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39.32 KB         整理时间:2024-03-21
文件简介:
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8页)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答题前,请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考老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自己的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迹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必须将参考学生和缺考学生的答题卡、试题卷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热忱(chén) 贮蓄(zhù) 纤维(qiān) 人迹罕至(hǎn)
B. 锃亮(zèng) 炽热(zhì) 缄默(jiān) 戛然而止(jiá)
C. 恣睢(suī) 栈桥(zhàn) 眺望(tiào) 哄堂大笑(hōng)
D. 修葺(qì) 羸弱(yíng) 禁锢(gù) 孜孜不倦(z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纤维(qiān)——xiān;
B.炽热(zhì)——chì;
D.羸弱(yíng)——léi;
故选C。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推崇 孱头 恍惚 锲而不舍
B. 分岐 殉职 怂恿 咄咄逼人
C. 抽噎 点辍 凋零 拈轻怕重
D. 广袤 感慨 桑梓 炯乎不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B.分岐——分歧;
C.点辍——点缀;
D.炯乎不同——迥乎不同;
故选A。
3.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近年来,在“川渝合作,同城融圈”的大背景下,广安市各项事业突飞猛进,成绩有目共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游客趋之若鹜;工农产业快速发展,增速名列前茅;人民生活美好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A. 鳞次栉比 B. 趋之若鹜 C. 名列前茅 D. 安居乐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正确;
B.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相趋附、前往。不能用来写游客,褒贬不当;
C.名列前茅,指名次排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使用正确;
D.安居乐业,形容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在广安市农产品交易会上,龙安柚种植大户冯建国说:“①‘小柚子’要做成‘大产业’,必须改变产业小散弱。②通过成立龙安柚协会和合作社,我们将业务拓展到外省。③群策村龙安柚种植面积大约稳定在2000亩左右。④乡里正计划引进深加工企业,将产业链做得更长,从而增加产业竞争力。”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C.语义重复,依据“群策村龙安柚种植面积大约稳定在2000亩左右”可知,句中的“大约”和“左右”意思相同。可删去其中一个。
故选C。
5. 下面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子是( )
①2023年3月3日晚,由我市联合成都市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平凡英雄》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②话剧再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在朴达峰阻击战中的生死经历和隐功埋名、无私奉献的事迹。③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平凡英雄?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即可称英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D.结合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即可称英雄”可知,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它同后面的“即”意思重复,因此这里应删掉破折号或者“即”;
故选D。
6.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在杜甫的《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抓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D. 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不是纪传体;
故选A。
7.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是( )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________________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③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④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A. ③④①②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③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C.细读已知语句和排序语句可知,语段主要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讲述毛主席诗词的意境是很深的。已知语句“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是总起句,句③“如《十六字令三首》”列举示例,故放最前面;句④“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具体解读三首词本身的内涵;然后针对分析用古人的话“缘物寄情”进行总结,先是说有感情才能有意境,最后总结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故顺序应为③④②①。
故选C。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航员病了怎么办
①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观众难得看到宇航员生病的场景。假如宇航员真的在太空中出现头疼脑热等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是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②现在的做法是,宇航员会在飞船里准备一个药箱,里面放上一些常用药物,比如退烧药、消炎药、止晕药等。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宇航员会向地面的医生报告,医生会及时发出指令,告诉他该怎么吃药。
③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一种由纳米碳构成的生物胶囊也许可以帮助他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加紧研发一种生物胶囊,将其植入人体皮下后,它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就好像一个随身相伴的医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几年内,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就可以使用这种生物胶囊。
④生物胶囊的成本并不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只要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再填入人工细胞,最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一颗生物胶囊就制造成功了。
⑤生物胶囊的研究者洛夫特斯博士表示,在进入太空前,宇航员只要进行一项微创手术,在大腿表皮下植入几颗生物胶囊,宇航员就拥有了对抗绝大部分疾病的能力。这种手术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普通的麻药。
