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课件
教案
试题
幼教
作文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河北2018—2022 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694.66 KB
整理时间:
2022-11-24
文件简介:
2018—2022 年河北五年中考语文真题记叙文阅读汇编
一、现代文阅读(共 0 分)
(2018·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
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
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
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
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
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
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
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
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
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
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
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
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
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
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
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
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
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
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
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
试卷第 1页,共 13页
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
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
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
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闷头画。可是在
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
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
“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
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
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
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
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
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1.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
2.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4.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2019·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
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
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
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
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
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
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
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
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
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
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
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
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
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
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
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
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
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奶奶露出了
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
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
麦芒和灰尘。
⑥“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
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奶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
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米少有麦子。每
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
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金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
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
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
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
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奔走在一个
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
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5.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7.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8.选交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
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瓜·茄子·小鸡
一
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
天阴沉沉的,挑一担火粪,在小麦地靠近坟包处,挖几个坑,火粪捧进去填实。火
粪肥力足,土质里含有草木灰、刨花灰……蓬松得很,无需小铲子,直接用手指掏个洞,
将南瓜苗扶上,培土,浇水。
妈妈说:“水要慢慢浇,才洇得深……”
第二天,如果是个晴天,就不要偷懒,趁早饭前,摘几片树叶子去把新栽的南瓜苗
盖上,免得被太阳晒蔫了。还是要浇水的,急不得,慢慢洇。黄昏,也要去浇一遍水。
试卷第 4页,共 13页
过不了几日,南瓜苗养活了。从妈妈对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小懂
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后来,每次听柴可夫斯基的《船歌》,便会想起乡下岁月。钢
琴一点点地往纵深处探,与我给南瓜苗浇水何等相似呵,一点点地,一点点地往下滴,
生怕冲垮了火粪,怕它疼似的,爱惜着,恰如春风微拂……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
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妈妈一边侍弄,一边告诉我,肥力太
足会把南瓜苗烧死,所以粪要兑水稀淡点。我努力地记住这些——想着将来,也要自立
门户,一定要把庄稼活做好了。哪知道,一辈子忘不了。
接下来,南瓜长高了,分了好几个杈,开始牵藤。植物有野性,却没眼睛,抹黑儿
一样,触须四处探,总不明白似的,妈妈就来引导,把这些触丝往坟包的方向引,它们
也听话,一直往那里长去。太快了,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巨大的叶
片上白筋纵横,通常,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甜。
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
同事的伯伯是位画家。有一天,她说想让伯伯画一幅画送我,问要怎样的。我脱口
而出:“就画一个我们皖南的蒲团南瓜吧,最好上面停一只蚂蚱。”我随口一说,就忘
记了。
多日后,同事带来一幅画,画框都装好了。她说,伯伯特地去皖南采风,专门拍了
南瓜回来画……伯伯何等艰辛,为一个蒲团南瓜。
这幅画挂在餐厅许多年,映照着一个清寒之家一日三餐的朴素、寡淡,佳趣天成。
市场上售卖的瓜,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吃起来,水垮垮的。
二
农忙时节,把结出的南瓜挑回去,放在阴凉的床下,可一直吃到冬天。
南瓜烧豆角,长夏的常见菜。没有肉,倒点菜籽油光锅,囫囵烀一锅,下饭得很。
除了这道菜,就是蒸茄子。青茄子、红茄子,自菜园摘回,随便划几刀,在水里浸出黑
汁,挤干。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滤掉米汤,茄子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
菜籽油,一起蒸。锅巴香了,茄子也熟了,捞出,拌上佐料。在童年,这简直是神仙般
的伙食。
茄蒂不扔,攒下一盘,掰开,扯除白筋,清炒辣椒丝,就着粥,绝一味。茄蒂上有
芒刺,下锅后渐软,但依然有韧劲,吃进嘴里,抵着了上颚,微微地痒,至今犹记。
在乡下,摘茄子,一摘便是半篮,留下的茄蒂可观。当今,去菜市,只能买三四个
试卷第 5页,共 13页
茄子,那么点儿茄蒂,怎值得吃呢?况且,现在的辣椒早不是那个味了。
当今的孩子自小吃惯大棚种植的瓜菜,他们的味蕾没有乡愁可言。
三
每次听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自有小鸡出壳的茸茸感。我又要过童年了。
妈妈找一个破篮子,填充几件不穿的袄裤,放二十个鸡蛋。
家里那只芦花老母鸡早在几天前便开始不思粥饭了,她要尝试行一段母亲的伟大历程。
妈妈就成全她。
鸡毛全部松开,比平时庞大了一倍多。她爱惜地把二十个鸡蛋抱在怀里孵,认真,专注,水都不晓得跳下来喝。每天早晚,妈妈就把她抱下来,备好稻子、水,她才勉强啄饮几口,咯咯咯地,拉一堆白色的鸡粪,就又飞到窝里了。
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妈妈每晚都要把鸡蛋拿出来,放在灯下照,有时会兴奋地指给我看:“小鸡眼睛长好了呢,你看你看。”仅一个小黑点而已。
《大提琴协奏曲》流淌至后来,险象环生,我的气息快要跟不上其间的节奏了,真担心晕过去。对的,就是这种窒息感,让我回到童年,我们家芦花鸡孵蛋同样令人窒息、焦急——冰冷的鸡蛋,怎么可以焐热了,然后长出小鸡雏来?每天看,每天都还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只只鸡蛋。孩子哪有耐性静等一只小鸡破壳而出?
一切都等不及了。我们喜欢去河边看燕子串花衔水,去打谷场拿个大扫把蜻蜓……要么,呆呆地坐在稻草堆上,望远……直至有一天,一只只小鸡啄破蛋壳,自顾自挣出,弱弱地叫唤着,唧唧唧,唧唧唧……鸡妈妈好神气啊,脱胎换骨似的,走在前头,领着十几只(中途坏了几只蛋)小鸡雏在村里散步、啄食虫子。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茸茸可爱。
小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采,一捋一大把,回来揪在地上。白的鸡,黄的鸡,花的鸡,一窝蜂地过来,抢食不已。它们一边啄,一边发出微弱的“唧唧唧”之声,是“谢谢你,谢谢你”的意思。
日子一天天地往下过着,小鸡们日渐地高了,壮了,开始蜕绒毛。这时,妈妈还会去街上捉回几只小鸭、小鹅一起养起来。
多年以后方知,童年捋过无数的小鸡草,学名看麦娘。
(选文有改动)
10.选文写了“我”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
11.选文第一部分中加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2.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南瓜苗旁边耐不住寂寞地长了七八株野草,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
