我将从‘攀登者’身上汲取力量,攀登自己心中的那一座山!”
10、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攀登者》讲述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B.《攀登者》借助影像来代替口号式的爱国情怀,用电影的模式致敬英雄。
C.影片取材真实事件:中国登山队两次成功登顶,并都留下影像资料。
D.《攀登者》以其优秀的影界力量、正能量的创作理念,引发观众的观看热潮。
11、下列对《攀登者》的意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填补国产电影在登山、冒险题材上的空白。
B.传达个人英雄主义。
C.传递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攀登精神。
D.从中汲取力量,增强信心。
1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4分)
 

(三)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共15分)
           浓浓麦香情
东方天际的一点亮还没有出来,父亲已经窸窸索索起床了。母亲朦胧中翻个身,眼睛都没睁开:“早起来干啥?”父亲回一句:“睡不着!”
村子还睡着。
昨天一个晌午,田里就变得苍黄。父亲站在村口,嗅觉因了眼前的朦胧而异常灵敏。在微明的清光里,田野里成熟的麦香浓郁醇厚,让父亲突然感觉胸腔里满满的。
十八岁那年,饥荒逼迫着他走向离村子十几里远的河滩寻找野菜。一阵风带来一丝久违的麦香!父亲拔腿向前跑去。只见一小撮麦子,长在河滩里!那个晚上,弟弟妹妹们躺在被窝里,一人几根麦穗,咀嚼了大半夜。
如今六十五岁的父亲,想起那撮麦穗,胸腔里那满满的东西溢出来,润湿了松弛的脸。
父亲在地头蹲下,拿出儿子给他的纸烟抽起来。父亲很少抽烟,只是最近几个月,抽得特别凶。
儿子,是个好儿子。村里人都羡慕父亲。有几个做儿子的会花十几万元在城里买一套房子送给老父亲呢,儿子是十里八村独一个。
父亲不喜欢弯腰割麦,他蹲着。身子跟麦棵子一般高,麦穗就在他的鼻尖前方,浓浓的成熟的气息把鼻腔灌得满满的,父亲忍不住打了一个香香的喷嚏。左手满满握着干爽的麦秆,右手轻轻握着熟稔的镰刀,一镰一镰,“嚓嚓嚓……”六十五岁的父亲割得缓慢而富有韵律,不像在忙麦收,倒像在享受。
割了两个钟头,身后躺下的麦子整整齐齐地码在草绳上。父亲回头看看,把镰刀插进地里,开始捆麦。不一会,身后就有了一溜一般大小的麦个子。
太阳升高了,他站起身,眯着眼向河对岸望去。那里一片炫目的苍黄,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让他想起村里四十年前的大丰收。他带着队上的小伙子们,一个晌午,就把河滩里十几亩麦子收割完了。对岸也有一队收麦的人,队伍里的母亲,正是被那时的父亲吸引了。
此时,父亲突然冲动地脱下了上衣,光着膀子加快了镰刀的挥舞。干爽的麦子在镰刀和手臂间舞蹈,整整齐齐地倒在新鲜白亮的麦茬上,而汗珠,也在父亲的后背和脸上欢快地流淌。成熟的麦腥味和着干燥的土腥味,田里的气息更浓了……
母亲送午饭来了,“你咋像个小青年啦!今天你是发疯了么!”母亲的嗔怪里含着欢喜,父亲这几个月,从来没有这么酣畅过。她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公社里那个“割麦突击手”的影子。
父亲拿几个麦个子,做成一个舒服的麦床躺下:“以后,再光膀子就没机会了。你说到了城里住,六月里不割麦,不流汗,忙种还过个啥劲?要那样,我们住城里,不是等死吗?”
母亲恼了:“你个榆木疙瘩。儿子孝顺你,你不知道好歹,难道你儿子给你买了房子,就是接你去等死的?你个老不死!”骂完了的母亲哈哈笑了。父亲也跟着“嘿嘿”笑。
午后,母亲没有听从父亲的催促回家,她想最后捆一次麦子;父亲在麦床上满满的睡了一觉,本来半天割完的麦子,直到天黑透,才把最后几垄放倒。他们直起腰,站在地头,默默的看着自家的麦田。也许,还望着所有的麦田。
昏黄的月亮升了起来。
“还是跟儿子再说说吧,好不?”在父亲商量的口气里,母亲听出了乞求和难过。
要是前些日子,她早就要骂死老头子了。今天,在月光下凝视着麦田的母亲没有反驳,轻轻地应一声:“嗯。”
夜,有了凉意。父亲和母亲,一前一后,在清亮的月光里走着,在浓浓的麦香里走着……                            
                                        (选自《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
13、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父亲一天的劳动,中间插叙了父亲年轻时的经历。
B.开头用“村子还睡着”,与父亲“睡不着”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内心的不平静。
C.父亲最近几个月抽烟很凶,是因为儿子叫他进城,他害怕自己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D.小说与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一样,都表达了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
14、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15、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3分)
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16、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浓浓麦香情”蕴含着父亲哪些情感。(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东坡巾
明苏郡守胡可泉缵宗① ,与客登虎丘,见戴角巾者三人,往来自如。可泉召而问之,答曰生员② 。因问其所冠者何冠,答曰东坡巾。可泉曰:“若等既知为东坡巾,然东坡何为用此巾?”,三人相顾,无以对。客从旁解释遣之客亦不解请其故。可泉曰:“昔东坡被论坐③ ,囹圄中所戴首服,则常服不可也,公服不可也,乃制此巾以自别,后人遂名曰东坡巾。”是乃东坡之囚巾耳。今但慕其名而不究其义,适为可笑。
                        (节选自[清]褚人获《坚瓠丙集卷之四》,有删节)
【注】①缵宗:胡可泉的字。②生员: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③论坐:连坐论罪。
1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客从旁解释/遣之/客亦不解/请其故
B.客从旁/解释遣之客/亦不解/请其故
C.客从旁/解释遣之/客亦不/解请其故
D.客从旁解释/遣之客/亦不解/请其故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昔东坡被论坐       同舍生皆被绮绣
B.无以对           有两人铺毡对坐
C.三人相顾         元方入门不顾
D.后人遂名曰东坡巾    名之者谁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可泉偶遇三名秀才,解释了“东坡巾”的由来。
B.苏东坡发明了头巾游戏,常服,公服都不能进入,只能玩首服。
C.几位书生头戴“东坡巾”,却不知道其与苏东坡坐牢的遭遇有关。
D.作者讽刺一些人只知附庸风雅、盲目追慕古人、却不明究竟的习气。
2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等既知为东坡巾,然东坡何为用此巾?(4分)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分)
 