⑥太空中有无数能够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高强度的辐射,它会摧毁宇航员的骨髓细胞并破坏其免疫系统。生物胶囊中填充的细胞可以察觉到辐射强度的上升,并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胶囊内装有一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仅可以帮助宇航员抵抗辐射,还可以帮助他们对抗其他常见太空疾病,比如感染、发烧、器官衰竭和失眠等。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有针对性的研发相应的抵抗因子。
⑦生物胶囊中细胞的纳米外壳有一定的空隙,可以允许药物通过,但能保证人工细胞一直留在胶囊中。生物胶囊不是一次性用品,胶囊中的细胞可以通过自身新陈代谢维持活力,这些细胞的寿命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因此每个胶囊都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生物胶囊本身也没有“保质期”,它的纳米碳结构是惰性的,非常稳定且具有弹性,至今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生物胶囊不会造成人体的排异反应,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再由医生取出。
(选自《科学大众》)
8. 选文从科幻电影谈起的好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引出本文说明话题。
C. 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生病了怎么办”的思考。
D. 意在说明幻想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幻终将成为现实。
9. 下列关于生物胶囊的优势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本不高,制造工艺不复杂。
B. 使用简单,自动释放药物,保护人体。
C. 其本身没有“保质期”,可以连续使用数年之久。
D. 不会造成人体的失重反应。
10.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在说明生物胶囊时,先总体说明,再具体说明几个方面:制造、使用、效果、寿命,最后说明其取出简单,因而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 文中第⑦段加点词“至今”从时间角度限制了“没有发现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表明人体究竟有无“可以分解该生物胶囊的酶”还不能最终定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C. 第③段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胶囊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
D. 生物胶囊制造工艺是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然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再填入人工细胞。
【答案】8 D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
D.第①段“在各种科幻电影中,观众难得看到宇航员生病的场景。假如宇航员真的在太空中出现头疼脑热等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是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意在引出说明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与本项“意在说明幻想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幻终将成为现实”毫无关联,因此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理解。
D.根据第③至⑦段对生物胶囊的说明,没有涉及生物胶囊与人体的失重反应的关系,因此本项说法无中生有,是错误的;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本文在说明生物胶囊时,先总体说明,再具体说明几个方面:制造、使用、效果、寿命,最后说明其取出简单,因而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并非“时间顺序”;
C.第③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胶囊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迅速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法方法;
D.根据第④段“生物胶囊的成本并不高,制造工艺也不复杂。只要先将纳米碳放入胶囊模具,再填入人工细胞,最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一颗生物胶囊就制造成功了”,可知本项中“然后用纳米碳或是蛋白质胶水将其黏合,再填入人工细胞”的说法顺序颠倒;
故选B。
二、积累与应用(21分)
11.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也表明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喻冬雪,发挥联想,既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③. 悠然见南山 ④. 沉舟侧畔千帆过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 忽如一夜春风来 ⑦. 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柳、近、畔、梨”等字词容易写错。
古诗词鉴赏(4分)
12.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全词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驿站、断桥、黄昏、风雨。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
(2)运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手法。作者借饱受摧残、香气不改、精神犹存的梅花,抒发自己虽历经艰辛,屡遭排斥,仍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情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意思是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描绘了梅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的遭遇;“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意思是“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描绘了黄昏来临梅花又被风吹雨打的遭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自然是人迹罕至,渲染了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表现手法的辨析以及作者情感的分析。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历经艰辛、屡遭排斥)坚持高洁志行;不媚俗,清真脱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名著阅读(4分)
13. 九年级二班开展了名著阅读分享活动。在阅读成果展示环节,同学们对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享:
(1)第一小组对《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作品名)情有独钟,不仅现场还原了情节,还开展了人物猜读比赛,请你加入该小组并猜读下面文段中A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一天早上我到彭德怀的司令部去,发现他有好几个部下在那里,正好开完会。他们请我进去,开了一只西瓜。我们围桌而坐,淘气地在炕上吐起瓜子来。我注意到有一个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年轻指挥员。彭德怀看见我瞧着他,便开玩笑说:“那边这个人是著名的赤匪。你认出他来了吗?”新来的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他就是你一直想要见的人,”彭德怀又补充说,“他要你去访问他的部队。他叫A。”
(2)第二小组代表分享的是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他认为:“《水浒传》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几十个。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粗鲁,鲁智深是______________,史进是______________,李逵是______________,武松是______________。”
