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700.95 KB         整理时间:2024-03-20
文件简介: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8分)
爱因斯坦说过:“永远保持着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①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②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③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 )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④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
2. 请你就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本次主题活动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语段为黑板报设计一条主标题。
【答案】1. (1)恣 魅 hē
(2)C
(3)D
(4)示例:①周建平小时候对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产生了好奇心,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长大后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②李白对月亮充满好奇心,于是写出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唯美诗句。
2. 示例:霍金的话警示人类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未来,才能再续辉煌。
3. 示例:(1)拥有好奇心才能赢得未来(2)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3)呵护你的好奇心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汪洋zì(恣)肆:形容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
mèi(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呵(hē)护:保佑;爱护。
(2)本题考查字义。
心无旁骛:专心一意而无其他念头。骛:追求。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空:“探究”意思是探索研究,用于原因;“探寻”意思是寻找,用于矿藏或真理。结合语境“宇宙到底如何形成”,故用“探究”;
第二空:“权利”指公民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专利”指独自享有的利益。结合语境“专属特质”,故用“专利”;
第三空:“危言耸听”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多指坏事使人听了吃惊。语境为霍金说人类很难再延续千年、“对人类命运的好奇和思考”,故用“危言耸听”。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意思是科学家凭借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发明研究新事物;诗人凭借对周围景物的好奇心,写出一篇篇优美的诗篇。从自己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证明这个观点即可。
示例:瓦特对烧水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他对此进行了研究,改良了蒸汽机,这才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好奇的性格让他写作的边塞诗别具一格,同样是云,而他笔下的云却奇丽壮美,流传千古。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法启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围绕其中一点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霍金所说的话从正面思考指得是:人类不断破坏环境,发动战争,技术停滞不前,那么人类很可能通过战争自相残杀,或者核爆炸导致环境恶化,人类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应该做的是合作起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科技研究上,这样才能在脆弱的地球上生活下去。再结合第④段“科学家的‘骇人听闻’,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可知,,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才能拥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示例:霍金的话启发我们各个国家应该谋求合作,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这样人类子孙后代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主题,语言要简练有力,有情感色彩,可采用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围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至少含一方面。
示例1:为好奇心装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示例2:勇于探索未知,开创美好生活。
4. 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就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结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为这位同学的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答案】示例:(1)发现水帘洞:孙悟空胆大心细,跳入瀑布泉中探索,发现瀑布后的铁板桥和桥后的水帘洞。(2)拜师菩提:认为海外必有神仙,独自渡海至西牛贺洲探索,拜师菩提祖师修行。(3)偷取人参果:发现人参果遇土即入,十分好奇,后来询问土地才知道原委,用衣服兜住才拿到三个果。(4)收取金箍棒:发现定海神针能随心意变化,十分好奇,不断尝试用心意和金箍棒沟通,直至金箍棒缩至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作答时抓住孙悟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来回答即可。
示例:《西游记》智擒金角银角大王。在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的委派下,精细鬼与伶俐虫带上了“紫金红葫芦”与“羊脂玉净瓶”前往孙悟空被压的地方,孙悟空发现山凹里霞光艳艳,感到惊奇,就问土地神:那是什么东西?土地神告诉孙悟空:那是妖精的宝贝放出来的光,想必是妖精要用什么宝贝来降伏你。听了土地神的话,孙悟空心生一计,他请诸神回去,自己变成一个老真人,与精细鬼与伶俐虫搭上话,了解了“紫金红葫芦”的法力,便用毫毛变的葫芦在他们面前表演了一出葫芦装天的戏,成功用假葫芦骗取了“紫金红葫芦”。这里孙悟空对山凹里霞光艳艳的景象充满好奇心,最后从两位小妖处套出葫芦的法力并骗取葫芦,体现了孙悟空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5. 填写诗文名句。
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①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②______”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究事物根源;曹操“老骥伏枥,③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④______”的奋斗精神,范仲淹“⑤______,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⑥______”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⑦________”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路上我们终会收获“⑧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答案】 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 志在千里 ④. 吾将上下而求索 ⑤. 不以物喜 ⑥. 绝知此事要躬行 ⑦.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⑧. 众里寻他千百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源、索、躬、济、沧”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阅读·理解(62分)
(一)(20分)
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陶歌
清 龚轼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
【乙】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镓,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丙】
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惶桶①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
(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有删改)