再铺.一把枯稻草上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
13.请对选文第三部分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的学者段玉裁
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稻黄蟹肥、
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
裁的活动。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
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
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
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
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
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
——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
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身置其间,就会
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这或许
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从馆址的选
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
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
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
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
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
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
也是时有时无。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
济拮据之状可知。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
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
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他的广博知识、宏富
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实践
了“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的家训,终于成了划时代的学者。
④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例如他从二十九岁时就自认戴震为老师,
直至晚年,一直把师训牢记于心。虽然戴震去世已四十年,但只要与人言及戴震之事,
则必肃然而立;戴震死后,段玉裁便把早年戴震写给他的十四封信装裱成册,并经常取
出来郑重诵读。这些,在现代的有些青年看来,也许近乎“迂腐”吧?我以为,段玉裁对
老师表示崇敬的方式,在今日固不可取,但这种由于自己造诣日高,因而更加感到老师
启迪诱导之功的可贵,从而油然而生的感情却是应该提倡的。起码,这总比那种为了一
已私欲而佯作虔敬,实则借师之名招摇撞骗,时过又把老师抛到爪哇国,甚至借贬老师
以显己高者强上万倍。
⑤对于年轻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例如他曾眼著名的校勘学家顾千里争论古代
学制问题,往返书信很多,双方相持不下。有人说顾千里“以后期之俊秀与先生抗衡,
同辈实所窃议”。段玉裁不同意这种看法,说顾千里“虽昔年师资于愚(我),请业于愚,
一旦学邃(深)于愚,愚必北面(古代学生敬师之礼)而事之,愿执经为弟子”。这是
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的目的。他说:“惟不以意
气为用,故学可以深邃诣极(达到顶点)矣。苟无志于学,用为争名之具,是尚未能浅,
又安能邃!”这又是何等朴素而深刻的思想!他七十八岁时又收了一个学生,叫陈奂。
陈奂就住在他家。他本已很穷,却还热情地供给学生们伙食。陈奂也不负所望,终于成
为著名学者,他所著的《诗毛氏传疏》,至今还是研究《诗经》的必读书。段玉裁奖掖
后进、唯恐后来不居上的思想境界于此可见一斑。这又是可以让某些以学生为工具、抑
此扬彼、欺行霸市的为师者愧赧无地的。
⑥为人与治学是密不可分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
即如他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解字》中的每字每句必详加考证,使之从此成为可
读之书。他在校勘古代文献典籍、分析古代字词语义、研究古音分类沿革等一切方面,
无不全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又发前人所未发。在“《说文》学”方面,他早已超越了戴
震。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是传统文献语言学最昌盛的时代,段玉裁和王念孙被后世视
为乾嘉之学的两大支柱,合起来叫作“段王之学”,百余年来为海内外治汉民族古学者所
共仰,绝不是偶然的。
⑦段玉栽晚年定居苏州。其寓所“枝园”久已荡然无存,据说在今苏州农业学校附近,
我并没去实地考察,想必也不会十分宽敞,或者还不及现在的纪念馆。那么段老夫子可
谓身后有福了。纪念馆后门外还有几亩空地,我去时地里的菜蔬长势正好。周县长对我
说,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
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这真是个有眼光、有胆略的主意。
⑧金坛并不富饶。境内有个茅山,因《茅山道士》的故事而闻名。山景极佳,又盛
产名贵的茅峰茶,但金坛也只占有它的半边。但是这里的土地却养育了不少学问家,远
有段玉裁,近有华罗庚,这是金坛的骄傲。听说现在金坛的学生和青年,常以这一文一
理两位大师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怪不得我在纪念馆里所遇到的大多是年轻人。
“谁能预料从眼前这些漫步于愚池之畔的青年中,今后会产生出多少伟大的学者呢?”在
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
1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段玉裁怎样的情感?
16.选文写“愚池”的用意是什么?
17.选文第⑥段加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18.选文第⑦段中,为什么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
19.选文表现了段玉裁哪些精神品质?