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语段中。( )
A. 豪气难羁 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B. 年少轻狂 豪气难羁 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C. 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朴厚鲁莽 豪气难羁
D. 朴厚鲁莽 性情急躁 年少轻狂 豪气难羁
【答案】(1) ①. 《西行漫记》 ②. 徐海东 (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结合“这个人是著名的赤匪”“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可知,A是徐海东。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鲁智深和李忠、史进在潘家酒楼喝酒时得知金氏父女被镇关西郑屠欺凌的事,便立刻要去“打死那厮”,多亏史进和李忠劝住。第二天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后,本是想“痛打这厮一顿”,却不料打死了镇关西。这都体现出他的粗鲁和急躁。
犯罪逃命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看见史进练习武艺,评论他只是花棒,史进大怒,要挑战王进,却被王进轻松击败。这体现出史进的粗鲁和年少轻狂。
宋江因酒后题“反诗”,被打入大牢。李逵在不知梁山方面行动的情况下,独自砍翻刽子手、救出宋江之后,李逵杀人性起,逢人便砍,晁盖阻止他也无效。这体现出李逵的朴厚鲁莽。
武松为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被官府暗算后,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体现出武松的豪气难羁。
故选C。

综合性学习(6分)
14. 九年级一班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与。
(1)【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自强不息”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如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jī)画粥,。(请你仿前例续写事迹,并用楷体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米字格内,不超过7个字。)
(3)【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第二位同学李红演讲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第三位同学张鑫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王林,请你在李红演讲结束后,张鑫演讲之前说一段串词。
【答案】(1)示例: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直面挑战,磨砺意志。

(2)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3)示例:感谢李红同学的精彩演讲。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当放眼天下,志存高远,我们还应当顽强拼搏,放飞梦想。下面请欣赏张鑫演讲的《放飞青春梦想》,掌声有请。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理解赏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为: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这句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由此可见,“自强不息”精神内涵表现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由此可见,“自强不息”精神内涵表现为勇于探索,执着追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为: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由此可见,“自强不息”精神内涵表现为直面挑战,磨砺意志。可据此提炼概括。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仿照“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格式,列举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及事迹,合理即可。
示例:车胤囊萤夜读。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节目串词。根据两个节目的相关主题进行衔接,合理即可。
示例:刚才李红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们知道了青少年一定要志存高远,胸怀远方。是啊,正值青春,就应该点燃梦想,下面,请聆听张鑫为我们演讲《放飞青春梦想》。
三、阅读与理解(39分)
(一)记叙文阅读(14分)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
15. 简要概述文章③至⑥段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完成下表。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③ 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
④ 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
⑥ 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③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
17. 第⑤段中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有何作用?
18. 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动词的妙处。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19.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 ①. “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 ②. 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 ③. 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
16. 母亲发现“我”赤脚光头在雨中田野里漫步,“必教育我一番”,但“我”再遇微风细雨,会“依然如故”,是因为“我”对家乡的雨的痴迷和喜爱,非常享受雨中的这份惬意。
17. 第⑤段中引用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写出了雨的诗意与灵性,增强了文章的雅趣,也使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
18. “打”“敲”“击”“落”这些动词描写雨落下的各种声音以及带给作者的美妙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迷恋和陶醉。
19. 文章以“听雨”为线索,“听雨”贯穿全文始终,在描写与叙述中,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
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结合文章③~⑥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想起的和“雨”有关的故事。
第③段已概括为: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
结合第④段中“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可概括为:“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
结合第⑤段中“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可概括为: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