【注释】①楻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
6. 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
B. “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C. 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衷的赞美。
D. 诗歌描绘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之味的佳作。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瞬息可就___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
(3)则登山斫伐____________ (4)火以八日八夜为率___________
8.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9. 活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
(1)请写出活板印刷的流程。
(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
10. 《陶歌》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理由。
11. “青花瓷”“活字印刷”“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6. C 7. ①. 完成 ②. 平时 ③. 砍 ④. 用火烧煮
8.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9. (1)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
(2)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
10. (1)“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的掌握。(2)“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
11. (1)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2)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3)造纸术增加了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
A.“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并没有体现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这里的“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表述不正确;
B.青花瓷蓝白相间,是典雅的蓝色和白色组成,并没有五彩斑斓的感觉,这里“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表述不正确;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这种美是天地所生。由此可知,这里开头两句是实写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色泽特点,后面两句是作者看到青花瓷产生的联想发出的感叹,是虚写,因此是由实到虚,这里“由虚到实”表述不正确;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
(2)句意: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素:平时。
(3)句意:就上山砍竹。斫:砍。
(4)句意: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火:用火烧煮。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动宾结构,它的前面省略了主语,因此它的前后都要断开;“是名杀青”是完整的句子,因而它的前后也要断开;句意: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骤就叫做“杀青”。故断句为: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内容。
结合乙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镓,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因此活板印刷的流程是: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
结合丙文“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可知,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因此纸浆成纸的过程是: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
“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白釉青花瓷是用火一次性烧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稍有不慎,则无法则前功尽弃,因此它对工匠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说他最有创造力;
“花从釉里透分明”的意思是: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种美是天地所生,纯洁典雅,给人美的享受,因此说他最有创造力。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谈看法。
由甲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知,青花瓷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细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文化代表之一。
由乙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由丙文“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等可知,造纸术发明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于汉朝东汉时期。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点睛】参考译文:
(乙)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丙)凡是造竹纸,那些要生枝叶嫩竹是最上等的原料。每年芒种时节到来后就可以上山砍竹,把竹竿截为长度为五到七尺的竹段,然后在山上挖一个塘,里面灌满水用来浸竹子。浸到一百天以上,把竹子取出来,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骤就叫做“杀青”,这时竹茎就会变得好像苎麻一样。接下来就是要用优质石灰调成灰浆,跟竹子一起放入木桶,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停止加热一天后,揭开楻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竹麻洗净之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以后,要煮沸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倒入抄纸槽内。抄纸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约三寸左右,加入纸药水汁,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等到数目够了时,就压上一块木板。让里面的水分都流掉变干,然后用轻的小铜镊把纸逐张揭起,烘干,再揭下来放成一叠。
(二)(15分)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课,老师以“跟法布尔学观察”为主题选取下面文段,请完成下面小题。
地上铺满了苔藓,我刚踩上柔软的地毯,就看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乍一看还以为是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了这里。这是我采到的第一个蘑菇,也是我第一次把蘑菇放在手里颠来倒去地察看,好奇心激起了我的观察欲望,我仔细地审查蘑菇的构造。
很快,我又发现了其他的蘑菇,它们大小形状不一,颜色也不同。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新手大开眼界。它们中有铃铛形的,也有灯罩形的,还有长得像平底杯的,有的长得像纺锤。我见过一些蘑菇还可以瞬间变成蓝色,也看到一些腐烂的蘑菇上面爬满了幼虫。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梨形蘑菇,看上去干干的,顶端开了一个烟囱状的圆孔,当我用指尖弹它的肚子时,烟囱里会冒出轻烟。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蘑菇,我采了一些装在口袋里,无聊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让它冒烟。
可是,我的家人却不接受我采摘的另一种鲜艳的蘑菇。他们把它叫做“布道雷尔”,这种蘑菇臭名昭彰,吃了会中毒。妈妈没有多说,只是将它排除在菜单之外。我不明白,为什么外表如此讨人喜欢的“布道雷尔”,会有这样的手段。
那时的我对于蘑菇有关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时光就好像一条欢乐的溪流,穿行于柳树之间,流淌在无声无息的坡面上。时光转瞬即逝,所以要好好利用它。
(节选自《昆虫记·采蘑菇的小男孩》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有删改)
12. 法布尔描写蘑菇非常生动形象有趣味,请举例分析。
13. 法布尔对蘑菇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的观察与探索过程,给予你哪些启示?
