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九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5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词语理解训练试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49.77 KB         整理时间:2025-02-05
文件简介:
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词语理解

1.(2022·山东济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
C.时时而间进 间:私下
D.皆朝于齐 朝:朝见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谓其妻曰 安陵君其许寡人
B.暮寝而思之 学而不思则罔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已而之细柳军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骈死于槽枥之间
【答案】 (1)C (2)D
【解析】(1)考查对字词的理解。
C.句意: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间:偶尔。
故选C。
(2)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他/语气助词,一定;
B.表修饰/表转折,但是;
C.助词,的/动词,去,到;
D.介词,在/介词,在;
故选D。

2.(2022·山东临沂·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飓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径路出没之态,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或秀静如文,或雄拔如武,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快矣哉,是游乎!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如舍舟登陆 舍:_______________
(2)呼舟子劳以酒 劳:_______________
(3)舟子具答之 具: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名之香 试之良然
B.而舟子固持不可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C.若尝登钓台乎 于是乎并以耳游
D.呼舟子劳以酒 盖以诱敌
【答案】(1)舍弃 慰劳 详细 (2)B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好像离开船登上岸。舍:舍弃。
(2)句意为: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劳:慰劳。
(3)句意为:船夫全都详细回答。具:详细。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助词,的 /代词,指水;
B. 连词,表转折;
C.语气词,吗 /助词,表示停顿,无实义;
D.介词,用/连词,来;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这山既奇特秀丽,环境又幽美,我就想要停船靠岸登上山去,可是船夫坚持不同意。不能勉强他,于是对这山行一个礼,船继续航行。于是我的脚不能够去游览而眼睛去游览了。低头抬头之间,阵阵清风慢慢吹来,说不出名字的香气,从四面山峰传来,那么我的鼻子也游览了。船夫说七里滩水质很好,尝一尝确实是这样,那么我的舌头也游览了。一会儿,随着船行进,山峰转过去,就望不到了。转身坐在船舱中,恍惚间好像离开船登上岸,像拨开草寻找石级,像整顿衣服站在最高处,向下俯瞰,群山排列,有的清秀沉静像文人,有的雄伟挺拔像武夫,非常像东汉云台众位将相,并非不杰出高超,觉得与严先生比较,却都处在下风了,这是我的精神游览了。思逐渐厌倦,靠着几案睡。而空蒙水滴的形状,最后与魂魄往来。于是都是以梦游。
天色晚了,船停泊在前面沙洲。大家稍为安定,就叫船夫来,用酒慰劳他,详细询问他说:“你曾经登过钓台吗?山中的景色怎么样?”船夫全都能够回答,于是我的耳朵也一并游览了。啊呀,这次游玩真快乐啊!

3.(2021·四川内江·中考试题)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答案】(1)C (2)C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天下缟素”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缟素:名词用如动词,穿孝服。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其:语气副词,可要/代词,指鹏鸟;
B.而:表转折,可是/表顺承,并且;
C.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
故选C。

4.(2021·山东济南·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与:同“举”,推举
B.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亲人
C.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兴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吴广者,阳夏人也
C.不必藏于己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其如土石何
【答案】(1)B (2)A
【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B.“故人不独亲其亲”的意思是: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父母亲为亲人。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不是“亲人”。故选B。
(2)考查对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A.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者:助词,……的人/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
C.于:介词,在/介词,比;
D.其:代词,它/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故选A。

5.(2021·青海·中考试题)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学无以广才( )
(2)选出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 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
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1)①明确坚定 ②修养 ③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增长 (2)C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③年与时驰: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飞速逝去。
④非学无以广才: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要在平时积累文言词汇,结合具体语境先弄清句子的意思,在由句子意思辨析推断词语的意思。
A.介词,随着/介词,给;
B.连词,来,拿来/介词,凭借;
C.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发端;
D.连词,就/连词,如果;
故选C。

6.(2021·天津·中考试题)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
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
C.屠暴起 暴:突然
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狼不敢前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屠自后断其股
【答案】(1)B (2)C
【解析】(1)B.有误。“恐前后受其敌”的意思是“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故选B。
(2)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的“犬”解释为: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A.“狼不敢前”的“前”解释为:方位名词作状语,上前
B.“一狼洞其中”的“洞”解释为:名词作动词,打洞;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的“隧”解释为: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D.“屠自后断其股”的“断”解释为:砍断;
故选C。

7.(2022·山东济南·二模)阅读《富贵不能淫》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欺,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戒:告诫
D.威武不能屈 屈:使……屈服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往之女家 辍耕之垄上
C.以顺为正者 以君之力
D.一怒而诸侯惧 环而攻之
【答案】(1)C (2)B
【解析】(1)考查实词的含义。
C.句意: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戒:谨慎;
故选C。
(2)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这/表判断的动词,是;
B.动词,到/动词,到;
C.介词,把/介词,凭借;
D.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故选B。

8.(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志怪者也 怪:怪异的事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C.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山野中奔腾的野马
D.怒而飞 怒: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安陵君其许寡人
B.鹏之徙于南冥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去以六月息者也 必以信
D.南冥者,天池也 佣者笑而应曰
【答案】(1)C (2)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野马:指游动的雾气。古人认为:春天万物生机萌发,大地之上游气奔涌如野马一般;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并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结合自己对词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A.连词,表选择/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介词,凭借/按照;
D.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的人;
故选B。

9.(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候
B.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C.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痛心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万钟于我何加焉
B.恢弘志士之气 何陋之有
C.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环而攻之而不胜
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答案】(1)D (2)C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
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意思是:对于桓帝、灵帝没有一次不(发出叹息)感到痛心遗憾的。痛恨:痛心遗憾。不是“痛心”。
故选D。
(2)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于:介词,在/介词,对;
B.之:助词,的/提宾标志;
C.而:表转折,却/表转折,却;
D.者:助词,……的人/表示停顿、判断,无实义;
故选C。

10.(2022·陕西西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将为从①,北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兵者②,以赵之为蔽于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蔽③,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难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④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国必无患矣。”
燕王曰:“今主君幸教诏之,合从以安燕,敬以国从。”
【注释】①从:合纵之事。②不犯寇被兵者:不遭受战争。③相蔽:互相削弱。④弥地踵道:满地足迹的道路,形容长途跋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燕地方二千余里 方:____________
(2)足食于民矣 足:____________
(3)秦再胜而赵三胜 再:____________
(4)合从以安燕 安: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战于千里之外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B.以赵之为蔽于南也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虽得燕城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答案】(1)方圆 足够 两次 使……安定 (2)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燕国国土纵横二千多里。 方:方圆。
(2)句意为:也够老百姓吃的了。足:足够。
(3)句意为:秦国贏了两次,赵国赢了三次。 再:两次。
(4)句意为:号召我国合纵以使国家安宁。安:使……安定。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比;
B.都是“因为”的意思;
C.即使/虽然;
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故选B。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5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 文言文阅读一:词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 诗词曲阅读与鉴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0 诗词曲阅读与鉴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古诗文默写训练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9 古诗文默写讲解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8口语交际与综合性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训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 文学文化常识讲
  •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6 标点符号训练
  •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