结合第⑥段“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可概括为: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③段“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可知,“我”小时候喜欢在细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那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是因为担心“我”淋雨后身体受到伤害,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但“我”再遇微风细雨,会“依然如故”,是因为“我”对家乡的雨极端痴迷和喜爱。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引用诗词的作用。
记叙文引用诗句,作用常常有: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有文化内涵,加强文章的底蕴,使全文具有浓郁的诗情韵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⑤段中引用的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的佳句,都与“听雨”有关。“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等经典名句,清新质朴自然,写出了雨的诗意与灵性;同时,诗词本身增强了文章的内涵,为文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要求从动词角度品析。结合语境中“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等内容可知,“打”“敲”“击”“落”这些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雨落下的各种声音以及带给作者的美妙感受,鲜活灵动地再现了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结合第④段“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陶醉和喜爱之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作者情感。
本文以“听雨”为线索,记叙了“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四件往事,“听雨”贯穿全文始终。结合第⑦段“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可知,“听雨”表达了作者对山村听雨的喜爱,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二)议论文阅读(11分)
保持27℃善意
刘远通
①新春之际,情暖人心。浙江杭州的雨夜里,男孩为一位拄杖又拎包的残疾人撑伞,直到对方打上出租车才离开;河南郑州的公交上,残障小伙见义勇为,死死抱住行窃的小偷直至警察赶到;湖北襄阳调休的消防员看到餐厅火情,拉住路人看管自己的孩子,跑过去拔出消火栓的水枪;一位浙江的医生,一把抱住忽然发狂的病人,让他安静下来……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让人如沐春风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没有杂念的善意。
②这些暖心善举中的主人公,或者认为自己做了再平常不过的事,或者直言当时没想那么多,一切都发乎本心、源于本性、出于本能,既非刻意造作,也非别有所图。如果不是有心人的拍摄和记录,这些温暖整个冬天的善行不会有人知晓。有人说,这样自发的善心善行,超越了冷漠的寒冰,也拂去了多余的燥热,是最让人感到舒服的27℃。
③善意总是最自然的。记得上学时,经常到一个婆婆开的餐馆吃饭,她每次都为顾客备好温热的素菜汤。有次问她,为啥不嫌麻烦。她说,学生们上课急,等不得,这样的温度不烫不冷,正好。27℃的善意,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怎么了”,而只是面对“我该怎么做”的问题时,出乎一颗真诚之心的回答。也正是因为没有多想,才更能在安危的考量、利益的盘算之外,呈现出人心中的善之端。
④现实中,“善意”却往往没有那么单纯。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调,是为“炫善”。短期看,这样“招摇式”的行善或许是对慈善的另类推广,对于吸引人们关注慈善有些许助益。但长远看,高调“粗暴”的行为,损伤着善的本意;眼花缭乱的外在形式,架空了善的实质。有的人行善,矫言伪行,是为“伪善”。借善事敛聚财富者有之,借善事博取名声者有之,更有甚者,从行善中发现了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于镜头前道貌岸然,向群众大施恩惠,捞取政治资本,却于镜头后卸下伪装,言行相悖,前后乖离,让人颇为不齿。
⑤在人的种种行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过程与结果统一的。只有善的初衷,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只讲善的结果,也可能让善的价值走偏变味。这也提示我们,善心善念,需如“明镜台”一样风光霁月、坦荡无私,并且“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思考善的意义,掌握善的火候,把善意带进工作和生活中去,对每个人而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份责任。让每一次善举,动机中少些杂质、多些纯粹,过程中少些想当然、多些同理心,良好的社会风气才更为可期。
⑥那些温暖了我们的行善之人,大都是普通人,每天面对工作生活,计算柴米油盐。但正是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最自然的选择告诉我们:善念是每个人心底的珍藏,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目标。涵养一点一滴的善念,经由漫长的精神修行,就一定能达到不一样的人生境界。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 第①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22.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3. 第④段“现实中,‘善意’却往往没有那么单纯。”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用原文回答)
24. 请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保持“27℃善意”。
【答案】20. 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
21. 引出本文的论题,并充当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的论点。
22. 先提出分论点——善意总是最自然的,然后列举餐馆的婆婆总是每次都为顾客备好温热的素菜汤这个事例论证分论点,最后运用道理论证,进一步论证分论点。

23. ①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调,是为“炫善”;②有的人行善,矫言伪行,是为“伪善”。
24. 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
依据①段“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③段“善意总是最自然的”、④段“现实中,“善意”却往往没有那么单纯”、⑤段“在人的种种行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过程与结果统一的”可知,本文主要围绕“善意”进行论证的,而③段“善意总是最自然的”、④段“现实中,“善意”却往往没有那么单纯”、⑤段“在人的种种行为中,善行可能是最需要目的、过程与结果统一的”是从不同方面论证“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据此可知,“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句作用的能力。
依据①段“浙江杭州的雨夜里,男孩为一位拄杖又拎包的残疾人撑伞,直到对方打上出租车才离开……一位浙江的医生,一把抱住忽然发狂的病人,让他安静下来……”可知,这是列举四个事例,属于事实论据;依据“唯有诚恳方为善,最是真挚能动人。”可知,上面四个事例是为 本句——中心论点而服务的。所以,划线句能有利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能力。