(2022·河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找“红衣姐” 李春雷
①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
②镇上的社保所,就在她居住的小巷口,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
③小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
是一个财富的世界。
④但是她啊,却是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她生于一个偏远农村。后来,经人介绍,
她到了小榄镇上。
⑤缴纳社保金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得长长的。她叹一口气。先回去吧,反正还有时
间。
⑥婚后,她和丈夫挤在一间逼仄的小屋内。几年后,两个儿于相继出生,丈夫也下
岗了,变得愈发窘困起来。
⑦那些年的苦日子,真是羞于言说啊。
⑧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管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
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
⑨5 年前,因为旧城改造,小吃店关闭了,似乎是转眼间,两个儿子长大了,先后
考上大学,每年的学费,要两万元,而家里的外债,还没有结清呢,每当孩子开学,那
些日子都是她最尴尬的时光。丈夫老实、木讷,没有技术,只得去干点零活儿,而她呢,
不得不去捡废品。
⑩她继续往回走着,拐进了小巷里。
⑪她常常在这儿捡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
巷呢,这是她的领地啊,在这里,她每天能够捡到那么多的废品。
⑫夏天太热了,汗流不止,可她,从未买过一瓶矿泉水,有时侯,看看街边商铺里
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
⑬菊花肉,她也从不舍得掏钱买一盒。
⑭社区干部调查走访后,为她一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她安排了工作,在一家商场
当清洁工,每月 1400 元、自已的工资,正好是大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丈夫的辛苦
钱,又可以供养小儿子。
⑮她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开心了。
⑯现在是早晨 9 点 30 分,小巷里空空荡荡的。
⑰突然,一个黄衣男子驾驶摩托车飞驰而来,急火火的,似有天大事情发生,果然,
“啪”的一声,男子口袋里掉下一沓钱,红花花的,散落在地上……
⑱看着地上的钞票,她惊呆了,这些钱足足有上万元。
⑲“老板,老板,丢钱了、丢钱了!”她大声喊道。
⑳可是,“黄衣男”戴着头盔,根本听不见,风一样,跑远了。
㉑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
㉒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
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唉,这个善良的女人啊!
㉓足足过了 5 分钟,“黄衣男”终于急火火地跑回来了。
㉔她还在那里站着,直挺挺的。
㉕她吼道:“你带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小心?喊得我喉咙疼。” ㉖20 多年来,在人前,她总是自卑,畏畏缩缩的。而现在,那么理直气壮、堂堂
正正。这在她的人生中,绝对是第一次。
㉗“黄衣男”涨红了脸,蹲下去,低着头,匆匆忙忙地捡钱。
㉘“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
㉙说完,她就转过身去,走了,走进了小巷深处。
㉚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压根儿,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只是,事件现场的远处,
正好有一个看风景的人,他感觉好奇,便掏出手机,顺手定格了这一瞬间,这一举手之
拍,打破了小镇的平静。
㉛这位不知名的旁现者,虽是有心之人,却不够专业,他只是拍了两个背景:一小
穿着红上衣的女人,双脚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她悄然走开的背影。
㉜微博发表之后,开始,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关注,她也没有想到,很快,
就产生了蝴蝶效应,于是,小镇上的数十万根手指,不约而同地按动着同一个程序……
㉝在这样一个快速创造财富的南方小镇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温馨小事,真情!暖人!
㉞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蔓延了
小镇,成为人们当天晚餐热议的话题。
㉟第二天早晨,这则消息,赫然登上了本地报纸。
㊱于是,小镇上的 20 多万人振奋不已,纷纷感叹,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
然而,我们的主人公,根本无意识。
㊲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
㊳当天下午,当地多家媒体和镇政府一起组织数十个人,开始在监控显示“红衣姐”
消失的地带进行地毯式搜寻,他们把所有晒红色衣服的家庭都问遍了,把所有的门板都
敲响了……
㊴傍晚时分,仍然没有踪迹。
㊵太阳消失到地平线以下去了。
㊶大家有些失望了。
㊷她家的小楼临近河边,屋门紧闭着。
㊸一位阿婆前来磨粉,敲门,无声、便大喊:“阿娣,阿娣,磨粉呢?” ㊹“好呢。”门开了。她,探出头来。
㊺这时,在河边一筹莫展的记者发现了她,急忙跑上前,“阿姐,你认识这个人吗?” 说着,打开报纸。
㊻她一看,惊呆,“你找她干嘛?” ㊼记者敏锐地捕捉到她脸上的细微变化,“阿姐,这是你吗?我们是记者。” ㊽她吓得脸色煞白,“出了什么事?” ㊾记者已经认出她,上前一把抓住,唯恐她跑掉似的,“终于找到你了!” ㊿她更害怕了,浑身颤抖,惊骇万分,“是不是钱少了?我没有拿,连腰也没有弯一下!”
