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706.48 KB
整理时间:
2021-05-29
文件简介:
2021 年滨海新区九年级学业质量调查试卷(一)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Ⅱ卷为第 5 页至 第 8 页。
试卷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1 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 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āo) 崭.新(zhǎn) 红装素裹.(ɡuǒ)
B.漩.涡(xuán) 褴褛.(lǚ) 深恶.痛疾(è)
C.睥.睨(pì) 顷.刻(qǐnɡ) 赫.赫.有名(hè)
D.砧.板(zhēn) 侍.候(cì) 浮光掠.影(liè)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给人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将那些知识全部贮存起来,日 积月累,才会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 得更加 ,更加成熟,让你的思想 真正 起来。
A.浸润 完善 独立
B.浸湿 完备 确立
C.浸润 完备 独立
D.浸湿 完善 确立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他们是上班族,是退休党员,是学生,是退役军人,是返乡人员……②面对疫情,他 们有了—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③他们积极开展"献爱心",传递温暖和力量。④或许,我 们看不清被口罩遮住的那—张张面孔,但我们知道,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9 年 6 月 3 日,我校开展了以读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汇报活动。在汇报活动 中,我以突出的表现夺得全校第一名。在我三四岁时,父母给我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 等让我读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书父母读书,我也模仿着读。就这样,我也爱上了读 书。上学后,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骛,要锲而不舍。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驰神往,它 们是那么有灵性,是那么有魅力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结尾写“射天狼”,表达了词人驰骋沙场杀敌建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关心国家命运、 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6~8 题。
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 为了防控疫情,我国已开始大规模的接种新冠疫苗。接种了疫苗,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 控制。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 运用。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时称“痘苗”。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 程中,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的疾病。人们用物理方法(如捣 碎、研磨)处理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制成最原始的疫苗。 ①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②“时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毒性也很大,“苗 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只八存。”③无法确保对被接种者全部有效,且风险较高。④所以 在明代隆庆年间,人们又发明了比“时苗”更为安全的“熟苗”接种之法。⑤所谓“熟苗”, 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 7 代后火毒汰尽,再用 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 80%以上。正是这 场天花的大流行,促成了熟苗种痘法的推广。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 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苗”接种法。《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 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就是说用“熟苗”接种,八九千人中不能救治的仅有二三十 人。显示出这种接种技术对预防天花的安全高效。 18 世纪初,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引入欧洲。英国医师爱德华·金纳创造了第一个生 物制品——牛痘疫苗。19 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虽然大规模的现代疫苗制剂是由西方发明普及的,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 我们祖先发明的。 (选自《科普时报》嵇立平,有改动)
6.下面不.能.说.明.“疫苗和疫苗接种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的”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就发明了对抗天花病毒的“时苗”,当时称“痘苗”。
B.明代发明了更为安全的“熟苗”。 经过“养苗”“选炼”,连续种 7 代后火毒汰尽,再 用来给健康的人接种,这样就非常安全了。
C.明代医生在大规模接种痘苗的过程中,通过正反方面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发明了“熟 苗”接种法。
D.19 世纪巴斯德制作出更加有效的现代疫苗,给人接种达到预防目的。
7.下面对第三段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②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时苗”有疗效,但毒性也比较大。
B.第③运用摹状貌的方法,把“时苗”的毒性之大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C.第④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人们从未停止对安全可靠疫苗的追求。
D.第⑤运用作诠释的方法,说明了“熟苗”的具体内容。
8.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隆庆年之前,明朝暴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天花瘟疫,致死率竟然高达 80%以上。”这 句话中“80%以上”,说明了这场天花瘟疫致死率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本文介绍的内容,按照北宋到明代,再到 18 世纪……进行说明,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C.本文主要说明,现代疫苗确实出现在欧洲,但疫苗和接种疫苗最初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我 们祖先发明的,并在治病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D.本文题目《对抗病毒,我国宋代就有了“疫苗”》,态度鲜明,强调了我国有悠久的对 抗病毒历史,充满了自豪感。
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 9~11 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奔走效劳
C.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毛: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10.下面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B.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受任于败军之际 D.不求闻达于诸侯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是劝勉刘禅亲近贤臣,听取 “兴德之言”。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南方已定”和“北 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多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 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一)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 13 题,共 93 分。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 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四面歌残终破楚, 。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3)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
(4)劝君更尽一杯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东坡在儋耳①。因试笔,尝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 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②中,中国③在少海④之中。有生孰 不在岛者?覆⑤盆水于地,芥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 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⑦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 戊寅九月十二日,与客饮薄酒小醉,信笔书此纸。”
【注释】①儋耳:地名,今海南省儋县,苏轼曾被贬于此。②大瀛海:指大海。③中国:指 中原地区。④少海:小海。⑤覆:倾倒。⑥芥:小草。⑦方轨八达:四通八达。方轨,两车 并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1)蚁即径.去 径:___________ (2)见其类,出涕.曰 涕: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