依据“善意总是最自然的。”可知,这是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依据“记得上学时,经常到一个婆婆开的餐馆吃饭,她每次都为顾客备好温热的素菜汤……”这是列举一个事例来论证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依据“27℃的善意,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怎么了”……呈现出人心中的善之端”可知,这是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本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④段“现实中,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调,是为‘炫善’。短期看,这样‘招摇式’的行善或许是对慈善的另类推广,对于吸引人们关注慈善有些许助益。但长远看,高调‘粗暴’的行为,损伤着善的本意;眼花缭乱的外在形式,架空了善的实质”可概括为:有的人行善,浮夸高调,是为“炫善”。依据“有的人行善,矫言伪行,是为‘伪善’。借善事敛聚财富者有之,借善事博取名声者有之,更有甚者,从行善中发现了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于镜头前道貌岸然,向群众大施恩惠,捞取政治资本,却于镜头后卸下伪装,言行相悖,前后乖离,让人颇为不齿”可以概括为:有的人行善,矫言伪行,是为“伪善”。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能力。“‘27℃善意’”可以理解为生活中注意细节行为,体现出“善意”。
示例:善意需要表达,才能被人接收到。它不该只停留在书本上、内心里,也不见得要慷慨激昂、惊天动地,它其实可以很琐碎、很具体,比如几句暖心的话语,捎带着添把手,还有力所能及的动作。而你所释放的善意,总会让人受益,终有一天,这些善意会以某一种方式,回馈于你。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
江①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②。南合沅湘③,北合汉沔④,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⑤,与海相若。清河⑥张君梦得谪居齐安⑦,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⑧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⑨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强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⑩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①江:长江。②肆大:形容水流壮阔。③沅湘:沅江、湘江。④汉沔:汉江、沔江。⑤浸灌:水势浩大。⑥清河:张君(张怀民)的家乡。⑦齐安:黄州。⑧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⑨篷户瓮牖:篷户,用篷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⑩乌:哪里。
25.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2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
(2)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______
(3)以览观江流之胜________________
(4)今张君不以谪为患________________
2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投以骨
B. 揖西山之白云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其流奔放肆大 其正色邪
D. 或异二者之为 乌睹其为快也哉
2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29. 【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古人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但两文“乐”的内涵不同,【甲】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乙】文之“乐”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5.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26. ①. 同“俱”,全、都 ②. 这样 ③. 胜景
④. 被贬官 27. B
28. (1)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2)流到赤壁的下面,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
29. ①. 豁达乐观 ②. 爱国爱民的情怀 ③. 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清河张君梦得”是主语,“谪居齐安”是动宾结构,在剧中做谓语和宾语,通常主语和谓语中间要断开,因此“清河张君梦得”后面要断开;句意: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故断句为: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全、都。
(2)句意: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是:这样。
(3)句意: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胜:胜景。
(4)句意: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谪:被贬官。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介词,把;
B.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C.代词,代指长江/副词,或许;
D.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动词,是;
故选B。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作答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是宾语前置句。归:归依。
(2)至:到。之:助词,的。下:下面。浸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浩大。相若:相似。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对比阅读。
甲文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他和古仁人不同,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态度。
乙文作者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作者肯定张梦得不以物伤性,自放于山水之间的那种“何适而非快”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综合以上即可知,两篇文章都体现了古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合甲文“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甲文的“乐”是“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的情怀;结合乙文“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篷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可知,乙文的“乐”是“自放山水之间”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
【点睛】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四、作文(4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30. 按要求作文
“五一”假期,一大批普通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在忙碌中度过最美劳动节。他们中,有炎炎夏日站在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有不辞辛苦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耕作的技术人员;有身负50斤装备、奋战防火一线的森林消防员;有及时排查故障、守护千家万户的抢修工人;还有早晚奔波在外,为家家户户送来必需品的快递小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粒粒沙子,凝聚成塔;条条小溪,相聚成海。正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与感动。
请选取身边普通人的动人故事,以“微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例文:
凡人微光
生命不论多么短暂,多么平凡,总会有存在的价值。太阳默默献出阳光,大地默默献出广阔;路灯默默照亮黑暗;平凡的事物默默献出自己的价值,同样值得我们高声歌唱与赞美!