“阿姐,不是的,不是的,你误会了!” ……
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
那,是小镇的图腾!
当晚,大儿子打来电话:“红衣姐,你真棒!” 而小儿子,则戏谑地与她谈判:以后称呼要变一变,不叫妈,改称“红衣姐”,哈哈。
半夜时分,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她一时无语,脸色羞红。
自己的丈夫啊,还是那个憨人,但是蛮可爱的,那是她的最爱。
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
是啊,生活正在变得好起来,自己的工资已经涨到了 2000 元;儿子的对象也确定
了,这件红上衣,正是女孩儿前几主动送她的。
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
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
是的,不能成为一棵大树,做一株小草也好啊、只要心是绿的。
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
……
我们的主人公。名叫冯欢娣。
这个故事呢,发生在 2014 年 6 月 17 日。
试卷第 12页,共 13页
(选自 2015 年 4 月 1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阅读选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寻找“红衣姐”》。
21.选文中多处出现前后照应的语句。请找出一例。
22.请品味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24.选文中,“红衣姐”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1.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就是表现自己。
2.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③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3.(1)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得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
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2)运
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出齐
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4.①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
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
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
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
根据第一段“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的暗示可知,在向
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唱戏要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
己。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
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仔细阅读④⑤⑥三段,通过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第④段表现齐白石先生重情义;第⑤表现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第⑥段表现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
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
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
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句①运用反复修辞,强调小兔画得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句②既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又通过侧面描写,表现齐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情节和
内容,分析写作手法。首先,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其次,选
材角度丰富,包括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内容,体现出齐老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
的身份职业转换;再次,选材真实,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据此分析作答
即可。
5.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奋斗
6.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眼的阳光比
喻成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气,更表现了麦客夫妻
的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朴实。高学教育。
7.“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表现了庄稼人最淳朴的感
情,就是希望通过踏踏实实的劳动获得粮食,养活一家老小;“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表现了
女人对能种大片麦田的土地的赞扬。
8.(1)插叙,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
(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麦客夫妻对奶奶家土地丰收的夸赞,引出下文麦客夫妻继续割麦
子的场景,推动了情节发展,呼应了开头。
9.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以及踏实肯
干的美好品质。同时结尾又慨叹现代机械碾碎了麦客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
行业的惋惜之情。
【解析】