14. 探究文本之后,同学们准备绘制“法布尔观察记之蘑菇系列漫画”,请你完成漫画脚本。
图画内容 配文 设计意图
① 哪只母鸡丢的鸡蛋?噢,是蘑菇! 观察细致,充满想象力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梨形蘑菇,用指尖弹蘑菇的肚子,冒出轻烟。 ② (揣摩蘑菇的心理给图配文) 突出观察蘑菇的趣味性
在厨房里,妈妈摆着手拒绝小男孩送上的颜色鲜艳的蘑菇。 ③ (揣摩小男孩的心理给图配文) ④

15. 蘑菇系列漫画完成后,班级展出了这些漫画作品,展板上引用了罗斯丹的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结合《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 示例:①“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的外形。②用“铃铛”“灯罩”“平底杯”“纺锤”等常见的生活物品来形容大小形状不一的蘑菇。③采一些梨形蘑菇,无聊的时候拿出来让它冒烟,充满童趣。
13. ①要对自然保持好奇心。②仔细观察、试验。③有毅力,不断思考、探究。④耐心细心的科研精神。⑤坚持阅读和学习。⑥珍惜感悟的时光。
14. 示例:①地上铺满苔藓,一个小男孩托着一个像鸡蛋模样的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仔细察看。②这个小家伙把我弄疼了。(我要给这孩子表演一个绝招,喷点烟玩玩)③“布道雷尔”,我让你给骗了!(这么好看的蘑菇为什么不能吃呢?)④富有生活情趣,活泼,诙谐。
15. 法布尔对昆虫的生命过程充满尊重和敬畏,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充满爱心地观察,昆虫在他的笔下生动美丽、聪明勇敢,探究生命,看到他们的美;用诗人的语言、散文的形式,描绘那些鲜活的生命,文笔像孩童般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首段“就看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乍一看还以为是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了这里”,将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比作鸡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蘑菇还没有完全张开时的外形;
第二段“我又发现了其他的蘑菇,它们大小形状不一,颜色也不同”“它们中有铃铛形的,也有灯罩形的,还有长得像平底杯的,有的长得像纺锤”,将蘑菇比作铃铛、灯罩、平底杯、纺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体现蘑菇大小形状不一,这些喻体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物品,使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作者所看到的蘑菇的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
第三段“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梨形蘑菇,看上去干干的,顶端开了一个烟囱状的圆孔,当我用指尖弹它的肚子时,烟囱里会冒出轻烟。这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蘑菇,我采了一些装在口袋里,无聊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让它冒烟”,写作者采一些梨形蘑菇,无聊的时候拿出来让它冒烟,充满童真童趣。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首段“这是我采到的第一个蘑菇,也是我第一次把蘑菇放在手里颠来倒去地察看,好奇心激起了我的观察欲望,我仔细地审查蘑菇的构造”,启发我们要对自然保持好奇心,仔细观察;
第二段“很快,我又发现了其他的蘑菇,它们大小形状不一,颜色也不同。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新手大开眼界。它们中有铃铛形的,也有灯罩形的,还有长得像平底杯的,有的长得像纺锤”,第三段“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梨形蘑菇,看上去干干的,顶端开了一个烟囱状的圆孔,当我用指尖弹它的肚子时,烟囱里会冒出轻烟”,结尾段“那时的我对于蘑菇有关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等语句启发我们对自己感兴趣好奇的事应不断去观察、思考、探究、实验,坚持不懈的去研究,有耐心细心的科研精神,同时启发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应该坚持阅读和学习;
结尾段“时光就好像一条欢乐的溪流,穿行于柳树之间,流淌在无声无息的坡面上。时光转瞬即逝,所以要好好利用它”,启发我们珍惜感悟的时光。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画面描绘、内容理解。根据提示,找到选段内容,进行回答即可。
第一空:
根据“哪只母鸡丢的鸡蛋?噢,是蘑菇!”,定位到首段“地上铺满了苔藓,我刚踩上柔软的地毯,就看到一个还没有完全张开的蘑菇,乍一看还以为是四处下蛋的母鸡把鸡蛋丢弃在了这里”,可描绘画面:地上满是青苔,一个孩子仔细端详着一个像鸡蛋一样的还未完全张开的蘑菇。
第二空:
根据“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梨形蘑菇,用指尖弹蘑菇的肚子,冒出轻烟”,联系提示“揣摩蘑菇的心理给图配文”可配文:你可要看仔细了,我要吞云吐雾啦!