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静静地发出灿烂的光辉。
她是一位清洁工,姓张。我总是瞧不起她,嘲笑她,嫌她脏。
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一个星期六早上,我在小区下面散步,手里拿着一张准备送给妈妈的卡片。这时张阿姨经过了,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手里的卡片,我瞪了她一眼,心里嘀咕着:看什么看!
突然,一阵大风夹着沙子吹过,我连忙松开手护住眼睛,风停了,而卡片却不见了。顿时,我脑子一片空白,比油锅里的蚂蚁还要焦急:怎么办?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赶紧朝着刚才刮风的方向寻找去,发现贺卡正好卡在面前一棵树的树枝上,树下还有一条臭水沟,要是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去。何况树上还有许多虫子和小刺呢,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张阿姨悄悄地来了,笑眯眯地对我说:“孩子,让我来吧,我既不怕脏,也会爬树,力气也比你大。”说完,张阿姨用手抓住树枝,双脚夹住树干,吃力地爬上去,小心翼翼地把卡片放在口袋里。下来后,张阿姨把卡片递给我,这时我发现她的手擦伤出血了。我接了卡片,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以前总是瞧不起她,嫌她脏,说她坏话。可是,她一点也不计较,还很热心地帮我……想着想着,泪水湿透了我的双眼,我吞吞吐吐地对她说:“张阿姨,谢……谢您,我,我错了。”张阿姨不但不放在心上,还爽快地对我说:“没事了,下次要小心,有什么事就找我帮忙哦!”说完了便转身走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觉得越来越高大……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像张阿姨这样平凡的人,他们都拥有着一颗朴素而高尚的心灵,做着平凡而让人感动的事情。这就是平凡中的美!
请记住,平凡人的微光也足以照亮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以“微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微光”就是渺小的光芒,微不足道的光芒。根据材料“他们中,有炎炎夏日站在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有不辞辛苦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耕作的技术人员;有身负50斤装备、奋战防火一线的森林消防员;有及时排查故障、守护千家万户的抢修工人;还有早晚奔波在外,为家家户户送来必需品的快递小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粒粒沙子,凝聚成塔;条条小溪,相聚成海。正是他们给了我们温暖与感动”可知,“微光”其实就是抓住普通人的“闪光点”,讲讲他/她的故事。即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人做的默默无闻的事,这些人和事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影响,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体现了人物何种宝贵的品质等。“微光”这一关键词决定了本文的主旨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各种传递正能量的言行歌唱。具体可按“……像微光,指引我……”的句式来立意。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要求选取身边的普通人,写他们的动人故事。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材,比如上学路上看见一名协警在雨中单膝跪在马路中央,为车祸中受伤倒地的老人撑伞;一位在疫情当中不畏生死,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医护人员;每天都会遇到的一位清洁工;自己每天坐的公交车上那个面容普通的司机……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件事,重点描写那个“平凡”人的言行举止,描写他身上那“微光”,也要描写自己的感受,表现再平凡的人也有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31. 按要求作文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朋友,读懂误解委屈背后的真情;读父母,读懂唠叨琐碎背后的深情;读老师,读懂宽严相济背后的期许;读山水,读懂风光旖旎背后的柔情……