5.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文章中对麦客的描写,即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五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文章第②段“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他们就在乡村的街道上等待着接活儿,可以看出他们的勤劳;第④段“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可以看出他们配合默契,踏实肯干;“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可以看出他们的艰苦;第⑤段“地里麦茬很低,麦穗拾得干净”可以看出他们的做工认真、仔细;⑥⑦⑧三段在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居住深山,但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据此作答即可。
6.考查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
示人物性格特点,抒发情感的作用。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就属于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把刺眼的阳光比作扎人的麦芒,体现了天气的炎热;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蝉也
突出表现了天气的炎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天气情况,突出表现了麦客夫妇的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
7.考查语言描写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
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第⑧段女人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
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写出了她对麦子的赞美,表现出作为庄稼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庄稼
的收成好,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让一家人吃饱,体现了她的淳朴;“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表现出她的内心的羡慕和内心由衷的赞叹。据此作答即可。
8.考查重点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第⑨段在结构上属于插叙。插叙在文中的作用(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文章第⑧段从女人的语言中得知他们来自深山,第⑨段插入描写他们的情
况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紧凑,同时对他们家住深山的情况的描写
可以很自然的让读者明白他们出来当麦客的原因。据此作答即可。
9.考查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即可。本文前段主要讲述的是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
回忆,通过对麦客夫妇的动作、语言描写,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踏实肯干、不畏艰苦
的美好品质。结尾段“当现代机械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
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用一个问句写出了对传统农业流逝的遗憾,对现代机械碾
碎了麦客的足迹的慨叹。据此作答即可。
10.母亲小心移栽、侍弄南瓜苗直至结果。吃茄子做成的各式各样的菜肴。看芦花老母鸡孵
小鸡,给小鸡吃小鸡草的籽实。
11.写出了市场上卖的南瓜卖相不好看,口感不佳,与上文家乡的南瓜形成对比。突出家乡
南瓜外形的扁圆美丽,堪称艺术品以及口感糯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南瓜的喜爱、赞美。
12.三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妈妈侍弄南瓜的情景,表现了妈妈对南瓜的小心、仔细和
爱惜、重视,深深地体现出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
13.拟人。将芦花老母鸡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母鸡孵小鸡时的认真、专注的情形。
表现出老母鸡作为母亲的牺牲、忘我、慈悲。
14.对童年时光、家乡风物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对童年经历中所得启示的感慨、难以忘
怀;对伟大母爱的赞美。
【解析】
10.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
句加以概括即可。选文回忆的“我”童年生活的片段,结合大标题“南瓜·茄子·小鸡”和三个小
标题“一、二、三”就能找到答案。第一部分围绕“南瓜”写,结合“南瓜苗在围墙上的破脸盆
里早已秧好,可以移栽了”“用小锄头尖轻轻勾掉,顺便给南瓜苗松松土,再铺一把枯稻草上
去,最好再描点儿淡肥”“不及半个月,藤蔓将整个坟包覆盖住了”等可知,写母亲小心移栽、
侍弄南瓜苗直至结果。第二部分围绕“茄子”写,结合“这边把米饭锅烧开,滤掉米汤,茄子
倒饭上;另备一小碗,蒜瓣切碎,加盐、菜籽油,一起蒸”等可知,写我们吃茄子做成的各
式各样的菜肴。第三部分围绕“小鸡”写,结合“我们家芦花鸡孵蛋同样令人窒息、焦急”“小
鸡喜爱吃小鸡草的籽实。我们去田野里采,一捋一大把,回来揪在地上”等可知,写我们看
芦花老母鸡孵小鸡,给小鸡吃小鸡草的籽实。高学教育。
11.
本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画线句写市场上售卖的瓜,形状上,“一头大一头小,圆不圆,
扁不扁,着实不耐看”;口感上,“吃起来,水垮垮的”。结合上文可知,我家的南瓜,形状
上,“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是艺术品”;口感上,“这样的品种结出的瓜糯而
甜”。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家的南瓜形状上好看,口感上糯甜,流露出了作者对家乡
南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首先理解词语:“勾”,这是妈妈锄
草的动作,妈妈怕锄草时弄坏了旁边细嫩的南瓜苗;“铺”“描”,这是妈妈铺草施肥的动作,
妈妈希望通过增添肥料后南瓜苗能茁壮成长。其次分析内容:这三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
妈妈侍弄南瓜时的情景,写出了妈妈锄草时动作的小心、仔细,施肥时对南瓜苗的爱惜重视。
最后揭示情感:三个动词是妈妈与南瓜苗深厚情感的体现,也是人与万物深厚情感的体现。
13.
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赏析思路:方法+效果+情感。方法:划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爱
惜”“抱”等词将芦花老母鸡人格化,赋予芦花老母鸡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效果: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老母鸡孵小鸡时的认真、专注;情感:结合下文作者的评论“天下物种,皆一样,一
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上走了”可知,表现出老母鸡作为母亲的牺牲、忘我、慈悲。
14.