第三空:
根据“在厨房里,妈妈摆着手拒绝小男孩送上的颜色鲜艳的蘑菇”,联系第四段“可是,我的家人却不接受我采摘的另一种鲜艳的蘑菇。他们把它叫做‘布道雷尔’,这种蘑菇臭名昭彰,吃了会中毒。妈妈没有多说,只是将它排除在菜单之外”,联系提示“揣摩小男孩的心理给图配文”可配文:“布道雷尔”你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祸心,哼!
第四空:
身为小孩子能够细致的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去思考颜色鲜艳的蘑菇为什么不能吃,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富有生活情趣。据此可提炼设计意图:富有生活情趣,活泼,诙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像哲学家一般地想:
“哲学家”是说书中蕴含着哲理,如“晚上9点的田野是凉爽的,沉静的,蝈蝈发出的叫声划破了夜的寂静,随即,又是一声蝉的哀鸣,这只不幸被蝈蝈逮到了的可怜的小生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了一声令人心颤的鸣叫”道出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美术家一般地看:
“美术家”是说法布尔具有很细很强的观察能力。如“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观察细腻如微,描写生动细致,如画家的工笔细描。
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展现了《昆虫记》的文学性。

整体来看,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三)(9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课,老师以“科学点亮好奇心”为专题选取三则材料,组织探究学习,请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2月6日第005版《教育周刊》)
材料二:
图: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

材料三: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摘编自《南方日报》2023年4月17日第A12版《深周刊·对话》
16.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天文梦想和好奇心渐渐变淡,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
B. 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17.2%的中学生和10.7%的小学生都表示没有兴趣,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
C. 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D. 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创新,不要依赖解题套路,用科学知识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17.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对“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这句话的理解。
18.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应如何用科学点亮好奇心。
【答案】16. D 17. (1)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2)孩子要不断地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提问,并尝试找出方法去解决,才有可能成长为科学家。(3)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保持好奇心,不要过分注重刷题。
18. (1)学习中避免“刷题”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倡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知识。(2)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3)加强科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播种好奇心的种子)。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A.结合材料一“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可知,这里“完全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刷题,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与原文表述不符;
B.结合材料二柱状图可知,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有67.5%的中学生和60.4%的小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一些兴趣和好奇心,有15.3%的中学生和28.9%的小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可概括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和有好奇心,因此这里“说明中小学生已经对科学研究失去了好奇心”表述不正确;
C.结合材料三“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可知,这里“所以科普工作应提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表述不正确;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材料一“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可知,科学家要不断地对习以为常的现象提问,并尝试找出方法去解决,才有可能成长为科学家;
结合材料一“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可知,学校教育要让学生保持好奇心,不要过分注重刷题,这样孩子长大了才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结合材料二柱状图可知,在知道一些科学家的事迹后,有67.5%的中学生和60.4%的小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一些兴趣和好奇心,有15.3%的中学生和28.9%的小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由此可知大部分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科学家从孩童时期起,一直对科学研究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结合材料一“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可知,用科学点亮好奇心,应在学习中避免“刷题”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提倡创新和学生科学理解、吸收知识;
结合材料二柱状图中小学生知道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可看出,大部分中小学生会受到科学家事迹的影响,用科学点亮好奇心,可以发挥科学家榜样的力量,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保持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结合材料三“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播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可知,用科学点亮好奇心,可以加强科普宣传,用科技的巨大成就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四)(18分)
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节选了《从文自传》里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①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绱鞋。又有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又有铁匠铺,制铁炉同风箱皆占据屋中,大门永远敞开着,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日子一多,关于任何一件铁器的制造秩序,我也不会弄错了。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些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②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③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④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经常是梦向天上飞去,一直到金光闪烁中,终于大叫而醒。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⑤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节选自《从文自传》岳麓书社2010年版有删改)
19. 简要分析第①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 文章第②段“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中的“许多事情”指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1. 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中的“小书”和“大书”?作者更爱读哪本书?为什么?