(二)古诗词鉴赏(共7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2、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2)今日听君歌一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寂寂江山摇落处,                   !《长沙过贾谊宅》
(4)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
(5)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
(6)野芳发而幽香,                   。《醉翁亭记》




四、名著阅读(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24、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而且人格化了。
C.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革命者的心紧密相连的特点。
D.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
25、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5分)
 



五、作文(60分)
26、小作文(10分)
下面是嘉州网《有一说一》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一家书店因其丰富的旧书和浓厚的复古氛围,成了“网红”书店。只是,来的人常常既不买书,也不看书,而是拍了照就走。无奈之下,老板制定了一条规则:凡是来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顾客与老板的做法孰是孰非?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不少于150字。
 
27、大作文(50分)
中国gongcd-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袁隆平不忘禾下乘凉的初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吴孟超不忘减轻人民病痛的初心,创造了医学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初心,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共同谱写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史。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初心……
请以“初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B    2C(恣睢  唐雎)    3C    4D    5A
6、(要点:缅怀先烈,崇敬英雄;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展望未来等方面)
7B    8D    9A    10C   11B
12.、绝大部分观众认为《攀登者》好看,(2分)好看原因很多,大部分观众认为好看的原因是它的爱国情怀;(2分)
13C
14、(1)热爱家乡(或:热爱土地)。父亲留恋家乡的土地,不想进城;不想离开耕作的土地。(2)热爱劳动(或:勤劳能干)。65 岁的父亲仍不辍劳作,不想进城;年轻时带着小伙子们一个晌午就割了十几亩麦子,获得“割麦突击手”称号。(3)有家庭责任感。饥荒年代,为弟妹们寻找充饥之物。(4)固执。父亲坚守乡土,不愿离开;认为住城里就是“等死”,不肯进城。(答到其中两点即可,答出一点得2分,其中特点1分,例子1 分)
15、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成熟麦子颗粒饱满,突出了丰收的景象,(1 分)表达了父亲的喜悦之情。(1 分)
16、(1)父亲对“麦香”(麦子)浓浓的喜爱之情。例:闻着田野里成熟的麦香,让父亲胸膛里满满的;饥荒年代,麦穗成为为弟妹们充饥之物;本来半天割完的麦子,直到天黑透才割完;父亲站在地头,默默的看着自家的麦田;父
亲把割麦当作享受。(2)“浓浓的麦香”里蕴含着丰收的喜悦。例:清晨闻到 “田野里成熟的麦香浓郁醇厚”,父亲感觉胸腔里满满的;父亲蹲着身子收割时,“麦穗就在他的鼻尖前方,浓浓的成熟的气息把鼻腔灌得满满的”;浓浓的麦香刺激得父亲忍不住打个“香香的喷嚏”;面对丰收景象,父亲冲动地脱光膀子挥舞镰刀割麦。(3)父亲对故土浓浓的眷恋之情。例:父亲让母亲与儿子沟通,希望留在家乡;父亲因为儿子要让他进城而睡不着;父亲认为不在田地间劳作,住到城里,相当于等死。
17A   18D   19B
20、(1)你们既然知道是“东坡巾”,但是苏东坡为什么要使用这种头巾呢?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21C
22、“风雨”隐喻仕途(或人生)挫折(或困境)(2 分),表现了词人乐观旷
达的生活态度,(或:笑傲人生、潇洒乐观、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等)(2 分)。
23、(1)闲来垂钓碧溪上(2)暂凭杯酒长精神   (3)怜君何事到天涯
   (4)月是故乡明    (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佳木秀而繁阴
24C 
25、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26、作文略
27、作文略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1年河北省迁安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