15.结合原文内容,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阅读洪振秋《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完成各题。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 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 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春风拂面之际,青苔们趴在 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倚在高高的墙头上,藏匿于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 的岩石上,在青石板的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④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一根 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 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 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⑤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 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 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 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⑥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 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 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 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 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 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米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⑦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 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不流俗,不谄媚,不张扬,却志向远大,生机 勃勃,寓微小于浩荡之中。青苔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却是历尽 千磨万难,凭着坚忍坚强,冲破困境,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却凭着自 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力。春光因为她们的点缀,显得如此明媚无比;百花有了 她们的衬托,更为明艳动人;人世间因为有了她们,更为生机盎然。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 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 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 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 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 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我是江南人,我爱着家乡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 我爱着回乡路上青石板夹缝里的青苔,她们一点点,一丛丛,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 变幻着,哧哧地笑着,撑起满眼的绿意。 ⑩没有青苔的世界,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 年 05 月 18 日,有删减)
16.文章第②至④段主要写了青苔具有怎样的特点?(3 分)
17.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 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 方正的“回”字。
18.联系全文,分析题目“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4 分)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开篇写“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勃勃生机”,接着写青苔“微不足道”“细 小低微”,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B.文章中的“江水绿如蓝” 和白居易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重点不一样:前者是 强调青苔的繁茂,后者是强调江水的澄澈。
C.文章用词生动贴切。如描写父亲在春雨来临前“拾漏”后,“掏”“填”“黏附”“塞” 等词语准确地表现出对青苔的重视。
D.文章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对青苔的情感,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E.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含蓄隽永,富有表现力。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3 分)
(一)综合性学习(5 分)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纸质阅读 中的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找到归宿。在良好阅读习 惯的引领下,新区某中学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开展以“走进阅读新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 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阅读具有快精短的特点, 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 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二】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 “我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 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学术性著作和经典性著作,也应该坚持纸本阅读,“只 有纸质书阅读才会引领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材料三】2020 年和 2019 年国民阅读情况统计图表 20.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微信阅读的特点和不足。(2 分)
21.根据【材料三】所给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 分)
(二)名著阅读(8 分)
2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4 分)
作品 人物 文段 《西游记》 ①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 三个人!”①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 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红星照耀 中国》 ② 自从当了红军总司令以来,②的衣、食、住、行都同士兵一样, 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 的主义。 《 ③ 》 王冕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放牛倦了,王冕在绿草地上坐 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 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朝花夕拾》 ④ 还记得有一回④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 个图来,是下臂的一个血管,指着,向我说道…… 23.《水浒传》中,“义”的内涵非常丰富,请结合下面的 思维导图,任选两.个.你认为最讲“义”的英雄人物(宋江除 外),仿照示例,根据小说情节或细节,简要写出他(她) 身上的“义”举。(4 分) 示例: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平田虎征方腊,是为国 效力为君尽心的忠义。
六、(本大题共 1 题,共 50 分) 24.作文。(50 分) 生活,是一张胶片,人是其中最有内涵的风景。长久坚持的爱好,慢慢养成的习惯,渐渐形成的性 格,或者一段特殊的经历,一个偶然的善举,一次勇敢的尝试,甚至不经意间的朗然一笑、潇洒回眸, 击掌欢呼……都有可能让你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向善向美,默默努力,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 样。结合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 600 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
语文答案
一、(27 分,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 分)
1.C 2.A 3.C 4.D 5.C 6.D 7.B 8.B 9.C 10.B 11.D
二、(8 分)
12.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八年风味徒思浙 (3)马作的卢飞快 (4)西出阳关无故人 (5)忽如一夜春风来 (6)山河表里潼关路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7 分)
13.(2 分)(1)直,直接 (2)眼泪 14.(2 分)(我)凄凉而感伤地说:“什么时候能够走出这个海岛呢?” 15.(3 分)从对居住此岛感到凄凉,想到“天地”“九州”“中国”及所有人都居住在“岛” 上;再用一只蚂蚁走出险境后的庆幸而笑隐喻自己,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能够自我宽慰、乐 观豁达的人。(意近即可)
四、(15 分) 16.(3 分)示例:微不足道,细小低微;富有气势,连绵起伏,渐成气象;生命力顽强,倔 强。17.(4 分)句子运用“趴”“粘”“爬”“附”“布满”“撑”等一系列动词富有动态感, 生动传神地写出青苔在恶劣环境中的生长态式和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出青苔自强不息的精神。 (意近即可) 18.(4 分),题目中的“绿意”表层含义青苔的绿,写出了青苔虽然微小,但自有风情,能 衬托百花,点缀春光;自强不息,有顽强的生命力;融入诗画,在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意蕴。 (意近即可) 19.(4 分)A D
五、(13 分) 20.(2 分)特点:快精短,不拘一格、多元化。不足:容易分散注意力。 21.(3 分)示例:(1)报纸、期刊仍有一定的阅读群体;(2)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 所增长;(3)国民综合阅读率仍保持增长势头;(4)在几项阅读中,图书阅读仍占很高的 比例;(5)两年间,报纸、期刊的阅读有所下降,而数字化阅读上升明显。(答出三项即可 得 3 分) 22.①唐僧 ②朱德 ③ 《儒林外史》 ④藤野先生 23.示例: 鲁达——拳打镇关西,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 李逵——沂岭杀四虎,是痛失母亲愤怒报仇的“孝义”; 武松——怒杀潘金莲,是手足情深肝胆相照的“情义”;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是同情弱者关心民众的“仁义”。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4.(50 分)请严格按照本评分标准执行。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