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来整
体把握,再就是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从全文内容来看,文章回忆了儿时看妈妈移
栽、侍弄南瓜苗,吃妈妈用茄子做成的各式各样的菜肴,看芦花老母鸡孵小鸡,给小鸡吃小
鸡草的籽实的事件。结合语句看,“皖南当地的南瓜是蒲团状的,扁扁圆圆的,好看,天生
是艺术品”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风物的怀念;“当今的孩子自小吃惯大棚种植的瓜菜,他
们的味蕾没有乡愁可言”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每次听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
自有小鸡出壳的茸茸感。我又要过童年了”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从妈妈对
待瓜苗的耐心、仔细和爱惜里,叫人自小懂得人与万物的深厚关系”等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童
年经历中所得启示的难以忘怀;结合“天下物种,皆一样,一旦做起母亲,简直往神性的路
上走了:牺牲,忘我,慈悲”可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伟大母爱的赞美。据此理解综合作答。
15.崇敬和缅怀。
16.为了便于说明段玉娥纪念馆的位置:介绍愚池的由来,以此衬托段玉裁的治学精神。
17.承上启下。
18.故乡人为他建造纪念馆;拟建“经韵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人们理解与崇敬段
玉裁,以他为榜样。
19.刻苦勤奋、为人谦逊、忠诚学术、不慕名利、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解析】
【分析】
15.
考查对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从“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
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和“在告别纪念馆时,我默默地祝愿着”可以看出,作者写这篇文章
中是怀着崇敬和缅怀的心情的。据此可作答。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
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
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第 2 段写了“愚池”的位置、由来等内容,一方面具体介绍
了段玉娥纪念馆的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对“愚池”由来的介绍来衬托段玉裁的严谨治学精神,
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17.
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文章第 6 段画线句子“为人与治学
是密不可分的”,内容上,承接上文对段玉裁为人的赞颂,同时领起下文对段玉裁严谨治学
的记叙;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8.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作答。从文章第 2 段叙写
的“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
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第 7 段“将来这块空地上要建起几间小楼,作为
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供国内外学人共同使用。小楼就以段玉裁的‘经韵楼’命名”等内容可
以看出,故乡人为他建造纪念馆;同时还拟建“经韵楼”作为研究段学的资料中心;后人对段
玉裁的理解、崇敬和缅怀。所以作者说“段老夫子可谓身后有福了”。高学教育。
19.
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
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本题可结合文章 3~6 段中的“他的广博知识、宏富而精深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中获得
和写作的。他一生读书不辍,写作不止”“段玉裁一生谦逊,笃于从师、为师之道”“对于年轻
后学,段玉裁则平易过人”“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因为他对学术无限忠诚,名利并非他追求
的目的”“段玉裁于师、于徒如此,其于学自然严谨而勇于创新”等内容,可以看出段玉裁是
一位在为人方面一生谦逊、不慕名利的品质;在治学方面表现出刻苦勤奋、忠诚学术、治学
严谨、勇于创新的精神。据此可作答。
20.①“红衣姐”是全文核心人物,题目概括了核心内容;②寻找红衣姐实际上是寻找美好品
德: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展现当今社会红衣姐拾金不昧精神的稀缺,凸显她人穷
心高贵的高尚品质。
21.示例:开头“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与“儿了的对象基本确定了,这
件红上衣,正是女孩前儿天主动送她的”相照应。
22.妙用神态描写“瞪大眼睛”“呆呆地站着”,动作描写“死死地按住”,心理描写“不敢弯腰”“害
怕混淆,说不清楚”,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她”(或:红衣姐)生怕社保金跌落出来自己捡拾
可能导致丢钱人误会而紧张害怕的心理,凸显出她的淳朴善良。
23.小草比喻普通人,绿色是希望,是和谐,是生机蓬勃;这个句子赞美了红衣姐这样普通
又朴实的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呼吁人们做不了伟大的人,那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热爱
生活、积极向上、有爱心的人。
24.追求幸福、吃苦耐劳、乐观豁达、心地善良、拥有爱心、为人本分。
【解析】
20.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
由第①段“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第㉛段“一小穿着红上衣的女人,双脚
踩住钞票,等待失主到来的背影;还有一个她悄然走开的背影”,第㊱段“于是,小镇上的
20 多万人振奋不已,纷纷感叹,想要把这个‘红衣姐’找出来”等可知,“红衣姐”是文章的主
人公。由第㉞段“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一群人、感染另一群人、这股热流,一夜之间,
蔓延了小镇,成为人们当天晚餐热议的话题”可知, 文章围绕“寻找‘红衣姐’”展开故事的叙
述,寻找红衣姐其实是寻找热心助人的美好品德。同时,看到标题自然会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红衣姐是谁?为什么要寻找红衣姐?从而吸引读者阅读文章,从而更加赞美以红衣姐为代表
的拾金不昧的精神,突出文章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题。
2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选文中多处出现前后照应的语句,找出相关语句即可。
示例一:“小巷里挤满了一棵棵粗大的芒果树,蓊蓊郁郁的”与“小巷里的芒果树。在悄悄结
籽儿,小小的青胎,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
的心……”相照应。高学教育。
示例二:“有时候,看看街边商铺里芳香四溢的小镇名吃——菊花肉,她从不舍得花钱买盒” 与“半夜后,丈夫也回来了,他把买来的一盒菊花肉,双手捧给‘红衣姐’”前后照应。
22.