22. 沈从文善于描写平凡的人物,写出不平凡的美。你从文中读出了平凡人物哪些“不平凡的美”?
23. 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与我们的作文主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是一致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9. (1)借助动作(细节)描写,用“拉”“扬起”“前倾后倒”等动词呈现打铁过程,表现出看打铁的生活情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2)运用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吼声”比拟“风箱”发出的强大声音,呈现“我”着迷的情形。(3)以儿童口吻(语气)来描述,表现“我”对小男孩的喜爱和看打铁的欣喜。(4)语调急促。通过“于是”“便”“待到”“赶忙”等词语,营造打铁场景的紧张氛围,突出“我”对打铁场景的痴迷。(5)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比如用长句子描写拉风箱时的缓慢,用短句子表现趁热打铁时的紧张,快慢瞬变,体现“我”对看打铁的喜爱和新奇之情。(6)语言质朴自然,表现出孩童天真的视角和湘西自然淳朴的画面。
20. ①让作者好奇的各行业的独特工艺。②让作者渴望探究的风土人情。③丰富有趣的生活百态。
21. (1)“小书”指的是作者在学校里读的书、认的字,也就是学校的学业。“大书”指的是让作者充满疑问和好奇心的周围世界。(2)更爱读“大书”,因为作者对无限广阔的生活有无限的好奇和兴趣。
22. ①乐观、勤劳的生活态度,如戴大眼镜磨针的老人、绱鞋的大胖子皮匠,背着孩子的苗妇人唱着歌舀豆浆。②健康、富有活力的生活状态,如强壮有力的苗人在染坊横木上摇荡,小孩子前倾后倒拉风箱打铁。③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伞铺里十几个学徒工作时尽人欣赏,剃头的人自己托着木盘给师父刮脸。
23. 画线句子写作者去听、去看、去嗅闻,也就是在观察、体验、思考并描写生活,只有亲身体验并感悟,写出的文字才最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启示我们:(1)要像沈从文那样,去尝试阅读生活与自然这本大书,去观察、体验生活。(2)要像沈从文那样,既要去探索,更要自己去思考、寻找解答。(3)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丰厚人生阅历,积累创作源泉。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可从写作手法,内容和情感以及结构等角度来分析。
结合“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可知,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拉”“前倾后倒”“舞动”“扬”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孩子打铁时候的状态,体现了小男孩打铁时候的专注和认真,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这个情景,体现出其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深刻;
结合“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可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箱在被小男孩拉的过程中发出的声音之大,也体现了作者观察得细致入微,表达了作者对打铁这个生活场景非常感兴趣;
结合第①段“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第②段“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可知,这里作者是以儿童的口吻来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第②段“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我就欢喜看那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体现了“我”对小男孩和打铁场景的喜爱;
结合“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火花四溅的一下一下打着”可知,这里的“于是”“便”“待到”“赶忙”体现了时间的短促,小男孩动作快速转换,体现出一种紧张的气愤,在阅读的时候不免语调急促;
结合“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着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分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火炉上便放出一股臭烟同红光。待到把赤红的热铁拉出搁放到铁砧上时”“这个小东西,赶忙舞动细柄铁锤,把铁锤从身背后扬起,在身面前落下”可知,这里的的语言朴实自然,描绘的场景接地气,体现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以孩子的视角来描述,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句式长短错落有致,显得更加的灵活,读来饶有趣味。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③段“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可知,这里体现的事件是作者对各行业的独特工艺的好奇以及对探究当地风土人情的渴望;
结合第④段“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可知,这里体现的事件是作者了解的丰富有趣的生活百态。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
结合第③段“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可知,这里的“小书”指的是作者在学校里读的书、认的字,也就是学校的学业。结合第③段“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第④段“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第⑤段“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可知,这里的“大书”指的是让作者充满疑问和好奇心的周围世界。