请以“读懂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例文:
读懂爷爷
斜阳低悬,红霞垂帘。窗透夕晓,灿黄夕阳在天际缠绕出绛红深紫。红尘之中,木门吱呀作响缓缓打开,爷爷手持拐杖,大步大步向前走去,笨重地跨过门槛,身子摇摇晃晃。我望着爷爷跨过门槛的背影,一时间的甜蜜多于苦涩。读懂不易,一读穿心……
“老头子恢复的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听了医生的话,站在一旁的父亲眉头才舍得舒张开来,待到医生离去,一直默不作声的爷爷急促询问:“回家的车票买好了没?”,父亲只得哭笑不得:“爸,你一个人回去,我不放心,等到我手头的工作忙完再说吧。这几天你好好休息,之后叫娃带你到大城市转转。”我连忙点头,却看到病床上的爷爷渐渐低下了仰起的头,挺直的腰背松垮下来,靠在床上,闭紧了双眼。耳畔边,依稀可以听见爷爷的小声嘀咕:“等你忙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城市有啥子好的……”
“爸爸,爷爷怎么不喜欢大都市,还要回到农村呢?”回家的路上,我家心中的疑虑讲给了身旁两鬓已白的父亲。父亲睁大着眼睛,似乎惊讶于我的问题,转而眯着眼睛,淡淡地笑着,用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脑袋,道:“你还小,不懂,那是故乡,最美的地方……”
不知不觉日子悄悄溜走,却忘记带走爷爷的执念。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不免怀念起故乡在艳阳高照下的田野。“娃娃,你小堂姐打电话过来,邀你捉泥鳅呢,咱啥时候回去啊?”刚一出房门,爷爷便扯着嗓子在客厅里叫喊着。一下子,便把我叫回了幼年:我们鞋子一脱,麻利儿地挽起裤脚,打着赤脚在泥巴里蹀躞而行,三百六十度转体对我们来说也很容易。抓一把泥巴,打在你的身上,泥巴仗就这样开始了。微风拂过,吹起一排排风姿绰约、仪态万丈的绿色丝绦,泥潭中的笑声,也飘散到了村里的各个角落。回过神来,恰好看见了明镜前自己上扬的嘴角。
原先对我来说拥有无限魅力的城市似乎比不上那个破旧的小乡村了,一种朦胧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心里默默念叨着:“故乡……”
爷爷的心愿终于达成了。火车上,窗外的景象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绿油油的菜地,爷爷眼中一闪一闪着不尽的光芒,我的心也如同小鹿般乱撞。时光轮回,木门依旧。站在门外,看到脸色红润的奶奶连锅铲都忘记了放下笑吟吟地出来迎接,看到爷爷合不拢的嘴巴。原来,爷爷的固执,只是他对叫故乡的牵挂。一时间,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阳光洒下,溪水依旧潺潺,树叶依旧窸窣,那布满泥泞的落花被雨水冲刷干净,不远处的天边挂起一道浅浅的彩虹。故乡的魅力,我现在才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应先补全题目。“读懂”了什么?这个“读”能够是实义,能够是虚义,念书、读人、读自然、读社会现象等等都能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选择写作的内容,填写文题。再在“懂”字上做文章。可以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自己不懂什么,而通过接触(读)、了解(读)、学习(读),渐渐“懂”了。懂,可以是一个道理,可以是一种情感,可以是事情的原委或自然的真相。文章可以以叙述为主,把“懂”的过程写清楚,结尾要通过这次“读懂”,或表达自己“读懂”后的情感,或提倡去认真“读”,用心去“读”——了解、理解、交流,以此突出文章的立意。
第二、选材构思。本素材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选取自己擅长的话题,进行创作即可,但切忌泛泛而谈。比如可以用首尾呼应的方法,读懂某人某事,表达自己的成长感悟的,如例文读懂爷爷,从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一直要回老家,到自己终于明白原来那个地方叫做“故乡”;可以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感恩感动的内容,读懂老师,读懂朋友;可以议论文写作,读懂文学、诗歌、社会、历史等,表达自己的思考;还可以再难一点,读懂自然、民俗、艺术等。挑选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创作,就是一篇佳作。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