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
妙用神态描写“瞪大眼睛”“呆呆地站着”,动作描写“死死地按住”,心理描写“不敢弯腰”“害怕
混淆,说不清楚”,结合第㉑段“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和第㉒段“唉,
这个善良的女人啊”可知,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红衣姐担心别人误会而紧张不知所措的样子,
更加突出她老实善良的本性。
23.
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
句子中运用比喻的修辞,大树比喻伟大的人,小草比喻普通人,“心是绿的”喻指人有一种热
爱生活、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心态。再结合上文“像一个个感叹号,像一枚枚宝葫芦,更
像一颗颗普普通通却又朴朴实实的心”和下文“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己,就是富有的”可知,
这里意在赞美红衣姐的热心肠,更突出文章主旨:即使人不能成为一个伟人,那做一个普通
的人也不错,只要热爱生活,拥有一颗爱心,同样也是成功的、富有的人。
24.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
由第①段“吃完早饭,她去缴纳社保金。出门时,特意穿上了那件崭新的红上衣”,第③段“小
榄,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一个镇,以盛产菊花闻名,是珠三角的工商重镇,这里是一个财富的
世界”可知,她想过好日子,是一个追求幸福的人。
由第⑧段“后来,她和丈夫临街开起一个小吃店,经管最简单的饭菜,还买来一台电磨,加
工大米,做米浆、米粉或酿酒”和第⑪段“她常常在这儿捡废品。刚开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
就无所谓了,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呢”可知, 她为了改善生活,过上好日子,不断干活,吃苦
耐劳。
由第⑪段“她也感谢这个小巷呢,这是她的领地啊,在这里,她每天能够捡到那么多的废
品”“一会儿后,她开心地笑了,笑成了一朵花——菊花”可知,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她乐
观豁达。
由第㉑段“她的双脚,紧紧地踩住钞票,唯恐被风吹去”和第㉒段“她瞪大眼,呆呆地站着,
不敢弯腰,双手死死地按住身上装有自己社保金的口袋。她害怕混淆,说不清楚。唉,这个
善良的女人啊”可知,她生怕社保金跌落出来自己捡拾可能导致丢钱人误会,凸显出她心地
善良。
由“‘你的钱一张也没有丢!你慢慢捡吧。’她再次大声说,那么笃定”“只要拥有一颗爱心,自
己,就是富有的”可知,她拥有爱心,拾金不昧。
由“她只收旧报纸,不看新报纸,更不关注新闻”“这是她喜欢的生活——踏踏实实的生活”可
知,她为人本分,喜欢过踏实的生活。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河北2018—2022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语言表达汇编
河北2018—2022 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字词书写、默写汇
河北2018—2022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河北2018—2022年五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汇编
2021年贺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1年贺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Copyright © 2010-2011
jastkj.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
桂ICP备130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