从第③段“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第④段“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可知,作者更爱读“大书”,因为作者对生活充满了疑问,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而想要知道的又太多,对无限广阔的生活有着无限的好奇和兴趣。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①段“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绱鞋。又有个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替剃头师傅刮脸”可知,这里体现了磨针的老人、绱鞋的大胖子皮匠、剃头徒弟的勤劳和朴实;
结合第①段“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可知,这里体现了苗人强壮和充满活力;
结合第①段“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可知,这里体现了苗妇人勤劳朴实和乐观。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结合句子“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可知,从作者的描述看,作者的观察敏锐,记忆超强,对现实世界十分倾心,对大自然的声音气味,社会上的人与事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把大自然与社会生活称为一本“大书”,他从这本“大书”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在自然和社会中倾心体验,尊重生命本真的做法,并非不爱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从沈从文的经历可以启示我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亲近的关系。人应该吸收自然的活力,汲取自然的营养,完善自己的精神品行。孩童的天性是游戏,儿童身上的“野性”正是其天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了适当的“野性也就没有生命的敏感、好奇,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创造力,要像作者一样,善于发现和思考,勇于去尝试和探索,拓宽眼界。
三、表达·交流(60分)
24. 作文。
下图是《永玉六记·汗珠里的沙漠》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别忘了当初为何出发
世界在变更,时光在流逝,我们不得不前进,开始翻越永无止境的大山,甚至不再回头,直到所有人都忘了自己的初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一个人把缥缈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但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够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我们的梦想,也许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也许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朋友们,回眸自己的一路成长,还记得每一个梦想带来的悸动,在生命中留下了怎样的足迹么?
生活中的我们想爬上更高的山,想走更远的路,都要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自然会悠闲自在,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自己内心的风景。
守住初心,即使失败。李清照的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扬了项羽,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尽管失去了江山那又如何?大不了重头再来,何必为了这一次的失败而否定了全部,甚至到死的地步。要知道,当年项羽不也是一点一点才把江山打下来的吗?大不了他再带领着一些英雄好汉把失去的江山重新夺取回来,总也比放弃一切好吧?败又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他能够自刎乌江,在我看来就是害怕失败,就是没脸见当年的百姓,就忘记了他做事情的初心。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极力为百姓谋福利。因为他知道百姓生活得好才是国家最重要的事。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的国家就不能称之为国家,国家就更不可能繁荣昌盛,所以现在富贵的他知道什么最重要。朱元璋的成功,表明了他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风景。在他爬上更高的山,走出更远的路之后,他仍然能够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
守住初心,即使残疾。史铁生的事例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即使他残疾了,但他仍然可以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风景,所以即使残疾,可他最终还是胜利了。
只要不忘自己内心的风景,不忘初心,守住最初的愿望,那我们最初的那个梦想就一定会实现。只要我们、保持自然,退回内心,平静修行,守住初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这句话曾被收录为黄永玉经典语录。黄永玉在他的《永玉六记》,有不少好玩的人生感悟,当然也有很多幽默的话语、有意思的动物。这里的“别轻蔑”,即要重视。“少年”即年轻时期的孩子。“感动自己的东西”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物体、动物、植物等,例如:梅花、兰花、菊花、小蜘蛛等等。这些东西为何感动我们,不要轻蔑它们,因为它们能让我们成长,能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第二,立意。例如:时光荏苒,当你我褪去幼年纯真,变得成熟,变得独立,当你我眼界由狭隘变得宽广,眼里所看、心中所想也就与以往不一样了,保持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选材。这篇文章可围绕成长、感悟生活的美好来写,还可以展开想象,写成年后的自己给现在的自己的一封信,也可以写一个成年人来轻蔑少年的自己,在结尾加上一句:长大后,我也有可能像这个成年人一样轻蔑少年时期自己感动过的东西。还可以理解为保持初心,那时候我们还很年轻,常常为一些事情泪流满面。多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或许那时候的自己确实有点幼稚,并不成熟。然而,并不会为此而后悔。不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才能永葆初心,永远热泪盈眶!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北省恩施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